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施新课程改革初探
2016-04-22宋金燕
宋金燕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虽时有听闻某某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有声有色,然而,纵观我们周边教育现状,基本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着应试教育。本人在山区学校从教多年,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深有体会,对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多方面的摸索。
一、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自己去推导结论,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灌输。
2.新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灵活使用教材。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做法
1.分组教学试验。2013年春,笔者开展分组教学试验的想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试验在艰难中进行。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说服其他科任教师一起进行试验,经过与各科任教师反复交流,大家基本上同意了这想法。开始把学生按六人一组进行编组,并让学生围圈而坐,每组中都分有成绩好、中、差生,以便进行学生互助,同时任命正、副组长,监督好大家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流程是:每节课前面布置好预习任务,由正、副组长组织预习,要做到全组人基本完成。课内前十分钟,由教师为学生讲解本节重、难点及要注意事项,然后由各组选派成员,把预习任务展示到各组自己的小黑板中。此时,还是问题的学生可以讨论,进行互助学习,时间应在十分钟左右。接下来,再由各组选派成员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讲解,其他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及时引导纠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加以思考,时间也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然而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试验的第一个月,几乎没有上到一节正常的课,每节课都是闹哄哄的,每节课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预习任务的布置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多了?少了?难了?易了?等等的问题。堂课的实施也颇费脑筋,时间分配总是难以把握,常常一节课下来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各科任教师更是怨声载道,纷纷退出了试验计划,又回到了从前。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笔者看到了希望,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个月后,课堂终于看起来像一节课了,学校分批组织教师来观摩,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2.导学案教学试验。到2013年秋,七年级一些刚分配来的教师,也开始了分组教学试验,然而,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组织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最后都失败了。以上事例让笔者想到,能否有一种教学方式,和现有的教学方式更为接近,而又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于是从2013年起,开始进行导学案教学模式试验。方法很简单,课前准备好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内以导学案内容为主线进行教学。
通过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更愿上课改课,在学习中兴趣高,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信心增强。课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笸(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下坝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