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朴厚重 气韵深远

2016-04-22吴勇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年4期
关键词:匾额文庙古城

对古城平遥仰慕已久。一个夏天微雨的下午,我来到了这座距离山西省会太原不到100千米的小城。雨中盘桓于古城街巷,明、清格调的城墙、街道、衙门、商店、民居等各类建筑保存完好、原汁原味,面对平遥整座城市这个“大文物”,满眼浑厚沧桑的古意,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下面说说平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城、市、衙、庙。

先说平遥的“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至今约有2700余年历史。远古时期这里传说为帝尧的封地,史称古陶,北魏时称平陶。公元424年因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改平陶为平遥。说起平遥古城,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那古朴厚重的古城墙和城楼了。明洪武三年(1370)平遥城原有的夯土城垣得到了扩建,明、清两代陆续进行了二十余次的修葺、补筑,使得完整的城池延续至今。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每道城门都取有非常文雅的名称,如南门为“迎薰”、北门为“拱极”,城门匾额为清咸丰年间平遥知县刘叙题写,书法端庄典雅。鸟瞰平遥古城形如龟状,南门为龟头,北门为龟尾,四座瓮城形似龟爪前伸,龟在古人心目中是长生之物,隐含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含义。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再来说说平遥的“市”。这里是晋商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摇篮。“市楼”位于古城中央,楼下有古井, “井内水色如金”,称金井,故而又名金井楼。登上市楼,可“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荣”。明清时期,这里商业发达,商贾云集,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清朝中叶,中国第一家票号在这里诞生,平遥金融、工商业因此迅猛发展,并问鼎商界100余年,赢得“小北京”的美誉,有“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之说。

平遥古县衙始建于元,明清又多次补修增建。功能齐备,保存完好,是封建社会各级官府施政及管理城市的缩影,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曾参观并题字。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2.66 万平方米,县衙内诸多匾额、楹联,书法精湛,寓意深刻,对今天的廉政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如衙署大门楹柱上有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仪门有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仪门以内,大堂位于七级石阶之上,上书“亲民堂”,高耸威严;大堂内悬匾额“明镜高悬”;穿过屏门,便到知县的日常办公室“二堂”,堂外悬一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二堂后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宅,内宅所悬匾额为“勤慎堂”,其后还有大仙楼、花厅、萧何庙、风雅台等建筑。

文庙是古代振兴文教、养育人才之所。平遥文庙大成殿重修于金朝,是我国文庙中最早的建筑。文庙前左右有牌坊,有影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文庙内现存古代碑碣20余通(方)。清道光年间建立在明伦堂背后的“超山书院”,在平遥古代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旧时,每年春、秋季会定期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文庙旁为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礼乐堂,现为“平遥大戏堂”。文庙记述着华夏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展示着古老的建筑文化和卓越的儒学文化。

平遥人杰地灵,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漫步街巷,俨然是“清明上河图”的真实再现,古代生活的鲜活标本。城内存留的1000多通碑刻、楹联、匾额等大量历史名人遗留的题刻、墨迹以及壁画,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宗教、文化、建筑、书法、民俗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平遥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吴老师在平遥城街巷中偶然看到一处垂花门门匾,考考你们认识上面这两个字吗?

答案:锡嘏。锡xī,赏赐;嘏ɡǔ,福;“锡嘏”是赐福的意思。

(吴勇,江苏省书协理事,江苏省直书协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协副主席,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书法教师)

猜你喜欢

匾额文庙古城
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匾额下的刺猬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文庙开笔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