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史学科中的应用

2016-04-21韩永红

求知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

韩永红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学者将教育叙事引入教育史研究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教育叙事研究从当初的学理层面的引进介绍,演变成教育研究实践层面的运用,成果颇丰。本文以《思想肖像》为例,分析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史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教育史;教育叙事;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07

一、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史研究与当代教育实践的剥离

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指导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历史上的教育事件、教育发展做探究,寻找其现实启示意义,从而为现行教育改革提供指导,具有联结过去教育与现行教育的功能。但目前学科研究中出现了严重的实践剥离现象。

2.教育史研究与社会文化的割裂

教育史学成立之初,就形成了教育史研究的传统,即主要从政治、经济变革中探索教育变革,忽视了文化变革对教育变革的影响,出现社会背景中有关文化方面的空白,进而形成了教育史研究与社会文化的割裂。

3.教育史研究以宏观层面为主导

学者更多从宏观层面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在某种政治、经济背景下,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史。在对其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多运用概括性、抽象性学术语言,以体现其学术价值。宏观层面的教育史研究聚焦于大教育事件、大教育变革及教育大家,对历史上的“大多数人”的教育经历与实践“漠不关心”或只关注国家层面上的教育制度变革而忽视历史上地方对教育政策与变革的探索。使得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空洞”的历史,缺少鲜活性。

面对当前教育史学研究出现的诸多难题,学者们纷纷作出探索与尝试。而将教育叙事研究应用于教育史学科研究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教育史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思想肖像》中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

国内最先倡导教育叙事研究学者之一的丁钢教授,出版了《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许美德所著的《思想肖像》一书,作者通过对王承绪、李秉德、刘弗年等11位学者的深入访谈,接触到他们的生活世界,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他们从童年开始的教育、生活、学术经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教育家们的“思想肖像”,使读者可以透过这些“思想肖像”看到20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1.个人与学校

作者以叙事的手法讲述11位教育家的教育生活,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为我们揭示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而不是哲学思辨上的“空谈”。如关于“进步教育”的看法上,刘弗年认为进步主义教学忽视知识基础,因此更倾向于强调体系的课程方法;而鲁洁则更倾向于进步主义教育。

教育叙事研究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只重视教育思想而忽视教育经历和教育实践、忽视将其与当时的社会生活联系的传统。而《思想肖像》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教育家们的人生“故事”,使读者更容易融入其中,从“切身体验”中发现教育的启示作用。

2.个人与群体

作者通过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方式勾画出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复杂变化和艰难前行经历。11位教育家中,有4位出生于民国初年,于20世纪30年代末接受大学教育;两位出生于1920年和192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期间他们正忙于完成大学学业;还有4位出生于1928~1930年间,解放战争期间他们正在上中学,而等到上大学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最后一位——叶澜,出生于1941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正在上小学和中学。从11位教育家的求学经历就可以看出20世纪前期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作者又通过教育家的教学历程及其所在大学的变革揭示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模式”、1958年“大跃进”摒弃苏联模式、1966年“文化大革命”直至1978年邓小平复出,最终迎来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的历程。由个体组成的群体中共性的显现,揭示了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家们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教育叙事研究增强了教育史研究的解释功能,使其不再局限于学术语言,使历史上的“沉默的大多数”获得话语权,弥补了宏大叙事空泛说理的弊端,使读者更加贴近历史史实,促进了教育史学科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实践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加)许美德.思想肖像:中国著名教育家的故事[M].周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育史研究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计量史学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公司研究
汉代鸿都门学探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