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资源包项目的开发经验

2016-04-21朱明

中国科技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风能科技馆科普

朱明

科普资源包项目充分利用科技馆主题展览特色,抓取展览中有个性、有代表性的内容,以日常寻而易得的器材为载体,形成或为趣味十足又不乏科学性的“小游戏”,或为开发、互动的小活动,或为研究、调查的探索性课题。每个资源包均统一包括5个子项目,按导入话题活动目的活动器材活动步骤活动拓展学习手册背景资料的编排顺序设计。

主题与目标

由于每个资源包侧重点、类型不同,为让读者直观了解科普资源包项目,以下笔者以能源资源包为例进行讲述。

考虑以能源为主题,一是能贴近时代热点,更能让受众对当前能源状况有清晰认识;二是为了让资源包不局限于动手实践层面,配合科技馆能源展区,可设专题参观导览活动,丰富项目活动形式。另外能源技术是前沿科学,未来可能有许多新技术诞生,这将使得资源包在今后有更多延伸和发展空间。

以能源为主题认知难度较大、涵盖范围过广,故在设计开发中,科技馆将资源包受众定位为小学高年级段学生,重点关注的是已被纳入学校科学课程的能源种类,以期让受众通过新颖的互动方式再认识自己已掌握的能源知识。

总体看,能源资源包总体设计目标,希望受众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观了解每种能源的内在属性,并通过互动答题环节,自主地学习能源知识。

具体活动实施

以能源资源包为例,其有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按能源形态、特性或转换和利用分类为风能系列、电能系列、热能系列、太阳能系列及最后的能量之间转换系列。

风能系列,我们设计了“科学挑战赛——拼装风力仿生兽”。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分组计时动手拼装仿生兽,目标是加强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利用风能驱使仿生兽行走,直观感性地了解风能,可大大激发受众对风能开发利用的探索兴趣。电能系列,我们设计了“动手做科学主题活动”,配备必要器材,让受众自己设计一个简易电磁旋转木马,以期让受众初步建立能量转化定律模型。在热能系列,我们设计了“科学研究活动”,让受众在活动中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并得出结论,培养其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

在1个子项目中只设计1个具体活动,人数为20人左右,每5人1组,时间一般为1.5小时,由3个辅导员负责。

以风能系列为例,活动前,先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的方式,轻松引入活动主题。受众通过图片、flash等载体了解我国能源分布尤其是风能资源分布、风能形成及风能资源开发利用。随后分发活动材料,几个小组合力完成拼装,在规定时间内用时最少者获胜。活动结束后,科技馆设计几个探索性问题,参与者可通过微博、微信方式与科技馆互动。

项目优势

首先,科普资源包项目发挥科学教师、科普专家等科普队伍的优势,配合科学课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与学校科学课程融合。设计之初,我们主动进学校了解小学课程大纲,并按大纲要求设计活动,同时在终稿前邀请杭州市上城区教研室专家和学校科学业务骨干为科普资源包“把脉”,确保无重大科学性错误。

其次,学校可利用科普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正因为学校和科技场馆之间的双向互动,让科学教育活动多了一种选择,即邀请学校科学教师来科技馆上科学课,而这种选择也许更能有效地把校外教育资源和校内教育衔接起来。我们构想在以往基础上,结合科普资源包内容,开展一次由科学教师指挥的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

再次,发挥科普资源包新颖的学习方式,可丰富学校劳技课和科学课的内容,为劳技课和科学课提供资源服务。在和教师了解沟通中,很多科学教师反映教研器材过于老套,也曾希望我们能帮助开发一些有趣、新颖的实验器具。故在能源资源包中,我们设计了诸如仿生兽、斯特林发动机、永动饮水小鸟、风力发电机、土豆发电等活动器材,并制作了活动评估单,极大丰富了科学教育形式。

科普资源包项目的组织实施,既可以在场馆内,利用场馆的设施设备、展览展示、专业辅导人员等,有计划地为青少年组织系列主题科学教育活动;也可以在场馆外,根据学校或社区的科学教育需求,整合场馆科普展览和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科学教育资源和活动。

科普资源包成功研发后,我们首先在科技馆实验表演台进行试活动。在每个小长假、寒暑期,我们会安排1~2个资源包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想参与活动观众可通过纸媒、网络提前预报名。随着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资源包项目活动走出科技馆,进入了社区学校和大型购物商城。科技馆与杭州丽江社区、环西社区达成合作协议,每年暑期安排科学活动进社区,为儿童送爱心,送清凉。2012年科技馆受杭州万象城邀请参与科学秀表演活动,场场都是人气火爆。我们还成功地把能源资源包带进了杭州大厦购物城,效果异常地好。

改进措施

经过多次实践,科普资源包项目已逐渐成熟,但仍有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结合专家意见,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需要在以后工作中不断改进。

一是材料开发时要进一步考虑校外科学教育的创新性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目前6大资源包主题内容相对孤立,内容无法作更好地延伸,这也阻碍了活动形式再创新,今后我们考虑对部分资源包主题进行延伸拓展,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二是资源包指导手册中要多增加需要学生观察、比较、测量和实验的部分,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科技馆教育本身说就是一种探索式学习,应该更强调开放式学习方式,多融合些归纳推理思维,避免模式化、套路化教学。

三是在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时重点考虑科学概念和艺术表现力的有机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新颖比内容丰富更能吸引人,我们将借鉴科普剧优点,考虑在部分资源包中融合科普表演,让资源包项目形式和内容有更好结合。

猜你喜欢

风能科技馆科普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神奇的风能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