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发生演变特点与防治对策
2016-04-20刘兴军
刘兴军
摘 要:该文分析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朐县花生田病虫草害的演变规律及原因,并提出了以绿色防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93-02
Succession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Peanut Disease Pest and Weed in Linqu County
Liu Xingjun
(Linq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Linqu 262600,China)
Abstract:We analyzed that the evolutionary changes and the reasons of disease pest and weed of peanut field through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basis of plant protection in Linqu since the 1980s,and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Linqu County;Peanut;Disease pest and weed;Control
近些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品种更迭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发生种类逐渐增多,为害逐步加重,成为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分析花生田病虫草害的发生演变特点,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对于实现临朐县花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的特点
1.1 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为害基本得到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及花生根结线虫危害严重,由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肥水条件的提高,花生生长健壮,改变了地下害虫适生的环境条件,加之连年大面积推广药剂拌种和包衣技术,特别是呋喃丹、涕灭威的应用,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为害基本得到了控制。
1.2 常发病虫害持续危害,危害程度加重 花生蚜虫、叶螨、叶斑病、青枯病是花生常发性病虫害,在临朐地区持续连年危害严重,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常年发生面积在6 500hm2,占花生种植面积的2/3以上,发生频率高,花生产量损失重。30a花生蚜虫中度发生以上年份达26a,中度以上发生频率占86.7%。
1.3 病虫主次发生变化,新发病虫不断出现,病虫种类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前,花生棉铃虫、甜菜夜蛾在花生上发生很轻,1992年开始棉铃虫在花生大面积为害,1993年二斑叶螨也传入临朐县,在花生上危害严重,1997年甜菜夜蛾在花生上大发生。花生茎腐基病20世纪80年代以前未推广花生地膜覆盖以前仅零星发生,随着地膜覆盖的推广,加之连年重茬种植,花生茎腐病呈加重趋势。2012年调查发现,全县花生茎腐病4 300hm2,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花生叶斑病原来以褐斑病、黑斑病为优势种,现在发展为网斑病、轮斑病上升为优势种。据1997年统计,造成花生产量损失的主要病虫害有7种,其中病害3种、虫害4种,进入21世纪,花生病虫害种类增加趋势明显,2012年田间调查,花生病虫害达53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37种。原本花生上的次要病虫茎腐病、网斑病、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逐渐上升为新的主要病虫害,同时疮痂病、白绢病、新黑地珠蚧等新病虫不断出现,给花生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根据近几年的系统调查和普查,发现临朐县目前花生主要病虫优势种有花生网斑病、轮斑病、褐斑病、茎腐病、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等10余种。
1.4 杂草群落演替快,优势种变化大 20世纪80年代,临朐县花生田杂草主要是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占杂草总数的78.2%~89.6%,其次为马齿苋、反齿苋、灰绿黎等阔叶杂草,虽然种类多,但数量不大。2002年调查统计,则发现禾本科杂草与阔叶型杂草混合发生,狗尾草、马唐、牛筋草为主禾本科杂草的占杂草总数的65%左右,而马齿苋、苋菜等阔叶杂草上升较快,占种群数量的30%~35%。2013年调查统计,发现很多花生地中马齿苋、苋菜、灰绿藜、莎草科杂草数量进一步上升,占杂草总量的50%以上。
2 花生主要病虫害草害演变原因分析
2.1 耕作栽培制度改变 20世纪80年代,临朐县花生主要与玉米、地瓜、黄烟、大豆轮作间作,重茬连茬面积较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花生经济效益的提高,黄烟、地瓜、玉米面积逐年减少,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于耕地面积的限制,花生连茬种植。据调查,花生连作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少的重茬2~3a,最多的达20a以上,花生重茬,为蛴螬、金针虫等害虫和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等病源菌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花生地膜覆盖、起垄双行播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花生种植密度逐年加大,氮肥的施用过多,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基本不用,花生植株前期生长过快,中后期植株高大,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较差,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2.2 气候因素变化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尤其是温室效应,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但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明显。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出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春节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1]。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2]。冬季气温高有利于多种病虫越冬,提高了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越冬基数。5~6月份干旱,降水量少,有利于蚜虫的繁殖与为害。7~8月份降水量多,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有利于花生后期病害的流行,如2011年7、8月份雨天多达32d,降水420.4mm,花生叶斑病发生重;2014年同期雨天18d,降水173.3mm,花生叶斑病发生相对较轻。
2.3 防治措施不当
2.3.1 重治轻防,综合防治意识差 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忽视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的运用,使得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天敌等自然控害作用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发生。另外,对于部分病害缺少了解,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花生茎腐病和叶斑病是近年来影响花生产量中的重要因素,这些病害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极易大发生,造成花生提早落叶光秆枯死,影响光合反应,进而影响花生的成熟度和产量。调查发现,大部分花生种植户对上述2种花生病害缺少识别能力,缺乏防控技术措施,甚至个别种植户还认为花生病害只有后期才发生,没必要防治。
2.3.2 除草剂应用不合理 长期使用单一类型的除草剂是花生田草相变化的根本原因。临朐县花生田除草剂多年来连续使用乙草胺等除草剂,由于这一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高而对多种阔叶杂草防效较低,连年使用使绝大多数禾本科杂草得到有效控制,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但同时阔叶杂草和莎草由于缺少禾本科杂草的竞争,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发生数量不断上升,成为花生田杂草的优势种群。乙草胺多年连续芽前使用,使用量逐步加大,加之苗期容易受低温影响,药害严重,主要表现出苗率降低,胚轴弯曲,生根少,叶片不舒展,植株生长缓慢,抗病性减弱等症状,造成大幅度减产。
3 综合防治对策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倡导绿色植保理念,以花生田生态平衡为主攻方向,从维持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出发,以提高花生抗逆力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自然因素作用,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构建协调共存的有害生物治理体系,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范围,实现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1 农业防治 选用潍花9号、鲁花11、鲁花14、花育31号、花育36号等丰产品种;合理布局花生种植区域,与小麦、甘薯、玉米、黄烟插花种植。推广丰产健身栽培,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哈次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肥,增施钙肥、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加强田间管理,促使花生生长健壮。
3.2 物理防治 结合农田改造进行秋冬季深翻,利用冬季低温,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减轻发生。田间设置杀虫板诱杀蚜虫,推广棉铃虫、金龟甲性诱剂在花生田应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花生田天敌,积极推广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春雷霉素、农抗120、灭幼脲、农用链霉素等生物制剂防治。
3.4 化学防治 按照花生不同生育期,分阶段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播种期选用农药做好种子包衣和拌种,可选用2.5%咯菌腈FS300~450mL/hm2与70%噻虫嗪FS300~450mL/hm2混用种子包衣,预防花生茎腐病、病毒病及苗期蚜虫等,对蛴螬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种种衣剂包衣同时促进种子萌发,促进花生生根,达到苗齐苗壮,提高了抗逆力。播后使用96%精异丙甲草胺EC1.2~1.5L/hm2喷雾芽前除草。苗期到开花下针期以防治花生蚜虫、叶螨、茎腐病为主,可选用5%吡虫啉EC、3%啶虫脒EC等喷雾防治。荚果期是多种病虫害混发期,主要有棉铃虫、甜菜夜蛾、网斑病、灰斑病等,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与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或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混用,达到一次施药病虫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日鲜.潍坊市近56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267-272.
[2]张娜,崔日鲜.潍坊市近56年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272-277.
[3]张广民.山东省花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药,1997,36(4):6-8.
[4]周长勇,汪立新,周平.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67-68.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