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费制度下农业院校研究生经费资助途径拓展与优化

2016-04-26王志英李桥

科技视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费资助研究生

王志英 李桥

【摘 要】研究生教育全面实施收费制度后,对地方性农业院校研究生的招生冲击明显,优质生源的流失和质量下滑的风险较大。本文从奖学金的良性竞争杠杆作用、助学金覆盖范围扩大、“三助”制度实施、研究生的贷款制度完善和导师科研经费激励作用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的各个措施的积极意义,为农业院校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提出的解决措施,以保障研究生全面收费制度在农业院校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研究生;收费制度;经费;资助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顶端,不仅是尖端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源泉,更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015年我国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5万人,研究生在读人数和毕业人数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实施收费制度。该制度自公布之初,各界对研究生的学习动力来源、生活来源就产生了许多质疑。农业院校受研究内容枯燥、劳动强度大、田间试验周期长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相对不足、竞争力不高。收费制度出台后,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滑。因此,在新制度实施后尚未完成一轮完整的教学环节前提下,面对农业院校的学科特点和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要积极探讨收费制度下的改革措施,发挥收费制度下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1]。

本文是以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出台为背景,对农业院校如何完善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收费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下面就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做法与读者共享、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1 充分发挥奖学金的良性竞争杠杆作用

实施收费制度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完全由研究生个人承担学习费用,应该实施多元化资助。逐渐建立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企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组成的多元立体的资助体系,以改变过去的单一由国家资助的格局。其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还应该是研究生的奖学金制度。

奖学金的设立是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压力,补偿学生交纳的学费,因此,要想奖学金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首先,要明确奖学金发放主体的范围,因为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范围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过小就打消了绝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失去了“竞争”的意义。其次,明确奖学金发放主体的标准,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加关注于科研能力,因此,奖学金评价标准应该由以往的以学习成绩为主向科研成果过渡。第三,要建立多元化的奖学金考核评价体系并完善监督机制,为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2 多方筹措资金,扩大助学金覆盖范围

收费之后,就有可能使一些家境较差的优质生源因经济原因而失去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为留住这部分生源,就应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由于地方性农业院校的经费紧张,研究生仅仅依靠奖学金,他们还是无法保证经济独立,因此需要学校、学科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助学金资助额度[2]。

学校首先要加强与各类相关企业的联系,为企业提供优秀学生,反过来,企业就会尽可能多地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其次,学校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建立校友录、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座,通过感情联络让更多的校友将多余的资金反哺母校;最后,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社会捐助。由于上述资金来源于企业或个人,相对于政府提供的资金,分配方案灵活度较大,可以是更多的研究生受益。

上述三个方面中,研究生培养单位首先要重视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因为校企合作不仅增加了学校的教育经费,从落实学生就业创业、强化校企合作、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声誉等方面均有一处。

从政府层面,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免税等方式鼓励企业对教育家沟的捐助,最终建立多方协同机制以保障教育经费来源,减轻政府对教育的负担。

3 挖掘内部潜力,完善“三助”制度

“三助”制度是指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从事助教、助研和助管三个资助项目,《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高等学校要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因此,学校多方从外部筹集资金的同时,也应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设立助学岗等方式,给予部分同学以资助。

首先要扩大“三助”岗位的基数,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例如,研究生院的各个科室、科研处的各个科室、设备处的各个科室、学生处的各个科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各个科室、科研及教学实验室管理、学院院办的研究生教学及科研管理岗位、档案馆及图书馆的有关科室均可设立研究生的“三助”岗位。另外,学校食堂、清扫、保安等雇佣临时工的岗位可以拿出一部分供学生的作为钟点工选择。为规范“三助”岗位管理,学校的研究生及人事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三助”岗的考核。

4 逐步完善研究生的贷款制度

随着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这就要求与之配套的资助制度也要不断完善。那么国家实施很久的助学贷款制度的贷款对象也应从本科生扩宽到研究生,可有效减轻研究生个人的经济负担,也是增加优质生源获得继续深造机会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助学贷款的资金保障作用,也必须完善助学贷款制度,保证该项制度的可持续性。一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助学贷款的特点,给予银行以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银行出台更好的助学贷款品种;二是,银行应该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提供多元的贷款服务,主要做好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金额、延长还款期限,提供多样化还款方式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个人诚信信息系统,完善社会诚信监督机制,加大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毕业研究生的还款信用,以保证研究生贷款制度的可持续性。

5 加大导师的课题激励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的领路人,对于引导研究生的硕士研究生人生品质和学术科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学习期间,学校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反过来,导师也应该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对学生基于适当的补助,尤其是农业研究生的工作强度大,长时间深入到田间和野外,适当的补助是十分必要的[2]。但是这种补助不是“一刀切”,应该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应该鼓励研究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样就需要学校有相应的政策做配套。首先,学校在导师遴选过程中就应该对导师的入选门槛上有科研经费的规定并实行动态管理,若导师科研经费不足,随时停止导师的研究生招生资格。其次,科研管理部门、研究生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三方联合出台既符合国家财务规定的、具有奖励性质的科研经费补助制度,也就是说,导师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科目,不是人头分配、二是按绩效分配。第三,政策向在研究生身上投入经费大的导师倾斜,增加这些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以及各种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的话语权。这样也有利于形成强大的师生科研合力,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也有助于科研团队申请到档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博,陈艳慧,张瑾,等.构建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5(2): 116-120.

[2]王志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收费制度下对农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J].科技视界,2015(17):116,139.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经费资助研究生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