APP下载

凝心聚力 顺势而为 让档案为时代发声——访陕西省档案局馆长王建领

2016-04-27罗京孙秀梅

陕西档案 2016年1期
关键词:档案馆建设工作

文/罗京 图/孙秀梅



凝心聚力顺势而为让档案为时代发声——访陕西省档案局馆长王建领

文/罗京图/孙秀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不久前,记者来到古城西安采访陕西省档案局馆长王建领。王建领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桌子上和书柜里摆满了书籍,散发着墨香。提到档案工作,王建领说:“陕西档案资源丰富,档案文化独特,‘十二五’期间,全省抓住机遇,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为契机,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新格局。2015年,省委常委会审议下发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档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省委书记赵正永两次到省档案局馆调研,省委分管领导经常听取档案工作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全省各地借机乘势而上,分别出台意见,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提升了档案工作的地位和档案人的精气神儿。”

王建领介绍,“十二五”期间陕西积极贯彻落实《档案法》《陕西省档案条例》,档案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民档案意识、档案机制体制建设都有了较大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呼唤全民档案意识,建立文化档案大众格局

档案部门不能只满足于只做党委、政府的文件库,而应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实现提前介入。王建领说:“档案工作重点要立足于国家档案馆,并向社会档案馆提供指导和拓展,从工作视角上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全覆盖,全面反映社会的进步轨迹。”为此,陕西提出档案资源建设“三个转变”的思想,即持续优化馆藏结构,推进文书档案向文书档案与社会档案互补转变;继续探索档案留存、保管新模式,推进机关档案向机关档案与民间档案相辅转变;实现档案载体多元化,推进平面档案向平面档案与立体档案并重转变。王建领说:“陕西省通过为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建档等工作,不断丰富档案资源。如收集《秦腔剧本精编》、抗战时期外国友人拍摄的《延安之旅》无声影片,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和陕西方言库工程等。‘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共计接收到期档案80万卷300万件,接收现行文件7万余份。”

服务“三个陕西”建设,发挥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

面对新形势,档案工作必须始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王建领向记者介绍了陕西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服务大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三个陕西”建设重大活动,移民搬迁等重要项目,对机构改革、行政区划调整等重点工作,实行档案跟踪服务,通过举办展览、拍摄影视资料,开展档案利用。如:“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展览,宣传了延安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黄河在咆哮——抗战中的陕西”展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二是服务社会。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将各级档案馆建成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传播正能量。如与文化传播机构合作拍摄的反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的纪录片《边走边唱》,先后荣获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暨西安国际影像节最佳纪录片大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最佳导演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奖;编辑出版《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等史料30多种,在向社会宣传、教育民众的同时,宣传了档案工作,提升了档案人的自信。三是服务民众。实施“服务为先”战略,以服务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为重点,不断拓展和深化档案服务,在传统服务上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档案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如建立馆地、馆室直通合作和远程服务机制,真正做到档案为民所用。

着眼长远,强化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陕西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以县为重点,把工作向非公企业、乡村、新社会组织、家庭等方面延伸,通过抓试点、抓普及,使村级档案建设逐步走向正轨。王建领说,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确保档案安全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一要加强档案实体安全。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建立档案安全“一把手”负总责的机制,确保万无一失。二要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发挥档案科研前卫优势,将档案科研成果加以利用,并向其他行业辐射。三要强化监管,加快档案馆(室)建设。省档案馆新馆于201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40家县级综合档案馆列入“十二五”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截至2015年6月,已有29家开工或建成使用。其次是加大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出路和立足点,也是确保档案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省市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开通档案信息网站,大部分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成具备基本功能的档案信息网站或网页,各市县把档案信息化列入工作计划,保证“十三五”期间馆藏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规范化。王建领说:“新形势下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家档案馆为主体,档案行业资源重点档案室为两翼,实行整体提升和推进,如各级档案工作按传统思路重点抓,但对于重点行业,如国土、民政等单位档案工作给予重点指导,并在档案建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找出新亮点。”

谈到目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王建领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面临着一些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一是馆藏档案数字化还不达标,目前省档案馆仅完成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20%,这与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电子档案标准体系、法律认证体系尚不健全,需根据国家要求和社会实践不断完善,使之规范化,以确保档案实体绝对安全。

王建领局(馆)长接受中国档案报记者罗京采访

做好“十三五”规划,让档案为时代发声

关于“十三五”期间陕西全省的档案工作,王建领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树立‘大档案、大文化、大服务’观念,利用档案为时代发声,在文化视角上发挥档案独特作用,形成面向社会、面向民众、面向未来的大众格局;要进一步立足本职,科学有为,不断推进‘三个体系’建设,通过实施中西部档案馆库建设,档案抢救、科研、异质异地备份、信息化等项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确保档案实体、信息绝对安全;要进一步推进档案载体现代化、多元化,把档案信息化纳入机关办公信息化整体规划,推进电子档案馆建设,到2020年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规范化;要进一步注重发挥档案资政育人特殊作用和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围绕大局、重大事件,继续推出一批具有档案文化特色的展览、影视作品、资政参考等,让档案活起来,为当下和后世服务。”

(作者系中国档案报记者)

猜你喜欢

档案馆建设工作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