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地震反演在青城凸起中生界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016-04-25刘志勇
刘志勇
[摘 要]青城凸起中生界储层条件复杂,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因此加强该区储层条件的研究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特点,对地震资料采用高分辨率预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分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对储层敏感参数进行分析,对叠后测井约束随机地震反演在该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钻资料吻合程度较高。
[关键词]青城凸起 ;中生界 ;随级地震反演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29-01
1 区域概况
青城凸起位于东营凹陷西南部,博兴洼陷西部,由南部凸起区和北部斜披带组成,整体为南高北低的单斜构造;其中南部凸起区是中生界油藏发育区,油藏类型多样,是东营凹陷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但中生界储层条件复杂,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因此加强该区储层条件的研究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区受两套地震资料覆盖,但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主频只有20Hz左右,地震同相轴连续性较差,储层预测存在较大难度[1-2]。
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预处理
高分辨率处理技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在常规地震剖面上通过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搞准研究区的时深关系,此时,合成地震记录等于井旁地震道;2)在不改变时深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高频子波进行合成地震记录,此时合成地震记录频率要高于观测地震频率;3)以高分辨率合成地震记录为目标,寻找滤波算子,将井旁地震道通过滤波算子变换成合成地震道;4)将井旁道寻找到的滤波算子用于全区,实现对研究区域高分辨率处理。
通过这种技术得到的高分辨率剖面,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有效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分辨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在提高分辨率后的地震数据体上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相关性得到提高。以高9井为例,在原始地震剖面上采用井旁道地震记录提取的子波合成地震与实际地震相关系数为0.325,而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合成地震与高分辨率地震相干系数达到0.485,相关系数增大达到49%。在地震本身的频率方面,高分辨率处理以前,地震资料的主频为15.6Hz,主频率范围为8.8~29.9Hz,而在提高分辨率后地震资料主频变为23.4Hz,主频率范围为15.7~26.91Hz。
3 测井资料储层敏感分析
本次研究在工区范围内共收集到了50余口井的测井资料,根据各井在工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井资料质量与丰富情况,最后优选出9口井为研究目标井。工区内测井资料处理上的问题在于各井使用的测井仪器系列不尽相同,并且各井的施工环境也不尽相同,需要进行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
3.1 测井资料的多井一致性处理
基于地层厚度基本相同、岩性没有明显变化的特点,采用模式匹配的方法,对研究区多口井目的层的测井采集序列的密度、声波、中子、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等曲线进行一致性检查和校正处理。多井标准化校正后的曲线很好地满足了单井地质特征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并且在不同岩性间的响应差异也完整地保留。
3.2 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评价
研究区内砂岩表现的测井响应为:低自然伽玛、中等电阻率、较高的声波速度和较低的中子孔隙度;如果砂岩出现钙质胶结的现象,声波速度和电阻率就会有明显的增高。泥页岩也易于识别,表现的特征为:高自然伽玛、低电阻率、较低的声波速度和较高的中子孔隙度。通常情况下,在砂泥岩地层,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等测井曲线可以直接反映地层岩性,低自然电位、低自然伽马通常能反映砂岩,反之则反映泥岩。
通过交汇分析认为在本研究区,砂岩与泥岩在阻抗范围内高阻抗砂岩相对于低阻抗泥岩概率较大,但是砂岩与泥岩速度重叠也很多,几乎覆盖到整个速度分布范围。因此,如果对该区仅仅通过速度(或阻抗)很难将砂岩与泥岩区分开来,即使是自然伽玛或自然电位,根据对井资料的分析,砂岩与泥岩重叠也很多,也很难区分砂岩与泥岩。在对测井资料额分析过程中发现,电阻率对砂岩也具有一定的响应,因此,决定采用声波速度、自然电位与电阻率相结合来判别砂泥岩。
4 叠后测井约束随机地震反演
4.1 地震子波提取
本次研究应用高14、高64等9口井的测井资料计算纵波阻抗,并用于估算全叠加道集的子波。子波估算过程中选择的时窗长度为 T1(向上漂移100ms)到Tj(向下漂移100ms)。多井估算的子波能量不稳定,子波能量空变严重,表明研究区地震资料的横向一致性较差。因此采用处于能量与主体部位相同的高14井,且高14井的相关系数较高,得到的子波比较稳定。子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地震数据横向一致性较差,子波能量空变严重,但某些井子波形态较好,子波波形稳定,能量主要集中在子波的主瓣,而且在地震频带内相位稳定。目的层段的地震主频在20Hz左右,中心频率局部可达25Hz。
4.2 联井约束及叠后地震反演
反演结果在该区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分辨5-10m的储层厚度,波阻抗反演剖面很好地反应了岩性变化特征。砂体边界清晰,利用未参与反演处理的井与已钻遇砂体的井进行检验吻合很好。据统计西洼组预测砂体厚度符合率为76%;蒙阴上预测砂体厚度符合率为71%;蒙阴中预测砂体厚度符合率为69%;蒙阴下预测砂体厚度符合率为74.5%。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较好地解决了已知井和预测厚度不匹配的问题。
5 应用效果
叠后随机反演融合了地震横向信息,预测精度更高、有较好的空间预测性。利用新钻井与未参与反演的井进行检验,钻遇砂体反映明显吻合程度较高,埋藏深度和厚度误差很小。实践证明,在高青地区应用叠后随机反演技术是成功可行的,该反演数据体波阻抗高低差异明显,地质现象清楚,且较准确地反映了地下地质情况,可用于下一步储层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百红,李建华,魏小东,等.随即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2):581-589.
[2] 张繁昌,肖张波,印兴耀.地震数据约束下的贝叶斯随即反演[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49(1):1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