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6-04-23宋雪峰
文·图 / 宋雪峰
编制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图 / 宋雪峰
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民族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具有保护、传承、开发价值的村寨和集镇。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正在牵头编制《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在六大工程中首次安排了规划编制设计工程,要求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统筹协调各部门,按照“政府组织、专家参与、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编制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现根据2009年以来工作实践,浅谈几点编制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的意见,以供参考借鉴。
楚雄州姚安县马游彝族特色村土掌房式样新民居
一、法规层面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是建设规划编制的主体是乡镇。《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乡村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为乡镇人民政府,并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上一级政府审批确定。二是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在村庄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三是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城乡规划法》规定乡村规划的编制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二、编制规划应注意的七个问题
一是规划和整合部门资金的问题。规划和资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乡级规划部门在编制规划前,要认真实地调研,了解镇情村情民情,从规划项目收集至规划方案完成的各个阶段,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召开村两委、老同志、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民族协会和社会各界对建设规划的修改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研究设计编制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同时,要积极协调整合部门资金,熟悉部门资金投向和用途,及时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资金投入,统一资金管理,最大限度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规划与规划管理的问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要做到规划先行,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不通过评审不开工的原则,力争做到一次规划、一次建设、一次成功。规划通过评审后,乡级政府在组织实施中要严格规划管理,做到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工程监督,按规划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州县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工作的现场指导,明确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划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和改变规划内容,要切实提高村庄规划的可操作性。
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寺登街白族特色村寨古魁星阁及古戏台
三是规划控制线和风貌管控的问题。建设规划必须有“三图一书”,即现状分析图、建设规划图、住房建设方案图和建设规划编制说明书。在设计规划建设图时,要规范使用控制线,即统筹考虑民族特色村镇规划用地黄线、保护区紫线、生态绿线、水体蓝线、整体风貌控制红线等,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实现精细化编制和实施。同时,按照整体风貌一致的要求,民居布局要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使民居建筑既美观又宜居更让群众喜爱。村内道路、景点景观、村寨绿化、灯光照明等设施的外观设计也必须与民居建筑风格相融合,特别是村内道路,宜就地取材,建成景观石板路或鹅卵石路,要做到建筑材料统一、建筑风格统一、村镇整体风貌统一。
四是规划与民居设计的问题。在设计民居住房建设方案图时,要根据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式样和地域特点,结合各民族传统建筑的形式表征、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建造技术等,提炼出具有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风格中,设计出具有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居住房建设方案图,新建和改造以此为蓝本,打造一批具有新时期特色、美丽宜居的特色民居。同时,要征求群众和民族协会的意见,并邀请代表参与评审。
五是人文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问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要因地制宜,结合民族文化、人文环境和群众生活习惯,使建设规划融入现代文明。在特色村镇建设规划设计中要注意保护村镇特有风貌,保留古建筑、村道、古树、寨门、寨桩、寨心石、古井、古戏台、古庙、古碉楼、奘房等,延续村镇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脉络,使村镇既保持原有传统民族文化和人文环境,又满足群众现代生活需要。同时,也要注意生态保护,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对河流、湖泊、山坡、树木、绿地等加以利用,打造出民族特色与自然生态环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村镇。
六是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现代文明的大环境中,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工程时,应优先安排实施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适当安排民族文化保护项目,支持开展民族语言、歌舞、文字、服饰、传统工艺等传承保护工作;同时,在设计特色产业培植壮大工程时,对交通便利的村镇,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养生旅游等乡村民族特色旅游,积极打造三产、带动二产、提升一产,扶持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景点、精品休闲农庄、精品农家乐等,充实完善休闲度假功能,开发民族特色美食、生态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旅游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这既是民族村镇跨越发展的有效捷径,又是民族地区脱贫的重要抓手。对交通不便和旅游资源匮乏的村镇,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品等,培植壮大村镇特色经济。
七是后续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成后,在乡级政府指导下成立村民理事会。由理事会制定《民族特色村镇日常管护办法》,通过村自筹和乡政府适当补助等办法,筹集管护经费,安排专人,对民族特色村镇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进行日常管护和保洁,保持村内外干净卫生整洁。由理事会制定《民族特色村镇民居建筑管理办法》,规范民居新建式样和民居改造风格,新建或改造房屋必须得到村内群众同意认可,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管、人人共享的长效民族特色村镇发展机制。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村镇,由理事会制定《民族特色村镇经营管理办法》,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经营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同时,为促进民族特色村镇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特许经营的方式,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促进市场主体参加特色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受益”的良好局面。
三、编制规划应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编制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规划,还应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既要着眼当前,又要兼顾未来;二是新建与改造的关系,既要新建一批有特色的新民居,又要改造一批风貌一致的旧民居;三是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四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在保护中得到发展,又要在发展中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