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固阳县近50余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016-04-23李宏伟李秀华夏雪莲杨润兵高振江
李宏伟,李秀华,夏雪莲,苏 亮,杨润兵,高振江
(1.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包头 014030;2.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包头 014013;3.固阳县气象局,内蒙古固阳 014200)
土壤水分是调控地——气反馈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农业管理的重要参数[1],也是对气候因子变异最敏感的响应指标[2]。在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的大背景下,土壤水分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侯琼[3],方文松[4],王彦平[5]分别针对草原、农区以及农、牧、林区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干旱化这一特征上高度吻合。
固阳县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易旱农作区,大气降水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水分状况成为当地农业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气候变化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以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为农作区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固阳县位于 109°40′~ 110°41′E,40°42′~41°29′N,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大青山西段,属丘陵山区地貌,地势南高北低,缓缓向北倾斜。固阳县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气候多样,寒暑变化强烈,气温差较大,干旱多风,降水量少且年际变化大,日照充足,蒸发迅速[6]。固阳县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经济县,农业生产在包头市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1.2 数据来源及方法
文中气象资料采用固阳县气象局1960—2012年逐旬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土壤水分资料采用固阳县气象局1982—2012年3—11月固定地段逐旬土壤相对湿度。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土壤水分测定从春季土壤0~10 cm冻土层完全融化到冬季土壤冻结达到10 cm时结束,每旬逢8测定。时段划分:1960—1969 年、1970—1979 年、1980—1989 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2年,分别代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10年代初。气候变化趋势分析采用线性趋势法[7]:y=ax+b,a为趋势倾向率或变化率,绝对值大小反映气候要素的变化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包头市固阳县近50余年气候变化特征
2.1.1 气温 由图1可以看出,固阳县1960—2012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上升,以0.041℃/a的速度增温,年均气温53年上升了约2.1℃,增温态势达极显著水平(R=0.722 4)。与上一个年代相比,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分别以0.5℃和0.2℃的幅度增温,90年代最大,达0.9℃。2010—2012年平均温度虽比2000—2009年下降了0.6℃,但总趋势是逐渐变暖的,见表1。从四季来看,冬季以0.061℃/a的幅度升温,高于夏季0.036℃/a、秋季0.035℃/a和春季0.032℃/a。
表1 固阳县不同时段平均温度 ℃
2.1.2 降水量 由图2可知,自1960年以来,固阳县年均降水量1965年最少,为118.9 mm,2003年降水最多,达438.5 mm,其余年份降水量均在其间上下波动,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夏季,也就是在农作物的需水旺季,降水量却表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
从表2可以看出,固阳县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68%,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分别占16%~30%和9%~17%,冬季降水量最少,占3%左右。另一方面,从1960—2012年的6个时段的平均降水量基本呈现低-高-低-高-低-高的态势。
表2 固阳县不同时段平均降水量 mm
2.2 固阳县近30余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2.2.1 土壤水分年变化 将20 cm土壤相对湿度按季节进行年代间统计,由图3看出,30余年来,无论是春季、夏季、秋季还是年均土壤水分都是在波动中下降的,且下降趋势显著,其中以秋季下降速度最快,每年为0.619%,春季下降速度其次,夏季每年为0.583%,下降速度最小。从表4可以看出,土壤相对湿度与上一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升高了4个百分点,21世纪前10年又急剧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10—2012年略有回升。春季、夏季和秋季土壤相对湿度变化情况与年平均一致。
表4 固阳县不同时段平均土壤相对湿度 %
2.2.2 土壤水分年内变化 由图4看出,进入3月份,由于春季土壤解冻后的冻融作用,土壤水分迅速增加,到4月份土壤相对湿度达到最高值62.8%。4、5月份是固阳县大风日数最多的2个月,随着气温升高,风力增大,地表水分蒸发加剧,加之春播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土壤水分开始缓慢降低。入夏后降水多,土壤水分有所升高,9月份达到63.3%。之后因降水量减少,作物成熟期需水量增大,土壤水分缓慢下降。在土壤冻结前,受作物成熟后需水减少,气温降低、蒸发减弱等因素影响,土壤水分再度增加,达到全年最高值70%。
2.3 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土壤水分是受土壤状况、作物种类和综合气象条件共同影响的,其中综合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温度通过影响蒸发而间接影响土壤水分,温度越高蒸散越强烈,土壤丢失水分越多[8]。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因此,将各季节土壤水分与本季节温度、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季节土壤水分与温度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中夏季温度和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最大,夏季土壤水分与夏季温度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余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在雨热同季的夏季,土壤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大气降水,而春秋季节则不显著(表5)。
表5 各季节温度、降水量与土壤水分的相关分析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固阳地区53年来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年均温度53年增高了大约2.1℃。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夏季和秋季,春季增温幅度最小。已有研究指出中国近50年(1961—2010年)平均地表气温约增加1.3℃[9],且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增暖幅度更为明显,尤其以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中东部增暖速度最大[10]。
固阳地区53年来年均降水量虽呈现缓慢增加趋势,但农作物需水的旺季夏季,降水量是缓慢下降的。另外,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强暴雨、强雷暴、干旱等发生频率明显增加[11],所以短时间内降水急、降水量大也是导致年均降水量缓慢增加的重要因素。
30余年来,固阳地区土壤水分呈显著下降趋势,以秋季下降速度最快,每年为0.619%,春季下降速度其次,夏季每年为0.583%,下降速度最小。表明这一地区已呈现干旱化,刘杰[12]等对我国83个地级市的研究表明,极端降水和干旱是影响农业经济最显著的因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十分显著,干旱的天数每增加1%,我国农业经济产出减少0.047%。
气象条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与温度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夏季温度和降水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春秋两季温度、降水量对土壤水分也有影响,但不显著。
参考文献:
[1]Bindlish R,Jackson T J,Gasiewski A J,et al.Soil Moisture mapping and AMSR-E validation using the PSR in SMEX02 [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6,113(2):127-139.
[2]薛晓萍,王 新,张丽娟.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土壤湿度预测模型的探讨[J].土壤通报,2007,38(3):427-433.
[3]侯 琼,乌兰巴特尔.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6,34(1):102-106.
[4]方文松,陈怀亮,刘荣花,等.河南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250-253.
[5]王彦平,孟 军,宋卫士,等.呼伦贝尔市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4):255-258.
[6]白国平,白月波.包头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7]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43-47.
[8]唐红艳,么 文,尹肖飞.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74-77.
[9]胡 琦,潘学标,邵长秀,等.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2):119-127.
[10]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等.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3):314-319.
[11]丁一汇,任国臣,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12]刘 杰,许小峰,罗 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产出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42(7):1076-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