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平文化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2016-04-22方磊
方 磊
(1.怀化学院 商学系, 湖南 怀化 418000; 2.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我国和平文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方磊1,2
(1.怀化学院 商学系, 湖南 怀化 418000;2.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和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为文献检索来源,运用His Cite文献分析软件,采用主观筛选法和相关分析法对216篇目标文献进行了分类、分组,得出以下特征:①文献数量增长缓慢,整体质量有待提高;②学科背景多样化,研究视角多维度;③地域分布两极分化,整体优势不够明显;④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案例研究以芷江为主;⑤研究队伍“地方化”,研究成果“碎片化”。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和平文化研究内容聚类为7个研究方向,对每一个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本研究设计的不足和和平文化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引起同行学者们的关注。
关键词:和平文化;His Cite;聚类分析;CNKI
一、引言
和平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留下了诸多的实物载体和实践范例。如“芷江受降纪念坊”就是中国现代和平文化的实践范例,这是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才换来的和平纪念丰碑,是中日两国人民永远友好的史鉴[1]。和平文化是紧紧吸附在传统文化母体和胎盘之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不尽的文化内涵等待着我们去发掘[2]。近年来,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绿色旅游休闲理念,提出将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提升文化内涵、突出旅游的文化特色作为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和平文化已渗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平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运用和发挥,和平文化研究得到了创新与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拟以我国和平文化研究为主题,以研究文献为对象,在CNKI数据库中利用Cite 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系统回顾,为我国和平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在“和平文化”主题文献的试检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包含此主题的文献有几百篇,如何科学筛选这些文献,是件十分头痛的事情。因为,精炼检索条件很可能会导致有价值的文献被排除在外,而过泛的文献又会令我们迷失在文献信息之中。如何判断哪些文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设计了如下研究路线。
(一)研究方法
图1 研究技术路线
为了对“和平文化”研究现状有较清晰的了解,我们于2015年10月30日以“和平文化”为主题词对CNKI E-learning(数字化学习与研究平台)进行检索,对检索到的目标文献基本信息建立引文数据库,利用新建立的引文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图书全文数据库等6个数据库,学科领域涉及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含Ⅰ、Ⅱ辑)、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含Ⅰ、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信息管理科学等。
(三)分析工具
常用的文献信息分析软件有基于引文分析的HisCite,基于内容分析的Refviz、Omniviz、Tda等,还有分析研究前沿的Citespace等,这里采用HisCite软件进行引文分析。HisCite为History of Cite,意味引文历史,或者叫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帮助我们绘制出一个领域的发展历史,定位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以及最新的重要文献。如古杰等采用HisCite软件构建了文献数据库进行了地理学时空关系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处理[3]。王贤文等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44种人文地理学期刊之间的关系[4]。
三、研究发现
通过统计分析,共检索到目标文献216条,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80条,占总量的83.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条,占总量的2.8%。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条,占总量的11.6%。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5条,占总量的2.3%。216条文献中与“和平文化”主题密切相关(相关系数≥0.9)的核心文献53条,约占总数的24.5%。通过对216条目标文献和53条核心文献的分类统计和文本研读,研究发现如下:
(一)研究文献状态分析
1.文献数量增长缓慢,整体质量有待提高。从研究文献年度数量分布上看,2002年以前共40篇,年度分布极为零散。2003-2015年十多年期间共有论文176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缓慢增长态势(图2)。从论文所载刊物分级来看,十年多期间CSSCI核心来源刊论文仅为8篇,仅占总量的3.7%。这表明开展和平文化研究的前景极其广阔,责任非常重大。
图2 “和平文化”主题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
图3 “和平文化”主题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图4 “和平文化”主题研究的主要载体刊物
3.地域分布两极分化,整体优势不够明显。首先,从发文作者单位来看,署名“怀化学院”的共14篇,排名第一。其次为南京大学4篇,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各3篇。其他1-2篇的文章署名单位包括了湖南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40多个单位。从地域范围来看,大致形成了“南京派”和“芷江派”两大研究阵营,但二者之间缺乏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内容上自成体系,整体优势不太明显。其次,从文献的载体刊物来看,《怀化学院学报》共载文12篇,约占总量的6.7%。其他依次为《科技潮》占总量的5%,《吉林农业》占总量的2%,《贵州民族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新湘评论》等刊物各载文3篇,约占总量的1.7%,其余还有30多种刊物刊载了该主题的文章,但数量都仅为1-2篇(图4)。因此,从署名单位和文献载体刊物来看,怀化学院成为和平文化研究的主要机构,《怀化学院学报》成为和平文化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示平台,这主要和“和平文化研究”专栏的开设及“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怀化学院有关。
图5 “和平文化”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分布
4.研究主题较为分散,案例研究以芷江为主。以文献中的“关键词”来区分研究内容,经分析统计后可以看到此主题研究中除“和平文化”、“旅游资源”关键词较为集中外,其他关键词特别分散(图5)。从“和平文化”的案例研究看,高度集中在湖南芷江和平文化的研究,约占总案例研究的96.3%。
5.研究队伍“地方化”,研究成果“碎片化”。从文献作者刊发文章数量来看,最多的作者在同一主题仅刊发3篇,2篇以上的作者也仅12位(表1)。如果从文献数量来衡量科研成果的话,可见此主题的研究队伍尚未形成,专注此领域研究者所出的成果数量还不足。
表1 记录数≥2的文献作者及代表文献(按相关系数排序)
在文献数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分析文献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前10位的文献(表2)。从表2中可以看到,“引用频次”从2005年以来最高的仅为6次,其余文献引用频次多为3-5次。这说明在“和平文化”研究领域中,还没有形成“学术权威”和“精神领袖”,还也没有谁掌握学术“话语权”,“和平文化”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低龄化”特征明显。
表2 下载数排名前10位的记录数(按下载频次排序)
(二)研究文献主题分类
图6 和平文化研究关键词排序及聚类分析
1.分类方法。通过对216条目标文献的752个关键词进行文本分析,提出了频次≥3的关键词共16个,继而对这16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大致可以分为5类:第一类高频词为“和平文化”、“和平”和“文化”、“和平学”等四个关键词;第二类为“国家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和平教育”等三个关键词;第三类为“妈祖文化”、“列宁”、“池田大作”三个关键词;第四类为“中华文化”、“和谐文化”二个关键词;第五类为“芷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关键词(图6)。2.分类体系。根据图6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大致可以构建和平文化研究主题的分类体系,首先根据自动聚类结果划分为Ⅰ1—Ⅰ5五个大类,分别为文化政治大类、教育大类、经济大类、旅游大类、人物传记大类等五类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Ⅱ1—Ⅱ77个亚类。(表3)。
表3 和平文化研究主题分类体系
(三)研究文献内容综述
根据表3的分类体系,对Ⅱ1—Ⅱ77个亚类研究动态逐一进行综述。
1.和平文化与和谐文化、中华文化研究。刘志光认为儒家、墨家和道家为东方和平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共同构成了和平文化的三个重要源头。在对和平的追求中,东方和平主义蕴含着四种精神:世界主义精神,以神圣秩序为基础的调和主义精神,以“慎独”追求“至诚”的精神和人类“大同”的乌托邦精神[5]。何咏梅提出认知和平与和谐的内涵及其实质,理解和平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内涵和关联,对弘扬和平文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6]。司德坤、张静对中国和平文化生成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和平文化的生成包括了地理环境、农耕文明、思想观念、民族特性和政治文化等五个方面[7]。戴国华论述了东南亚“和平文化”及其与华南文化的关系[8]。但实际上该文所论述的“和平文化”仅为一个具体的考古学文化,和我们研究的和平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但该词作为一个国际上已经习惯使用的考古代名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公认。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所甄别,尤其是对外文文献的研读时。陈怀凡分析了国际社会如何解读和平,梳理了国际上的“和平文化”运动[9]。中国和平文化源远流长、丰富深厚,蔡德贵提出无论是儒家、墨家、道家、兵家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还是中国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这五大宗教,都为倡导和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10]。该研究方向大多认同和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平文化是传承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2.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女性主义研究。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和平文化理论与战争文学叙事、战争文学整体研究、战争与人性以及日本的战争文学、台湾的战争文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1]。谭伟平探讨了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之间的关联性,认为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的联系和研究,当属于和平文化领域最纠结最复杂的研究课题[12]。肖向东对战争文学主题的文化蕴含与启蒙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战争主题内包含着“和平”的诉求与“启蒙”的意义[13]。李丽从和平文化的视角对当下抗战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14]。此外,叶德兰对女性主义与和平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整体和平”观念的奠立还有赖于女性主义学者[15]。
3.和平文化与和平发展形势研究。石希欣认为现实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和平文化的研究,和平文化体系研究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戚钧科认为湖南和平文化可以作为两岸湘台促进往来、加强沟通的新载体和新渠道,和平文化在湘台合作及国家统一大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16,17]。肖栋梁针对国外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论述了当代中国和平外交战略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推动,探讨了和平文化在当今的国际意义[18]。吴和平等提出以芷江和平文化为纽带开展国共两党交流,且非常必要,十分可行,值得尝试[19]。
4.和平文化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王正青分析了暴力文化盛行背景下和平文化教育的愿景与实践,提出和平文化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需要学校在角色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诸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20]。2012年东北亚国际理解教育能力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主题“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能力建设,共建东北亚和平文化”[21]。孟祥玲、王晓燕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理念和主题,中学历史课教学应以和平文化为主流,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22]。何齐宗等提出和平教育的理念,认为在实施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和平素养,重视和平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和平教育的有效方法,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和平教育合力[23]。
5.和平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应用研究。何咏梅对芷江国际和平文化名城建设的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芷江国际和平文化名城的打造,将提升芷江的知名度和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芷江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芷江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文素养,推动整个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4]。石希欣提出充分挖掘和平文化资源,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5]。
6.和平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该研究领域应用型特征明显,产出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细分两个方向:一是旅游开发理论研究。如谭伟平、刘克兵对湖南和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区域、省际、主题整合等层面进行科学整合,多方联动实施深度开发[26]。李荣贵提出芷江和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7]。二是和平文化的建设项目研究。如云南楚雄市的世界和平文化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定位于打造世界级主题文化旅游景区、云南省高档休闲度假胜地、健康产业与创意产业基地和楚雄市北扩生态宜居空间[28]。再如北京门头沟区“和平文化村”项目,该项目由首都和平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和平文化宫、国际和平文化会议中心、和平文化家园暨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平文化大道、国际和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主体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组成,预计总投资约116亿元人民币[29]。河南安阳世界和平公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主体建筑群有和平广场、和平纪念碑、和平浮雕墙、和平纪念碑林、和平纪念馆、人文建筑群、雕塑群、历史遗迹等[30]。除此之外,各地拟建的和平文化主题的旅游项目还有四川的止戈、南京等地。
7.人物与和平文化研究。曲德林、郑文文对近代以来日本对外价值观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池田大作的和平文化观[31]。此外还有对列宁[32]、甘地[33]和平思想的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物与和平文化的联系和内涵。
四、结语与展望
综上所述,和平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先进文化,和平文化的理论研究在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实践工作中也产生了较大的现实效益。如湖南芷江从2002年起持续举办的国际和平文化节,不断放大和平文化效应,持续促进芷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和平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我们忽视了基础细节和基本概念的研究缺陷。如在综述过程中,发现多数学者避免对概念进行明确定义而选择了模糊化处理,有的为了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尝试性地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定义,这些显然都是不利于学术发展的。此外,和平文化研究的“低龄化”、“碎片化”、“地方性”现象还很明显,和平文化体系亟需架构,这些也决定了和平文化研究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目的是为此领域的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但限于本人专业背景与学术水平,诸多方面必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当前和平文化研究主题的分类体系,既想涵盖和平文化研究的所有类型且确保各子项间不存在任何重叠是相当困难的。应该说,上述分类体系已经触及和平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但在和平文化研究主题的分类以及各子项间的逻辑关系表述形式上还有不尽完备之处。近些年来,和平文化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和平文化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也随之不断拓宽。但作为一个性质多样的复杂事象,仍有一些重要问题亟需同行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和平文化是什么?目前的现状是“和平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掩盖了和平文化的本质特征。②和平文化是地方文化吗?显然不是,但从文献的综述过程来看,却很明显地存在“南京派”和“芷江派”的事实,这说明学术研究者需要对话与交流。③和平文化有什么?没有具体内容的和平文化将是苍白无力的空壳。④和平文化做什么?目前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但如果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对和平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调查的话,会遗漏一大部分“场所精神”类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按照国家标准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和平文化的旅游开发需从文化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化浸入”式的资源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栋梁.论中国和平文化的国际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3):12-16.
[2]石希欣.论和平文化研究的创新和发展[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72-74.
[3]古杰,周素红,闫小培,等.基于文献引用关系和知识图谱的时空关系研究热点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32-1343.
[4]王贤文,刘则渊,栾春娟,等.SSCI数据库中的人文地理学期刊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2):243-252.
[5]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对中华文明与和平文化的省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5):44-49.
[6]何咏梅.和平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逻辑探析[J].学理论.2014(26):140-141.
[7]司德坤,张静.中国和平文化生成的内在机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5):143-147.
[8]戴国华.东南亚“和平文化”及其与华南文化的关系[J].东南亚,1988(6):52-62.
[9]陈怀凡.国际上的“和平文化”运动[J].当代世界,2006(4):51-53.
[10]蔡德贵.中国和平文化[J].学术月刊,2003(2):24-31.
[11]罗先海.和平文化视野下当代战争文学发展的新趋向——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0):44-47.
[12]谭伟平.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的关联性探讨[J].创作与评论,2013(9):112-115.
[13]肖向东.战争·人性·和平——论战争文学主题的文化蕴含与启蒙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10):47-50.
[14]李丽.当下抗战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研究——基于和平文化的视角[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6):67-69.
[15]叶德兰.女性主义与和平文化[J].浙江学刊,2005(6):203-206.
[16]戚钧科.和平文化促进湘台交流的设计与实现——兼论芷江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2):34-36.
[17]戚钧科.湖南和平文化视野下两岸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3(4):196-198.
[18]肖栋梁.论中国和平文化的国际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3):12-16.
[19]吴和平,田均权,谢志贤.以芷江和平文化为纽带开展国共两党交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8-90.
[20]王正青.暴力文化盛行背景下和平文化教育的愿景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2):13-17.
[21]郑彩华.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能力建设,共建东北亚和平文化——2012年东北亚国际理解教育能力建设研讨会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3(19):63-67.
[22]孟祥玲,王晓燕.当代中学历史课教学应以和平文化为主流[J].克山师专学报,2001(1):95-96.
[23]何齐宗,万发盛.关于和平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3):71-74.
[24]何咏梅.芷江国际和平文化名城建设的功能价值及发展构想[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1):33-36.
[25]石希欣.充分挖掘和平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新闻天地(论文版),2015,34(9):64-65.
[26]谭伟平,刘克兵.论湖南和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开发[J].求索,2011(12):260-262.
[27]李荣贵.芷江和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2):42-44.
[28]涂力新,陈稳.基于GIS的用地适建性评价新探索——以“楚雄世界和平文化园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0(3):39-43.
[29]朱波.北京116亿元打造“和平文化村”[N].光明日报,2012-03-25(4).
[30]甘露.世界和平公园落户河南内黄[N].中华建筑报,2005-09-27(5).
[31]曲德林,郑文文.近代以来日本对外价值观浅析——兼议池田大作的和平文化观[J].东北亚学刊,2014(1):25-29.
[32]李福麟.列宁晚年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4):15-18.
[33]王婷婷,熊建辉.教育是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解读[J].世界教育信息,2014(5):21-26.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 Culture of Peace in China——Based on Analysis of CNKI Database
FANG Lei1,2
(1.DepartmentofBusiness,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2.TourismCollege,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
Abstract:Peace culture is a core value orient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brary literatures of six Chinese Journals and by using subjective screening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216 target literatures,the autho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Slow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diversified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studies are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olarization but the overall advantage is not obvious;topics are more dispersed and Zhijiang is a hot topic;research teams are localized and research fragmentation presents.The author uses cluster analysis to classify seven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reviews each study topic.Finally,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focus to promote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culture of peace;His Cite;cluster analysis;CNKI
中图分类号:G112 2.学科背景多样化,研究视角多维度。以目标文献的“”区分学科类别,对文献所属的学科背景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学科归属。经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到此主题研究中“文化”背景的共37篇,占总量的20.6%,其次依次为“政治”占总量的12.2%,“教育”占总量的11.1%,“旅游”占总量的6.7%,文献数量低于4篇的涉及30多个学科(图3)。因此,从此主题研究的学科背景来看,以文化、政治、教育为主,呈现出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研究的特点。但如果从学科的优势度来看,当前研究缺乏“领导者”,尚处于“春秋战国”的纷争状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2-0050-07
作者简介:方磊,1979年生,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传统聚落的生态智慧及当代发展——基于武陵山片区的重点考察”(14YJCZH030);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项目“从‘文化漂移’到‘文化浸入’:和平文化旅游资源范畴的解析与重构”(HPJD2014-3)。
收稿日期: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