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2016-04-25计娅丽

乡村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产蛋鸡产蛋蛋鸡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要点

一、防寒保暖

1.控制温度。产蛋鸡的最适舍温为16~21℃,高产蛋鸡最适宜温度为16~23℃,当温度低于13℃时,产蛋量会明显下降。因此,冬末春初蛋鸡的饲养管理应以防寒保暖为主,防寒保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保温材料封闭鸡舍门窗,或在门窗外侧加挂棉门帘等;二是适当增加鸡舍饲养密度,利用体热提高舍温;三是在舍内设取暖设备;四是平养鸡要厚垫干料、干草,及时清除积粪,并勤换勤晒垫料等。在控制温度的同时,还要解决好通风换气与保温之间的矛盾,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通风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度。

2.防潮除湿。正常情况下,鸡舍内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湿度过大会给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创造条件,同时还增加散热,对鸡舍保温不利,因此,更要注意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笼养鸡舍的粪便应勤清除,舍内水龙头应随手关紧,以免淋湿鸡体,加大体热散发。平养鸡要保持垫料干燥,千万不能让鸡只卧在潮湿的垫草上,以免加大体热散发,使产蛋量下降。在消毒时,可用生石灰铺撒地面进行消毒,还可以吸收潮气,降低圈舍湿度。

二、补充光照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线的减少会使鸡脑垂体前叶的相关激素分泌量降低,从而导致鸡群产蛋率下降。产蛋鸡要求每天光照时间达15~16小时,在春季光照不足或阴雾天鸡舍内光线较暗时,要及时开灯补充光照。人工补充光照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补充光照要均匀,要确保16个小时光照;光照强度要适中,产蛋期光照强度以10勒克斯为宜;补充光照时,电源供应要稳定,以免引起产蛋减少、发生换羽等现象;人工补充光照,一定要做到准时开关灯,不能忽早忽晚或间断;要合理调整光照,在每次开、关灯时都要逐步由暗到亮、由亮到暗,给鸡群一个适应过程,防止产生应激。

三、调整日粮,保证饮水

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处于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1~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的鸡群产蛋均有上升趋势,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鸡群的采食量会降低。为保证供给鸡群优质、营养均衡、足量的饲料,必须要调整日粮。一般来说,产蛋率在80%以上的鸡群,在日粮中蛋白质应达到18%~20%,同时要提高动物性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量,如钙由冬季的2%~3%提高到3.5%,磷从0.5%提高到0.6%,并要配合质量好的青饲料。若发现鸡群的蛋重减轻、产蛋率下降,说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要针对性地加以提高;若蛋重、产蛋量基本稳定,而体重减轻,说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低,就要增加谷物比例;若鸡群食欲下降,有消化不良现象出现,应将饲料中的食盐含量提高到0.1%。对于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还要保障充足的饮水,以免影响鸡群产蛋性能的发挥。

四、加强卫生消毒

冬春交替之际由于昼夜温差较大,鸡群的抵抗力普遍减弱,因此,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尤其注意下面几点:养殖场应分净污道,避免交叉污染;饮水系统要定时清洗;要及时清粪,不让粪便接触到饲料和饮水;鸡粪要定点堆放,不随意倾倒;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做好防虫防鼠工作;接种疫苗后要及时饮水,并做好地面消毒;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注意巡视鸡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五、做好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进行防疫。预防寄生虫病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等药物,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鸡群,及早发现、隔离、诊断、治疗病鸡,妥善处理病死鸡。另外,还要注意避免鸡群产生应激。

为避免外源应激产生,要定期对鸡舍设备进行检修;在发生应激时,要及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缓解。对冬春季易发疾病如新城疫、大肠杆菌、慢呼、鼻炎等疾病要注意其发生规律和周围疫情,并及时进行免疫及用药预防,以避免疫病流行造成经济损失。

计娅丽河南省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3003

猜你喜欢

产蛋鸡产蛋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产蛋目标
产蛋鸡猝死症发生原因和防治
动物产蛋王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