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视觉传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7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寓意文化遗产物质

陆 岚

(湖南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浅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视觉传达教学中的应用

陆 岚

(湖南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视觉传达作为一门艺术设计成为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各个地方高校也开始不断地增设这个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可以说是设计专业的前身,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艺术设计的“中国风”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重视,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且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特殊的文化精髓,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尤其在视觉传达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提供深厚的资源,而且非文化物质遗产还能够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渗透一定的造物原理和设计理念,强化学生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在视觉传达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促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魅力。

【关键词】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视觉传达教学

伴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开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中来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呼吁最强烈的。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设计艺术专业教学中,开启常规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应用实践。尤其近几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口号的响起,视觉传达教学开始更多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设计原理等并加以运用,促使学生的自我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彰显别样的艺术魅力,吸引大众。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视觉传达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略地谈一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视觉传达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意向观念表现”的应用

视觉传达教学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是艺术设计的前身,融合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而,视觉传达教学最为基础的内容即是作品的设计。设计作为艺术范畴,其本身有着信息传达的功能。这样一来,视觉传达教学就需要渗透一定的艺术意向概念表现的技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融合了多元化的意向观念表现手法,诸如:我国传统的八卦、阴阳原理意念表现、剪纸的意象表现、雕塑的立体意象表现,等等。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已是的意向观念表现来促使学生找到并定位自我设计的造型和内涵。

如:在学习“平面构成”教学内容时,其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运用设计的基本元素点、线、面来进行美学化的排列和组合。这个环节中不仅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整合,而且更多的是自己设计和组合的作品能够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能够传达出一定的内涵或者其他信息。笔者在教学中则应用学生感兴趣的当地的剪纸、皮影、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教学活动,即:以这些为例,引导学生感知剪纸中阴阳的对比、皮影中人物的结构组成和特点以及泥塑中的造型特征等来促使学生对“平面意象”有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进而结合自我的意愿和想象确定平面造型,尝试点、线、面的有机整合。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中美术形态元素的应用

视觉传达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够透过一定的元素来传导一定的信息,这样一来就涉及了视觉语言的展现。一般学生看待事物、分析事物都是本着生活中常规化的认知,但是视觉传达艺术则不同,需要学生以一种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也就是说,需要学生能够运用艺术设计来展示出大众化的信息。学生对此方面内容了解比较匮乏,找不到突破点,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形式多样,诸如: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且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彰显形式和方式,以刺绣为例,我国先后出现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这些内容可以说正是学生所欠缺的,教师应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并从中借鉴。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的美术形态元素的表现形式来强化学生对视觉语言展现的掌握和运用。

如:笔者选取当地剪纸的风格和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其形体的寓意,诸如:“团花似锦”(下图)以花仅仅围绕向中心的形态来展示寓意;再如:平遥古城以美术笔法塑造古城,加之城墙云、军旗等具体的形态来寓意社会的和谐等。让学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实际案例来体会元素的展示手法,诸如:选取形状的寓意、选取谐音,等等。

(团花似锦)

(平遥古城)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是视觉传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视觉角度来说,大众在欣赏某个事物时,其第一着眼点在于颜色,进而透过颜色再细致的欣赏、品味。可以说,色彩是最能够给人以视觉冲击力的内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系列作品中不难看出,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诸如:白色寓意纯洁、平静;黑色寓意沉稳;紫气寓意高贵;红色寓意喜庆;等等。今天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欣赏和选择仍然是遵从颜色的这些内涵和寓意。进而也就决定了学生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系列色彩的内涵和寓意。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色彩的运用来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并灵活地运用色彩彰显风格。

如:笔者在“色彩”教学中,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红”吉祥文化来引导学生着重学习吉祥色彩。即:首先展示中国红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脸谱、木板年画、剪纸等。以年画“福”为例,翻看多种形式的“福”画,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吉祥、富贵的设计在对色彩的选择上一般以红色为主,金黄色为辅,大面积的色彩都以“红”来体现,用金黄色来勾边,引导学生讨论红色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红?诸如:这样的设计形式感,给人视觉传达的是喜庆的文化感等,促使学生感知中国红给人视觉的要求以及满足感,体验期吉祥、热切、喜庆的寓意。这样,以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更容易让学生了解并运用传统文化中的色彩。

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设计理念的应用

创新是艺术设计领域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视觉传达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设计理念,诸如:色彩自然、和谐设计等。给学生的设计制定了一定的原则,从而使得学生的设计理念有一定的限制。而真正的设计是不应该有限制的,新时代背景下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以人为本,根据人的意愿和需求来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设计,即:设计理念必须要以人为本,针对客户年龄、职业、爱好、文化层次等特点,根据客户主观方面的个人喜好,“因人而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的寓意象征手法和丰富的造型手段能够开启学生的创作思维,笔者则以此为基准,引导学生感受设计理念中的“以变求新”,强化学生设计理念的创新、多元需求,等等。

如:在基础图形教学中,笔者展示多种纹样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学习创作,对其设计进行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平面构成中“以变求新”的设计理念,即:平面构成要利用点、线、面三大基本元素,通过一定的骨格变换、对比变换,运用特异、重复、空间、节奏、韵律等表现手法来创作符合图形。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作,诸如:以纹样中的某个元素为例,对其元素的数量进行增多或者减少,或者对其形态的大小、排布进行变换等,其展示出来的图形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以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感知、感受、体会设计理念,强化学生敢于尝试创新,打破传统的设计禁锢,可以融合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来呈现出新的设计风格,诸如:舞蹈的灵动、剪纸的静态、图形的纹理和结构,等等。从根本做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创新文化,深化视觉传达学习和运用。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尤其其无线的韵味和意境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视觉传达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学科范畴,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了大量的视觉传达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当地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便于学生引导和感知美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实践,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传统艺术与艺术活动的实质,并借鉴传统民间美术的造型、形式美和色彩原理等创作出时代性、民族性融合的本土特色作品。

参考文献:

[1]朱丽,黄金龙,江山.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琦婧.地域性文化在建筑空间领域中的应用研究[M].南昌:南昌大学,2011.

作者简介:陆岚(1973-),女,上海人,硕士,湖南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和民间工艺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湘南民间工艺的创意产业研究》,项目编号:15YBA331。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寓意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美好寓意品芝麻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盛放的寓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