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游篇

2016-04-20刘德福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承天寺虎丘儋州

刘德福

游虎丘小记①

【明】李流芳②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③。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④。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⑥。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⑦!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李流芳(1575-1629):明朝嘉定人,万历年间举人。值宦官乱政,遂绝意仕进。写作风格,清新自然。③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④钓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杪(miǎo):树梢。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⑥趺(fū)坐:两脚盘腿打坐。⑦过:造访。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书上元夜游

【宋】苏轼

已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④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⑤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地名,现在属于海南。③民:指汉族人。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④过:苏轼的小儿子。⑤韩退之:唐朝文学家韩愈。

【赏析】

明代人李流芳在《游虎丘小记》里写道,“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李流芳觉得孤单一人对月独享是“见虎丘本色耳”,而几百年前的苏轼,却不想独享月色,于是,有了《记承天寺夜游》中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也有《书上元夜游》中和老书生数人的一同赏月。

其实,不管是一个人静悟月色,还是和知己佳朋共赏月色,首先要让月色走进作者的心灵。

《游虎丘小记》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其悠闲的心境,而这种悠闲的心境是要在“静”的环境氛围中才能获得的。一次是在秋天,对月色美、游人少、以红粉笙歌点缀的虎丘感到“亦复不恶”;对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的虎丘感到“独往会心”。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欲与清景俱往”。夜半,归根到底是一个“静”字,唯静方能显示虎丘本色。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张怀民则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这就无怪乎苏轼要视他为知己了。文章开篇写月,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两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闲人”一词切合当时的情境,苏轼其时遭排挤打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张怀民也正谪居黄州,岂不是两个闲人?但作者是怀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愤之情也不难想见。此外,在一幅幽美的静物画中,平添两个人物的剪影,多么有意境,这样的结尾,称得上“如撞金钟”了。

《书上元夜游》这篇小品,前半记述与海南文士月夜出游的一个生活片段。在那明月皎洁的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美好之夜,应几位老书生之邀,东坡欣然出游。城西的风光,僧舍的景物,小巷的民情,纷纷攘攘的生意人,都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使他流连忘返,回到家中,天已三更,儿子也已掩门熟睡。

东坡借这一生活片段,不用细节刻画,自然透露出了儋州小城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祥和风俗,并抒发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反映了自己与海南人民的亲切交谊。苏轼的自笑和笑人,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他随缘自适的思想,这是他身处无可奈何的逆境中所产生的自慰自解的特殊心态。他认为,一切得失都是相对的,只要抓住当前,与环境协调,就会悠然自得;心怀奢望,不切实际地强求,反会心力交瘁,自寻困扰。

只是一低眉,月光片片,缤纷落于脚尖。

只是一仰首,那个人,那些往事,便清澈浮现眼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曾经在月色下想起故乡,也曾经在月夜里把明月当成朋友,举杯相邀。这轮明月,是李白孤独苦闷所邀之月,是杜甫苍凉无托旅夜抒怀之月,是张若虚幽怨相思春夜江心所对之月,是苏东坡中秋孤高独立所咏之月,当然更是苏东坡被贬黄州和儋州时和朋友共赏抒怀之月。文章中记录的,与其说是月的影子,不如说是心的影子,是经过心灵过滤的月色。凉风起自天末,摇动着早春的微寒,牵动着生命驿路上下求索的万千情怀。

记得一个秋天,参加一个笔会,恰好是一个月光满满的夜晚,跟邻座的友人闲聊,聊写作时的状态。我说,写东西时,是一个微微低温的状态,像一片月光笼进了迷离的心中,微凉且苍茫。

从古至今,美好的月色,见证过多少花前月下靓男倩女的山盟海誓,目睹过多少爱恨情仇的纠葛,体味过多少生离死别的结局。在月色朦胧中,演绎过多少喜怒哀乐的剧目,聆听过多少花好月圆的礼赞。月的经历,悲喜参半,绵延千秋,你不认为正是这清冷的月,在冷静地如实书写着人生吗?

月是一种象征,月是一种寄托。月是一种朦胧缠绵,月又是一副明亮的心境。

【思考与练习】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解衣欲睡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皆若空游无所依

C.时闻风铎

隔篁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非相度不得其情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卷石底以出

B.以其境过清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吾欲辱之,何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D。“两度”的“度”是量词,表示次数。“相度”的“度(duó)”是动词,测量。

2.D。A为连词,相当于“而”;B为介词,因为;C为介词,凭,凭借;D为介词,用。

3.(1)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4.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5.夜色的共同特点,一是月色美好,二是幽静。

猜你喜欢

承天寺虎丘儋州
疫情之下,这里有虎丘温度和速度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人与寺
夜游承天寺记
承天寺文化价值与保护初探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江苏苏州虎丘塔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虎丘赶采“谷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