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2016-04-25陈梦缘曾琪洁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职业道德会计信息

陈梦缘 曾琪洁

基于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陈梦缘 曾琪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也得到了不断完善,而这也促进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总的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成为了阻碍我国会计业务发展的一大因素。基于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及其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其次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会计信息;经济学;失真;治理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存在已久,近些年来不但未得到有效治理,反而却出现了席卷盛行之风。会计信息失真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不但会损害信息制造者的利益,还会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并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不安定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与治理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分析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根据现代汉语来解释,失真指与原来的有出入,简单来说,所谓的会计失真其实就是指会计信息与原来客观的经济活动有出入,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根据这一理解,基于会计失真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定义会计信息失真。第一,若假设现行的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及安排过程中是理性的不能成立,换言之现行的会计准则并不科学、不合理,那么即便会计行为是在会计准则下严格进行的,就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第二,假设现行的会计准则是合理的、高质量的,但由于执行过程中未得到严格落实,且在制度的安排执行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也同样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而能否判定会计信息是否失真,则应当以其是否违反了相关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会计原理等,若违反则可判定会计信息的非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为了根据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追寻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必要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分类。

1、王跃堂等人的观念

以王跃堂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会计造假,这是企业违反会计管制的常见违法行为;其二是会计操纵,这是企业在会计管制下对会计数据进行弹性操纵的合法行为。

2、吴联生等人的观念

以吴联生为代表的学者则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提出了“三分法”,即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行为性失真。所谓规则性失真指的是在制定会计规则时,由于制定者对会计领域自生自发的秩序认知上存在偏差,造成在将其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也存在偏差,因此若按照这样的规则进行会计工作,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简而言之,规则性失真实质就是由会计规则本身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所谓违规性失真指的是,由于管理当局才是对企业剩余拥有控制权的利益者,因此管理当局的行为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会计信息既是利益分配的依据,又是考核管理当局经营管理业绩的依据,因此,管理当局就很可能存在为保证自身收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的动机,从而出现违背己有会计规则,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从上述的分析来看,由于管理当局的动机便决定了其可能出现故意违背会计规则,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所谓行为性失真指的是,由于会计人员个体的差异性,不能始终完全保证所有的会计人员都能正确、完全根据会计制度、会计规则来进行会计处理,因此这就可能造成在没有故意违背会计规则动机下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情况的造成,主要是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准则时采用了不当的行为造成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现状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牵涉面十分广。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仅仅1998 年到2014这16年间,因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的违纪金额就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而部分年份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违纪金额甚至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主体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

从近年来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对部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情况来看,在被检查的烟草、保险、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相关会计事务所中,共计查出了不实资产116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2.1亿元;在被查出的企业中,有35家企业的资产不实在5%以上,占比19.2%;有120家企业的资产不实在10%以上,占比56.2%;而与利润严重不实,瞒报利润的企业有29家,且还有23家企业存在账外设帐的问题。并据相关媒体报道现实,国家审计署在对中石化、国家烟草专卖局、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时,共计查出各类违规金额高达621亿元。从审计的情况来看,这些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为企业违法违规、会计信息不实、部分企业决策失误等方面。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上市公司的年报基本不可信,即便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民众对其的可信度也只是有所增强而已。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存在问题,甚至可能出现为了粉饰公司会计报表,而美化经营业绩的情况;也有上市公司,为了取得配股资格或增发新股,避免因连续亏损达不到证监会的要求而被ST,甚至摘牌退市,而在这之中更存在大量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问题。

基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扩散到了我国各个行业中。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亦或是上市公司,都存在大大小小的会计造价行为,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巨大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造成国家决策的失误。如果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那么就会变相增加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泡沫,加大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国家在制定出台各项经济政策时主要依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而由于会计信息便无法真实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如此就会造成经济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偏离;第二,致使国家税收流失。企业给国家纳税的依据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但虚假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大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常常使用违法手段对企业利润进行操纵,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第三,损害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投资行为是建立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了解基础上的,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如法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真实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一旦决策失误就会损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第四,加剧分配不公。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给人为操纵企业利润的分配创造了可能,也易使利润的分配倾向个人。这样会加剧分配不公,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

在会计信息失真中,信息的不对称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所谓信息不对称其实是指部分会计信息参与人拥有另一些会计信息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信息不对称易造成逆向选择。基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会造成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一定的隐藏行动和隐藏知识,而一旦信息被知情的代理人知晓后,如果这时契约已经签订且生效,而委托人并不知情,就会陷入逆向选择之中。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虚假,加之我国证券市场上投机行为的盛行,投资者只关心股票价格的升降,喜欢猎取小道消息,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却不关心,也缺乏研究。这就会造成证券市场对虚假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在巨大需求量的驱使下,势必会产生更多的虚假会计信息,最终将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被挤出市场;第二,一般来说,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在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上都要比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优势。这是因为会计制造者会参与到企业的运作管理,并能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掌握着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由于无法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要想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只能依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制造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可能会做出有损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的行为,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违反了诚信原则。

(二)法律不完善

当前,由于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缺陷,给个人和部分团体、企业创造了获取不当利益的可乘之机,而这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制度原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并未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统一标准,因此在对失真的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会计从业人员与非会计从业人员存在严重分歧。而我国的司法部门在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时往往又以事实作为标准,这种判断的方式对会计信息编制者极其不利;其次,当前我国的法律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故意还是过失,是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的认定都缺乏相关的明确法规规定。而这势必会加大实际工作开展的难度;再次,当前一些法律规定的赔偿依据是会计信息自身与真实会计信息间的差额,但这一赔偿依据却并为准确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经济后果与失真会计信息与真实会计信息产生的差额在本质上并没有必然联系这一问题,由此而制定的赔偿依据也与实际不符;最后,当前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判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部门或机构,这就容易造成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权利上的交叉,极易造成权利“真空”的出现,进一步影响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足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足,也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准则在制定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制定机构人员是否具有广泛性、代表性。会计准则定义是否统一或准确等都将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第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缺陷。现阶段,我国给予了现代企业在制度建立上的充分自主权,而这其中也包括了企业的会计制度。伴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的多样化、扩大化,涉及的会计事项更加丰富,而这加大了企业会计失真的几率。同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制定都是人来完成的,而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和认知对象的复杂性,造成了规范本身与客观实际的不相符。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按照这些会计规则、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信息,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与实际情况偏离的情况,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第三,现有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尚未对一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作出明确的规定,或是规定不恰当。如当前的会计准则中很少涉及到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但表外业务的技术规范却将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之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明确规定对无形资产的恰当会计处理方法,使得会计信息处理不准确;第四,新旧法规间及各法规间存在矛盾。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由于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动,造成了会计法规建设上出现了一定的滞后,加之现有的会计法规改残存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容,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经济行为、新市场工具的不断出现,在会计准则滞后的情况下造成了会计事项的确认、报告、计量存在较大弹性,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四)会计道德规范缺失

道德规范包含了许多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守信,其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肯尼恩·阿罗这样说过:“没有什么东西的实用价值是可以和诚实守信相比较的,城市守信是社会中最为关键的润滑剂。”诚实守信能够对社会的履约成本予以降低,一旦缺失诚信,一定会造成经济运行不畅,社会的秩序出现混乱。当前,诚实守信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困扰每一个国家的主要问题,在会计行业中诚实守信是非常重要的,要求从业人员一定要遵守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落没落到实处直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会计工作中慢慢积累的,其能够通过思想教育、职业习惯以及社会的舆论等方式,让会计的从业人员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职业道德素养,从而自觉的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其实,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对法律规范的延伸和补充,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伦理道德阻止会计从业人员的造假,规范会计工作的秩序。但是在我国由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相较于其他国家比较的落后,到现在为止我国除了注册会计师已经颁布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其他监管部门根本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而全球大多数的国家为了确保会计准则、法规的实施,都制定了相应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比如,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就制定了会计职业道德守则,守则里的行为准则明确的规定了,从业人员一定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违反了规定,将会受到职业纪律委员会的制裁;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也自行成立了职业道德委员会,并且制定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由此可知,我国注册会计师颁布的职业道德准则不具备威慑性,并且缺少独立、强制性的管理体制,而从业人员自身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所以,不但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完善公司治理

企业会计目标是以企业目标为前提,而企业最终的目标就是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能够最大化,也就对企业的目标提出了经济上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会计行为的选择其实就是利益比较的问题,并且利益比较着重考虑和注意的问题就是其能不能具备可持续性。但是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利益比较不具备可持续性,体现出短期化的特征,也就造成了会计行为的选择表现出功利性,比如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由此,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就需要解决好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所有者对产权的约束力。对于一个公司而言,要想发展的更好,不能只看公司的业绩说话,而是要解决好公司产权约束力问题,以此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治理。当前,公司在现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下,一方面缺乏产权约束的依据,另一方面也缺乏产权的约束机制,从而很难实现产权所有者对产权的约束力,最终导致在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缺乏约束力。对实行股份制的公司来说,对于产权的约束依据就是非常清楚的,产权也很清晰。但是具备约束依据还是不行的,一定还要有产权的约束机制,这样才可以将所有者的约束力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环节。然而,当前我国的股份制公司中,通常都是一家独大,占据公司绝大部分的股份,决定了公司所有的事物,中小股东基本上没有产权的约束力。由此,我国出台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其目的就在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产权具备约束力,这样公司在决定一些重大投资行为等的时候,不再是一家独大直接决定,而是要董事会的所有股东进行商讨投票决定,也就是为公司的产权增加了一个主体。第二,公司治理结构。当前因为我国公司股份制改造中,渗透了比较多的股东治理思想,在进行实践的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中小股东、经营者、员工等相关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董事会、经营者责权利不对等,独立的董事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权利和利益的不对等,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此,公司治理的结构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保证所有者对公司控制权的前提下,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之间的激烈平衡机制,从而有效的建立起公司内部的约束机制。同时,完善公司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理会的监督职责,有效的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可以参照西方国家,进行财会的分离,会计部门相对独立于经营者,监理会直接对其负责,这样有助于克服信息的不对称,强化监督的效力。

(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工作的开展要具体规范性,就需要会计准则予以约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其体系的建立完不完善直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因此,要建构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就需要注意以下的二个方面:第一,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进行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对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主要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首先,会计准则的清晰明确;其次,会计准则得到了严格的遵循;最后,对外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因此,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司的真实价值更好的被市场发现和接受。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公上市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比如分部报告的准则就明确的要求了上市公司要根据公司业务的性质进行披露业务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并且将分部报告作为主要的报告形式,地区分部报告作为次要的报告形式。对于主要的报告形式来说,公司要将分部的收入、利润、总资产以及负债等信息予以披露,然后在次要的报告中披露出地区分部的收入和总资产的信息,对于公司各个分部间的转移交易信息也要披露出来。第二,让会计的信息具有真实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能够让投资者和相关的单位准确的掌握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现金的流量以及公司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意味着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会计的信息一定要准确真实。首先,会计信息的质量一定是可靠的,能够充分的、真实的把公司的各项信息反映出来,保证内容的完整。其次,要限制性运用公允价值,以此来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当前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以及负债,在每一期公允价值中变动了的那一部分,包含超出了初始成本的增值部分,都应当计入到当期的损益中。所以说如果公允价值运用的不恰当,就可能成为操纵利润的手段,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就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有符合了一定的条件才能采用。比如,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新会计准则就根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相关条件,看此项交换是不是具有商业的性质在里面以及交易的双方之间有没有关系。通过这些条件,有效的规避了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的收益操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可靠性。最后,借款的费用能够如实的反应公司的资金成本。当前的借款费用准则明确的规定了,只有和固定资产有关联产生的借款费用,并且符合资本化条件规定的情况,就能够被资本化。也就是说,这样的方式对于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也就不在限定于专门的借款,只要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就可以被资本化。所以,被列入可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公司资金成本以及经营的情况,从而让财务的信息更加的可靠。

(三)完善法律制度

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诚信,是制约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第一,通过立法的完善确保信息公开。当前,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法律上没有相关的规定;其次,政府相关的信息没有进行利用;最后,没有开始进行公司和消费者信息的公开。因此,对于我国的公司而言,最需要先做的就是如何用法律来确保信息的公开。我国在确保信用信息披露公开的过程中,一定要划清信息公开和保护国家机密、保护公司之间商业机密以及消费者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第二,建立对失信者的惩戒制度。当前,我国对于失信者的惩戒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形成,失信者所付出的代价完成抵消不了其从中获得的利益,很多失信者还潇洒的生活在社会上。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对失信者惩治的不力,其本质上就是对守法者的侵犯,所以一定要以立法的形式从根本上形成对失信者的惩戒机制。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完善:第一,净化外部的环境,加强外部监督机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税务部门要建立起资源信息共享,一旦发现有违规的会计从业人员就要第一时间进行相互的通知,第一时间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处理、处罚。同时,各个监管部门、法院还应该和工商部门相结合,如果发现会计从业人员违规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是公司的领导对举报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这时候监管部门、法院就可以向工商部门提出申请,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进行重新的审定,加大监督的力度,避免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相关的部门要建立健全会计资格证的人证制度,在当前专业资格考评的前提下,要相应的提高考试的门槛,不仅要对学历予以重视,还要考核思想品德。在会计资格证书发放的时候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保证持有会计资格证是人真的有能力从事会计工作,保障会计资格证书的权威。同时,要加强会计从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此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第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领导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在公司中树立起榜样,建立完善的公司制度、监督制度,创造良好的公司文化,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氛围,影响会计人员,让会计人员的更好的服务与公司,积极主动的工作,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会计人员要予以奖励和表扬,对于工作业绩不好、思想不好的会计人员要及时的更换,以此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遭受到了这方面的困扰,只是我们国家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明显而已,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治理是一项艰难的任务,需要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规范、诚实守信法律制度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入手,通过内外部的治理,有效的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1] 张斗.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

[2] 白延飞. 会计信息的失真与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3.

[3] 仇俊林.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

[4] 赵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分析与研究[J]. 新会计,2015,03:24-27.

[5] 刘爱东,王淑琴. 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4:113-114.

[6] 康均,王涛.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治理研究[J]. 财会通讯,2004,12:32-36.

[7] 秦晖.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 理论观察,2007,02:113-114.

[8] 吉朝晖,陈爱巧.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剖析与治理[J]. 商业时代,2007,19:72-73.

[9] 王红令.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9.

[10] 苏俊杰. 会计信息失真经济学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07:194-195.

[11] 刘宇.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J]. 财会通讯,2012,09:83-85.

陈梦缘(1995-),女,汉族,安徽安庆,在校大学生,本科,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经管系,研究方向:经济类、金融类。 曾琪洁(1986.12-),女,汉族,安徽马鞍山,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经济学。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职业道德会计信息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