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身教为先
2016-04-22隋秀娟
隋秀娟
摘 要: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很好地贯彻执行,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目前众说纷纭的理论说教,作者认为,“立德树人,身教为先”,立德体现在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而且需要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同营造良好氛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立德树人;价值取向;道德规范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慎独”等一系列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指出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而培养什么人、怎样来培养,要归结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立德树人”,此观念强而有力地回答了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有一种惯性思维,如一说立德树人,首先会想到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教育那些懵懵懂懂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而忽视了“教育者”自身的品德素养。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分析研判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我们会发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上往往忽视了教育者自身的德行,也就是“教育者”是否“自身硬”的问题。立德树人,身教重于言教。
为人师表,师道尊严,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严守职业道德。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对待某些事情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身为儿女,如何孝敬父母;身为父母,如何教育好子女;身为教师,如何教育好学生……笔者认为自身的身教尤为重要。
1 日常生活中,应率先垂范,以“德”为先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和父母、公婆、子女以及家庭关系的其他成员密切相关,如何“立德”,每个人的做法是不同的。
1.1 对父母以及家庭相关成员如何“立德”
笔者认为:孝敬父母,重在行动,这种行动,不光光是金钱的问题,关键是让父母体会到你的用心。当今社会,压力很大,独生子女的现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不管有钱没钱,有时间就多陪陪他们,给他们做点家务,经济条件允许,就多补助父母,没时间经常陪伴,就多给他们打电话问候。姑嫂之间、妯娌之间、兄弟姊妹之间等,对待家庭相关的成员,应多包容,少挑刺,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笔者认为,这就是教育者身为子女应该对父母的“德行”,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德行”,这种德行,会无形中影响到你的子女。
1.2 对待子女,如何“立德”
教育好子女,是当代父母面临的重要课题。家长的道德水准和对于道德的观念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养成。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还会传授一些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孩子。例如,以前的家长遇到自己孩子与别的小伙伴闹矛盾时,家长一般都是先批评自己的孩子,息事宁人。而现在的某些家长却害怕自己孩子吃亏,鼓励孩子去争斗,甚至语言、行为过激。独生子女,过分溺爱,让许多身为父母的人,丧失原则。岂不知,过分的溺爱,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古代经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等,笔者认为这个“棍棒”并不意味着暴力,“慈母”也并不是母亲不能慈爱,而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发现孩子的思想、行动不当时,应及时纠正,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一个家庭中,要子女克己耐劳,应先从自己身上下手,要子女戒除不良习惯,应先来检点自己有没有不当的习惯。身为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待人处事的做人原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2 工作中,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要想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师德高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应该从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氛围营造和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推动师德建设的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引导学生“为人”、“为学”、“为事”,做一名忠诚、热爱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做一名严谨治学、追求科学精神的学术钻研者;做一名关爱学生、受学生尊敬的道德引领者。
2.1 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按照师德师规严格要求自己,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做到爱岗敬业。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品性,打破只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单一标准,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学会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2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自古对教师工作的概括。然而“育人”的内容却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新时期要求教师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人才培育过程中,教师言传身范是基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和思想素质方面,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局限于学生的现在,而要着眼未来,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二是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给现在的学生。教育是塑造人类心灵和灵魂的伟大事业,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教师应该用爱去包容、感染和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身道德力,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只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外化为德性行动。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的成长。
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建立在传统标准之上并不断提高和创新。我们认为师德师风的标准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不是苛刻,教师虽然也有喜怒哀乐,但切忌不能发泄在学生身上。传统的师德师风与现在的师德师风在一定标准上是统一的,但区别在于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绝对服从,而现在则要求师生互敬互爱。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3 立德树人,全民责任
我们国家有着优良的传统,“立德树人”是一个多方参与互动的系统工程。家风、校风固然很重要,但有时抵不过世风日下的影响。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单位、媒体国家在德育教育中的不同作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德育改革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曾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个人品德决定做事的成败,一个道德败坏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需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现如今法治和文明成为当今全球的大趋势,虽然我国制度尚不健全,但是我们不能再忽视对于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良好的个性素质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书育人、注重学生道德教育,旨在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践行大学生素质教育,让“立德树人”工作成为汇聚“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家风家规与立德树人[J].中国德育,2014年10月.
[2]龚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4年11月.
[3]邵光华.发挥教师道德示范作用[J].教育研究,2014年5月.
[4]郑吉春.“立德树人”托起中国梦[J].科学新闻,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