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6-04-22陈国军张燕柳通讯作者于永娜宋帅召张惠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急性脑梗死

陈国军 张燕柳(通讯作者) 于永娜 宋帅召 张惠莉

1)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平顶山 467000 2)平煤神马建井一处 平顶山 467000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陈国军1)张燕柳1)(通讯作者)于永娜2)宋帅召1)张惠莉1)

1)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平顶山4670002)平煤神马建井一处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在治疗后第7天、14天、28天进行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并可降低TC、TG、LDLC,升高HDL,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

【关键词】丁苯酞软胶囊;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达50%以上,且极易复发,复发性卒中的病死率大幅度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安全。而早期恢复血流的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最理想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时间窗很短,大部分患者失去溶栓治疗机会。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6—2014-06在我院住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并排除颅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8~79岁,平均(61.0±11.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2 h;其中基底节梗死38例,额叶梗死11例,颞叶梗死8例,枕叶梗死3例。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30~76岁,平均(60.2±10.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72 h;其中基底节梗死40例,额叶梗死6例,颞叶梗死11例,枕叶梗死2例,小脑梗死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化治疗:控制血压、血糖、降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预防或治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商品名:恩必普,石家庄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空腹口服,一次2粒(0.2 g),3次/d,28 d为一疗程。

1.2.2 疗效评定: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进行评分;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8 d采用二硫硝基苯直接法测定全血GSH-PX,锥/板式测量方法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

2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见表2。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8天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2例,均与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其他各项检验指标: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无明显变化。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急,病因复杂,临床有“三高一低”,即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死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急性脑梗死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微小血管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及NO毒性,自由基损伤、炎性细胞因子损害、血脑屏障通透性异常、酶障碍、细胞内酸中毒、磷脂代谢障碍等[2-3]。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时间窗内溶栓治疗,错过最佳时间窗后阻断脑梗死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在治疗上非常重要。

丁苯酞软胶囊是国家级一类新药,主要成份为丁苯酞,化学名称消旋-3-正丁基苯酞(简称丁苯酞或记作NBP),是一类新型抗脑缺血药物,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保护神经元,修复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体现在: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微循环,提高脑血流量,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等起到脑保护治疗[2],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4],抑制氧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5]等机制而产生上述药效作用。丁苯酞还可降低TC、TG、LDL-c,升高HDL,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调节脂质代谢,软化血管,缓解痉挛,改善血流速度,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功能恢复[6]。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国内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有多个病理环节参与,是一个多基因和多靶点参与的过程。动物药效学研究提示,丁苯酞软胶囊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减轻脑水肿,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死面积;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降低NIHSS评分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表明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脑供血和能量代谢,减轻缺血半暗带损伤,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另外丁苯酞还可以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增加患者对治疗及康复的主动性和信心,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8]。因此,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5-183.

[2]杨致远,段智慧,马聪敏.丁苯酞治疗急性期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7(9):22.

[3]傅国萍,鲁国建,金国兴.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12):496.

[4]白行宫.补阳还五汤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0(10):22.

[5]王滨,毛旭强.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自由基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2(12):46.

[6]李天杰,王滨.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自由基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6.

[7]郁可,王庆松,李从阳.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10,12(5):824.

[8]李淑芬,王东,岳振琴.恩必普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7(28):1 325-1 326.

(收稿2015-02-09)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6-0113-02

通讯作者:△胡世俊,E-mail:zhaohonghai0303@sina.com

猜你喜欢

血液流变学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降纤酶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过程中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