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有效性制约因素及对策
2016-04-22于文龙
于文龙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政教育的制约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弊端;职业院校之中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手段制约思政教育的发展;缺乏家庭沟通,然后分析了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了解学生独特的个性优势;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有效性;因素;对策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能够实现有序竞争了,对于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承载更多的竞争能力,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因此,从当前我国的思政教育现状出发,从思政教育有效性制约因素出发,探讨了如何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的对策。
1 思政教育有效性制约因素
1.1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在职业教育之前,教育大多关注学生的成绩,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于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不能够培养学生追求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之中,需要将这种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进行更新,注重知识,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1.2 职业院校之中重视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使得职业院校之中的工作者注重知识性教育而忽略了素质教育,在进行学生培养之中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比如,表现在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健康并不足够重视,不少职业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以及低效,学生在实际之中仍然不能够很好应用相应的策略提升自我。
1.3 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手段制约思政教育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素质是思政教育的关键,教学手段决定着思政教育提有效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都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的素质确保教学不断途径,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的先进性,使得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由于大部分的教师缺乏相应的学习和培训,从而使得自身的教学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而造成教学内容还是沿用之前的,无法结合时代的发展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式。
1.4 缺乏家庭沟通
家庭教育子在一个人的成长之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行为不正常、学生厌学往往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思政工作不能够与家庭工作很好地结合是当前思政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针对班上的问题少年,思政工作者应该进行家庭采访,从而加强对于学生的了解,进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2 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2.1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理想信念的教育是职业院校之中学生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反映于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不断实践职业教育之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思政工作者应用各种方法不断引导职业院校学生的三观的正常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政治素养。
2.2了解学生独特的个性优势
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便是学生自我内在需求以及实际之中遇到困难的情况,这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根本前提。就当前职业学校工作的具体运行过程来看,职业院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往往是其本身自我提升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需要就思政教师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内化、分析以及重新整合,这些是职业院校学生能够保持接受思政教育的热情主动因素。因此,当前的思政工作者应该主要着重于学生是否能够发展自身的个性,最终不要忽视学生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对于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2.3 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当前,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单纯依靠课堂的教育,更应该不断注重校园文化与思政工作的结合,使得校园文化为思政教育助力。思政工作者应该探索校园文化结合思政工作发挥效用的新的途径,这便是思政工作者可以有效提升思政工作水平的重要方略。职业院校的所谓的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在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之中,能够将学校自身的特性不断进行培养,从而能够形成学校自身的特点的文化氛围。职业学校不断加强自身体育、艺术、学术等方方面面的丰富活动的开展,从而开发校园文化,加强思政工作。思政工作者应该致力于提供有效而活泼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根据文化资源特点设计思政工作,继续开展好结合专业进行的特色活动,大力探索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的新方法。
3 结语
社会不断发展,状况日益复杂。职业院校思政工作在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的情况下,需要迎难而上。思政工作者应该不断审视自身的工作,并且以严谨的态度探索工作方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提升思政工作,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水平,最终适应社会工作对于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
[2]毛越华.权威音视频应用于新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9):137-139.
[3]范芸芸,毕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围脖”——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资讯,2010(21):193-194.
[4]田树学.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60-61.
[5]糜泽敏.对高校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分析逻辑建构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1):129-13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