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2016-04-26徐问笑
徐问笑
公元1036年(景祜三年),范仲淹通过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吕夷简的用人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并对宰相把持朝政、培植党羽等行为表示了极大愤慨。同时,他主张皇帝应改变现有的用人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这一行为,对时任宰相之高位的吕夷简而言,不啻是对其权威最严重的挑战和打击,他自然不甘示弱,于是以“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的罪名,对范仲淹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最终,范仲淹不敌吕夷简的老谋深算,无奈落得个“被罢黜,改知饶州”的下场。
到了饶州后不久,范仲淹的夫人李氏,便因病去世了。这对重视家庭亲情的范仲淹而言,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改嫁到长山朱氏,一度被改姓为朱,直至他考上进士,都是用的朱姓。不管是范仲淹本人,还是其当世之人,以及后来诸多范仲淹的研究者们,留下的各种存世文稿中,对范仲淹和其继父的关系,并没有过多的评论和判断。但是,苏轼曾有一句“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便可知道大概情况,范仲淹在亲情方面,应是很失意的。范仲淹进入仕途后,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不但接母亲到身边赡养,以尽孝道,且对同母异父的三个弟弟和本家的范氏族人也都有照拂。
话说到这里,只是想表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也有因幼时亲情缺失,存有情感脆弱的一面,而他的夫人李氏,无疑是给予他生命中最多温暖和柔情的一个人。所以,看似任何时候都战不胜、打不倒的范仲淹先生,无论政治上遇到多么强劲的对手也愈挫愈勇的他,在此刻却败给了莫测的命运,在政治失意与痛失所爱的双重打击下,这个意志坚定的勇士终于倒下了,他因此而重病不起。这应是自范仲淹进入仕途后,所面临的一次最严重的人生考验了。如果他就此沉寂,一蹶不振,或就此屈服,明哲保身,那么,历史也将因此而失去绚丽的一页篇章。然而,正因为他是范仲淹,即使一时蒙尘,他也依然是那颗最璀璨的明珠。因为,几千年的文学史上,能够颂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绝世名句的人,也唯他一人了,他是注定为千世万代所景仰、为历史所铭记的人。
范仲淹的好友,其时正在附近做县令的梅尧臣,目睹范仲淹所经受的一系列不幸,为了劝诫范仲淹,特别作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劝他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从此闭上嘴巴,少管当权者的闲事。范仲淹却立即回写了同题《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此言一出,凛然大节的气势顿时跃然纸上,后人无法得知,当梅尧臣看到这句话时,他到底会有怎样的反应。这简直就是一份战士的宣言,范仲淹在向世人表明,为了坚守自己心目中的大义,他是无惧任何牺牲的。再回过头来看看,他于天圣八年,给晏殊的书信中所提及的内容:“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是的,这就是最真实的范仲淹,他的心中装得下“天下”,却唯独装不下一分私心,无论何等困厄,他的内心始终是自由的,无改其“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本色。
按时下的标准看,范仲淹应该属于全能型人才,他进可以为相,出可以为将,且无论在哪个位置上,他都充分显示了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施政手段。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自古以来,便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说,而宋词的璀璨,即使有前两者的珠玉在前,也依然无损其夺目的光辉。可以这样说,此三者,分别代表了各自朝代的文学之盛。然而,古代的文人们,从来不曾满足于自己在文学上的不凡造诣,他们心怀天下,往往更热衷于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理念。
纵观古代历史,若论哪个朝代是最受文人欢迎和推崇的,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出宋代之右了。不但文人的政治地位最高,且只要不犯谋逆大罪,便可以“刑不上大夫”,性命之忧一般是不会有的。所以说,范仲淹先生还是很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宋代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施政主张,文人才得以在参政、议政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也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范仲淹为首的这一批治国名臣和文学大家,才能够脱颖而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篇章。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