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教学改革探讨
2016-04-25郭金英姜海燕倪春梅宋林锦
郭金英++姜海燕++倪春梅++宋林锦
[摘 要]《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是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的特点,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教学改革等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工程结构 课程特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156-01
《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课程的前身是《结构设计原理》,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课程名称定为《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白淑毅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结构》。《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是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我系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培养一定的工程能力起重要作用[1]。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的特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教而缺乏实践,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因此本文对《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基本构件为主线,掌握各类构件的设计方法,并为后续 “桥梁工程”、“基础工程”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合理选择构件截面尺寸及其联结方式,并根据承受荷载的情况验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刚度和裂缝等问题。
本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相比,具有内容多、符号多、公式多、构造规定多、半理论、半经验、设计的多方案性等特点。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在满足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经济性,因此,《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在新旧规范交替之际,需要学生有更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大量学生以及工程单位的调查研究,现有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 而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较差[3]。另外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老师讲解基本构件的设计步骤,并没有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探讨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知,很多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觉得公式多,符号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诸多的构造要求,显得课程内容零散,系统性和逻辑性差,学生常常感到杂乱无章、概念混杂[2]。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起所学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1.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学生缺少对工程实际的了解,授课时可采用图片、动画、录像等多种手段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生动富有吸引力,可以把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课前安排2学时组织学生到学校综合实训场参观T梁、箱梁、钢筋骨架以及整座简支梁桥,简单介绍一下桥梁的组成部件,并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桥梁中的受弯构件和受压构件,进行认识实习;课堂教学中可以选用教室里触手可及的梁、板、柱等结构构件为例进行介绍,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对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工程结构,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3.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该门课程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将构件的设计计算进行系统、连贯性的讲解。例如在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规律一般为:基本公式——实际问题——确定未知量——补充条件——求解方程——公式适用条件——(重新确定计算方法和对应的公式)——计算结果——构造措施[5]。在学生充分了解截面、材料基本知识和设计步骤之后进行钢筋混凝土T梁受弯构件设计任务布置,根据学生学号,给定不同的设计条件,确保一人一题。以一片钢筋混凝土T梁的施工图为基础,采用先识别配筋图,再进行正截面、斜截面、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计算,最后以设计计算书、结构施工图纸、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完成钢筋混凝土T梁的受弯构件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能力。为避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没办法及时解决,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实训课时,即配备多名实训指导老师,这样每个老师负责几个同学,按照基本构件的设计步骤对同学进行指导,同时也能把与专业相关的一些课程很好串联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束语
《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2》是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紧密的特点,对于学生以后从事设计、施工以及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继东,才华.基于发展情境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党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 :11-12,15.
[2] 杜敏,李巨文,赵彦.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防灾科技大学学报,2007(3):96-99.
[3] 于峰.黄伟.武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23.
[4] 白淑毅.工程结构.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 黄明.陈颖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体会[J].昆明大学学报,2005(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