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艺术的发展及当下价值
2016-04-20于良文
于良文
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自身特点和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今高速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前提下,如何保持固有的带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向前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是我们当前要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课题。
一、传统美术在当下的传承与走向
诚然,我们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更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今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留传统技艺特色。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寻根问源,而不是拿来即用,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主次之分。首先,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形成的同时,要学习民俗技艺技法的传统精髓,传统技艺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理解了其文化脉搏,掌握了真正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间技艺才能使其发挥作用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至于说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走向的讨论议题,我们现今艺术类大学在传统技艺技能的艺术教育时,尤其当下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世纪现代化高速发展,艺术文化表现日新月异的大的文化背景下,有些片面的方式往往不是从自身的文化背景根源出发去发展与研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技能,而是把其他不同于自身文化背景的艺术表现手段来替代或当成自身文化传统向前发展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把不同于自身传统的文化强加于自身传统之上去谋求发展与改变。这样做法带来的结果就会使文化传承和技艺传承的原点出现偏颇,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传统的走向也就会出现一定的体貌不一失去原有的味道,甚至在今后的自身发展的主流艺术表现中出现失去自身传统技艺的危险。所以在综上所述的因素下重新审视传统艺术的发展及当下价值极为重要。
二、传统艺术在当下的发展与反思
当代艺术只能是传统发展下延伸繁衍出来的现代表现,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来反映表现当代的意识形态,所以说传统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的。正如现代建筑的代表包豪斯创始者,首任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其所著《全面建筑观》一书中所言“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①。纵观世界其他各民族的艺术传承与发展,都有它以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走向未来离不开过去的影响,但却又不能自始至终一成不变,要走向自己对应发展的未来,要发挥发展自己的优势,就不能割断传统的延续,否则就存在无根源性和盲目性,否则自以为利用现代手法来表现的事物现象,却实际上可能是失去了传统技艺的精髓。纵观古今,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艺术表现形式历来都是多姿多彩的,每个民族的传统艺术表现都有其他异域文化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因此,在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技能教学中要体现民族艺术传统技艺在当下的发展与价值,就必须既在重视传统技艺的根源和原始风貌的同时,重视表现民族传统技艺自身延伸的各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后者为根据,前者为表象,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传统技艺与当今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的思路。重视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的同时,传统技能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变化也应该适应,不应用现代的思维或其他的技巧盲目替代。不能停留于简单技艺模仿的空洞的认知阶段,否则一旦接触实际创作应用,就面临着僵化的对待民族传统技艺的问题。所以在研究中首先要从着重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根源入手,要从根本的传统技能出发,与民族自身传统理念相结合。因此,要肯定民族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价值,我们要在坚持传统技艺的同时来适应现代技术的融入,在艺术实践中去坚持不懈的学习与改进。只有这样,传统艺术技能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才能承前启后,以其独具特色的形态走向当代,体现出自身价值。
三、传统技能在当下的作用及影响
新世纪以来,人们在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在思考与探讨传统技艺在当前社会的作用与应用。不过,在这方面有人强调近代的传统,有人强调古代的传统,有人着眼于传统观念,有人着眼于文化根源,可谓各有所研。一个世纪以来,对传统的种种看法都与走向现代的思维关联在一起。在一些人思维中,要形成像西方一样的现代艺术体系,就必须与传统决裂,走向艺术现代表现只能以摆脱传统的束缚为前提。于是在艺术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片面的对西式的教育体制的仿效,对传统技艺以外的诸多艺术技巧的推进方式。
回顾历史,我们更可以看到,在接受和引进异国不同文化和技艺的同时,也看到了积极融合创新与发展新的一面,有许多积极引进学习其他异国技艺和先进工艺的前人,他们有些并没有一味的抛弃自身传统技艺,而是自觉的取舍,并使之成为其艺术新作的源泉,使传统技能得到革新和发展,从而使人们加深了对传统技能的理解与认知,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传统技艺的传承理念教育,来培养学生从学习传统文化到接受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提高民族自信心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传承具有民族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与技艺,为的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丰富发展传统自身的延续,这从某种意义上说契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发展价值。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艺术院校的民间艺术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12542109
注释:
①转引钱安明;《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影响浅谈》,设计在线(www.dolcn.net),发布时间:2002年5月8日。
参考文献:
[1]中西美术批评比较. 河北美术出版社,
李一著,2000年6月.
[2]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 人民
出版社,宋生贵著,2007年8月.
[3]艺术创作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陈望
衡著,2007年4月.(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