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画家修养的问题

2016-04-21王明明

老年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气韵气质画家

□王明明



有关画家修养的问题

□王明明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感动人的并非仅仅是外在的画面形式,触动我们心弦的往往是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是一种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力量。这个力量,是画家修养的视觉转换。

修养,道家讲是修身养性。语出唐代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使言行合乎规矩。我们现在所说的修养,是经历学习、消化、吸收、融入后的人的综合素质的外在呈现。前面的过程是修行,以此对内心思想和外在行为改造。而修养,是经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是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画如其人,画即其人。修养即面貌和气质。现在我们的艺术教学,往往忽视修养或素质教育,只着力于技法,似乎掌握了技术就解决了创作过程中的大问题。这其实是极大的误区,是非常狭隘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只是徒有技术而无精神的绘画匠人,而非艺术家。因为,在画史当中没有一位画家单靠绘画技术而能名垂千古。在艺术大范畴里面,技法是相对较小的一个部分。当然,并不是说技法不重要,再深邃的思想最终也是要通过技法表现出来的,只是有一个相对主次的问题。

在中国画传统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品评作品的标准和美学原则—“六法论”,其首要为“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当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是一种“生命”状态。画论中出现类似概念,开始是用以衡量画中人物形象的,后来渐渐扩大到品评人物画之外的作品,乃至提升为对绘画精神层面的评价。这已不是谢赫的原意,而是后代艺术家、理论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认识,对“气韵生动”的具体运用和新的发展。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作品的精神特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传神一词多指作品所传达的内在神采情性,而气韵则更多的指作品所传达的气质,是内在情性的外在化。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毫无疑问,这里所谈的气韵已远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说的是作品的精神气质,根子上讲是画家的精神气质,即修养。董其昌《画旨》谓:“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气质、面貌当然不可学,也学不了,它只属于画家自己。但董其昌只强调了“生而知之”和“天授”,先天是条件,而后天的学习对修养的提升更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大艺术家在艺术的程途中无不是付出过巨大心血的。

“六法”中,除“气韵生动”之外,“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等几法,表面看似乎是谈技术的问题,深而究之则不然。对绘画而言,技术与修养已然密不可分,没有精神的技术,必然是死的,是没有生命力的,用这样的技术“组装”出来的作品,必然是毫无生机可言。我们欣赏歌曲或戏剧,单字正腔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声情并茂才好。画画亦如此。画家应以修养、精神、人格作为技巧的依托,有无这种依托可视为士画和匠画的分水岭。

我们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总希望灵感经常显现,希望出现奇思妙想,希望进入一种良好的状态和境界,这更和画家的修养密不可分。绘画是一种精神产品,是画家思想情感和人格精神的沉淀与结晶,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画家作品艺术水平或艺术价值的高低。作品艺术价值不高,观之必定索然寡味。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却能为观者带来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共鸣甚至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是能超越时代、超越历史而影响后世的。相信,任何有抱负的画家的终极目标是落在这里的。这种高层面的创作,自然是来自画家的灵感和奇思妙想,背后要求有与之对应的修养作为保证。如果画家修养不高,其创作当然不可能启迪他人,更别说能使他们得到升华了。所以,与其期盼创作的灵感和构思,不如进一步学习、吸收,以加强、提升修养,这是在解决根子上的问题。艺术创作需要灵感,但绝对不能总是寄希望于那种虚幻的灵光闪现。偶然的生发,来自于长期的积累。有了修养的支撑,才会出现高层面创作的冲动和激情。

修养还决定着一个人的审美视野和眼光,这对画家来说至关重要。修行的程度决定突破的力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眼光不高,自然无法分辨高低优劣,自然无法吸收对自己最为有用的营养,进步与提升则无从谈起。同时,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画家自我审视的能力。修养高者,必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优长与不足,并知道如何完善加强和改进提升。否则,会非常盲目,有时甚至会滋生一种膨胀、虚狂的心态,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隘的空间里,停滞不前,没法进一步发展。

修养的内涵并非单指学问,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黄宾虹之修养在于博学广取,融会贯通;齐白石之修养在于深悟人生,热爱生命;徐悲鸿之修养在于国际视野,勇于开拓……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得到有益的启迪。

《迎春》 王明明

猜你喜欢

气韵气质画家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酷炫小画家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聪明的画家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小画家联盟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