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自叙——读《心在横渡》
2016-04-25余皓
余皓
勇者自叙——读《心在横渡》
余皓
初次看见任茂谷的《心在横渡》是在学习期间,初次知道任茂谷的《心在横渡》是在学习期间,再见是半个月后,他应诺从遥远的新疆寄过来。我一看封面,觉得这本书有些特别,很久没有见过这样朴素的书了,印刷没有任何花俏,全书没有一幅插图,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的书。打开便被作者独特的写作角度所吸引,一口气看完,仔细想想,收获颇多,先从文本上略数个一二。
《心在横渡》是一本结构特别,长达二十八万字的长篇散文。说它特别,因为它打着散文的旗号,结构却象小说,有上部下部,每部十章,上部下部相互呼应,章与章之间紧密相连,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却充满浓都的抒情情怀,这是什么文体?给他写序言的评论家王仲明先生说这是任茂谷的自创文体,符合当前作家提倡的跨文体创作。我觉得他说得极是。
《心在横渡》的文字优美,处处充满了诗歌的热情和韵律。在引言就能看到诗的节奏:
带着梦想,跟着命运,我来到,我行走。
行于山,融于水,我把自己交给第二故乡。
我与新疆,此生永远。这是我灵魂安住的地方。
《心在横渡》内容深刻,充满哲理,有很高的思想性,给读者深深启发。例如十四章昆仑之河对水的论述:这是用水度量生命的地方,有水即生,无水即死,水的流向决定着生命的走向;有多少水,决定多少生命,生命在沙漠里跋涉,一部分生命喝多了水,另一部分生命就会死去,死去的沙尘就要飘到活着的上空。
我觉得这是另一种轮回说,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论述生命,他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发现生命的可贵,资源的稀缺,充满了人文的悲悯。他告诉我们水的可贵,水和生命的联系:土地变成沙漠,是因为水的离去;水离开一片土地,让生命与这里分离;如果人非要把离去的生命叫回来,别处的生命就可能死去。
《心在横渡》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色彩,通过它我们可以对新疆的文化有所了解,在十五章龟兹山水中,他是这样介绍龟兹的:公元3世纪,佛教在龟兹广为传布,僧俗众生在这里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将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和中原文化融为一体。人类把自己融合升华后的真谛,再次广布东方和西方,传向生活的未来。读到这里突然明白,新疆是各路文化的会合点。
评完文本,再谈谈读后感。我强烈感觉穿越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纯真充满理想的年代,我在思索:是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让时间打了盹,把这片理想保留,还是作者本身保持着纯真的本色,我想两者兼而有之,让我看到了八十年代的类型,比如《人生》高加林的进取,哪怕失败了,也要全力奋斗。这种充满理想,崇尚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如今己成稀有。
我认为这是一本勇者自叙,作者从自称泳者,我觉得他应该叫勇者,勇敢的冬泳爱好者,数九寒冬,只着寸缕,跳入冰冷的水中畅游,这需要怎样的勇力和毅力。他在第一章冬至的话题中这样说:冬泳表演,是展示人性中勇敢、无畏、毅力和韧劲的一次活动。他为什么要参加这项活动,他还是在第一章冬至的话题中这样回答:我崇拜英雄。啥叫英雄?在我心目中,英雄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超常的智慧,更有一颗勇于执着甘于担当的心。……人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领路,英雄担当。和平时代,全世界的人共同举办奥运会,举办各类运动会,就是把人类体力与智力发挥到某种极致的比赛。基于这种认识,他勇于学习,勇于挑战,2000年参加冬泳,2002 年9月5日参加新疆人首次横渡博斯腾湖,经过8小时25分水中漫长拼搏,游完22.5公里全程。他还不满足,2004年7月26日再次横渡,游完30公里,完成人类有记载以来单人首次横渡乌伦古湖的记录。第二次横渡,他在思索:为什么要来横渡?现代社会交通如此发达,挑战体能极限究竟有什么意义?一天的时间,早晨出发,晚上到达,湖还是这个湖,人还是你自己,能有什么变化?他思索出:这可不一样,我用生命的毅力,感受水的力量,得到水的感悟,才能刻骨铭心,与生命同在,增加生命质量。
这是勇者的回答。勇者历来是人类的稀有品种,有勇气的人很多,但能把勇气坚持下去,用勇气施行自己的信念,建立丰功伟业的人不多,因此才会产生勇者的传说,荷马吟唱的《伊利亚特》《奥得赛》为什么在全世界广为传播,蒙古艺人江格尔奇吟唱的史诗《江格尔》为什么打动人心,我想这缘于人们对勇者的仰慕之情,如今这种勇者越来越少,人们也只能在古典中寻找。我一直想不清,为什么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堕落,我在十九章大风之语中找到如下回答:随着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反思,《江格尔》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更深地感染着我。我不怕苦累、喜欢冒险的性格,一定也受到了《江格尔》的影响。人类走到今天,进入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时代,真诚勇敢的本能禀赋却像风一般消退。面对无法遏制的物欲洪流,我宁愿对《江格尔》史诗包含的朴素神幻浪漫主义以精神认同。
能够读到勇者自叙是件幸运的事情,写作者必须具备勇于挑战极限的运动能力,充满文采的写作能力,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人不多,因为这是两种相反的能力,有运动能力的人一般坐不下来,坐得下来的一般又不喜欢运动。很幸运,遥远辽阔的新疆产生了任茂谷这样的作者,他从泳者的角度,在第十八章一个人的训练里告诉我们水的精神:我走在“游遍新疆”的路上,刚刚与众多水打了个照面,就被它们深深感动。我领略水的精神,看到新疆之水更无私,更顽强,更浑厚,更具智慧的灵性。它们从昆仑山,从天山,从阿尔泰山,从皓首茫茫的冰川雪峰,点点融化,汇溪成河,为万物生命,为城市绿洲,牺牲自己,奉献无限的生与长。在他的笔下,水是万物的生命,水是无私的奉献者,他对水的描述,阐述的人与水之间的深刻的哲理,带给人心灵极大的冲击,也能给予理性的思考和生命的启迪,他在二十章心在横渡这样描述:我在平静的水面横渡,我与乌伦古湖心灵相通。我与她相互倾诉,相互聆听。每一条河流都有不同的生命曲线,每一条河流都想奔向大海故乡。新疆之水,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它们无法回归大海,却无怨无悔,自成湖泊,担当起大海的使命。正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远离家乡,根植于此,忠诚守卫,无怨无悔……今天,我与乌伦古湖生命相依,她告诉我,横渡就是超越。一旦沉没,如同湖底的泥沙,虽然不用再为前进努力,却也永远失去阳光与生命。她让我学习水的乐观,水走下坡却不犹豫停滞,反而加快前进的步伐,一路欢歌,露出浪花欢快的笑脸。水路无尽,却不安歇,不迷惘,目标只有一个,去寻找需要滋养的生命。
一边游泳,一边思考,这是《心在横渡》文本构筑的思维策略,也是作者情绪展开和思想深化的一大法宝。泳者的角度,让人们看到水和人的哲学关系,泳者的无畏,让人们看到了勇于担当的精神。阅读他的书,你会明白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人,心怀理想,勇于担当。在这个社会转型,价值观极度迷失的时代,这种人的存在无疑会让读者心头一亮,看到希望和力量,得到激励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