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些马想回到古代
2016-04-25朱门
朱门
2011年,我打算办一本杂志,那时我才刚升上大二,仍是一个毛头小子。
办杂志的初衷十分简单,而且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大一的时候,我在院团委编辑部做事,编辑院刊。我对院刊不太满意,其中的内容多是一些考研题型、学院活动,顺带刊载几篇学生习作,文学性及可读性不强,可说是一本工具书。大二的时候,院团委编辑部重组,我这个“异见”分子被剔除于新名单之外。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萌生了“为什么我不自己办一本文艺杂志”的想法。
我向文学院相关领导递交申请材料,将我的想法传达给他们,不久,我便得到了领导们的同意,他们只提出了一个条件:杂志内容必须经过院领导审核,体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光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本杂志的制作的。幸运的是,我很快便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和我一样,对这件事情充满了期待。我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组稿,有人负责宣传,有人负责营销……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们还戏谑地在每一个人的职位后面加上了“总监”二字。
一本杂志,最重要的还是其风格。因此,在办杂志之前,我们得先确定她的骨架。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之后,我们给杂志取了一个温柔的名字——“迟到”——我们一致认为:“美好的事物总是姗姗来迟,一如这本杂志。”我们对《迟到》寄予了厚望,希望她是简单的、纯粹的、包容的,所以,并未给她加上太多条条框框,来稿不限体裁、题材,鼓励各类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
确定了指导思想,我们的行动便有了方向性。宣传部的人负责在豆瓣、微博、榕树下等网站发布约稿函,编辑部的人负责清理邮箱以及与作者联系,营销部的人负责在学校里发放传单、海报,与咖啡馆、冷饮店谈赞助。
这其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因为稿费是象征性的,开得很低,我们遭受到一些同学的谩骂;排版软件操作不当,跌跌撞撞,才总算把版式排得像模像样;资金不够,尽管拉到一些赞助、广告,但仍不够付印刷费。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好人——免费提供优质稿件的作者;印刷厂亲切的陈姐,她耐心教导我们的“美术总监”排版;写作学教授,他慷慨解囊,资助杂志……
三个月后,杂志做出来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到此为止。我们还要把杂志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而不是“仅供自己欣赏”。于是,我们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在学校里发放传单并张贴海报、在个人社交网站宣传杂志;与周边书店合作,将杂志摆放在书架上;与咖啡馆合作,让咖啡馆购置杂志,陈列在显眼处……
故事发展到这里,也许你会猜测它将有一个喜剧结尾。但是,我还是得负责任地告诉你真相,一切并不如理想中那般美好——我们的杂志在书店里摆放了一个星期之后,由于翻阅的人不多,店主将它们放在了角落里,取而代之的是一本英语工具书;海报总在一夜之后被人撕毁,偌大的校园里,似乎每一个垃圾桶里都能找到我们发放的传单;社交网站上关于杂志内容的浏览量寥寥无几,有时候随便说一句矫情的话却能引来不少人点赞;曾经志同道合的伙伴,激情逐渐冷却,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
一切都回归到原点,唯一改变的是,我的桌下,多了一堆没来得及推广出去的杂志。我将它们打包,塑封,藏在干净的角落里。后来,我毕业了,搬家了,尽管它们既沉重又麻烦,我始终没有动过扔掉它们的念头,偶尔拿出来翻翻,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少年的模样——他仗剑走天涯,很酷的样子。
有一件事,我必须得说说。我读大一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家书店,那是一家特别好的书店,里面的书籍不仅种类齐全,还免费供人翻阅,我就是在那里翻完了里尔克、王小波、余华、米兰·昆德拉等人的作品。我记得那里有一本书,是北岛和李陀编著的,叫《七十年代》,写朦胧诗兴起时期那拨人的故事。那本书很厚,我每天都会去翻一点儿,里面有一个情节很打动我,讲一拨年轻人如何克服困难、创办了一本文学杂志后来又停刊的故事。我读大二的时候,那家书店拆了,听说是赚不到钱,运营不下去。不过,我仍常过去看看,期待某天,它又重新开张。
后来,直至毕业,它也未再开张,而那些一起与我做杂志的伙伴,他们几乎都走上了与文学毫不相干的道路——工程师、厨师、商人等等。而我呢,在毕业之后,成为了一个职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