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功能小议

2016-04-20张楠

2016年7期
关键词:馆舍馆内馆藏

张楠

摘 要:本文根据国外智慧图书馆试验模型,结合目前我国已有或已经成熟的相关技术,试图构建我国的智慧图书馆框架,简单构建分析其可能并应该具有的功能。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图书馆功能

提及“智慧图书馆”,也许很多人会感觉陌生,或者会感觉像是和电影《人工智能》一样,属于高科技的科幻梦。然而,随着我们对科技的不断追求和研究,《人工智能》已经没有那么的遥不可及,甚至于拥有“人工智能”的“智慧图书馆”原型已经诞生了。所谓“智慧图书馆”,是指能够智能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精准、贴切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图书馆网络。简单来说,就如同我们不管在哪里都随身携带了一个“懂你”的图书馆管家一样,可以提供一切全方位、周到的,满足我们所有“知识”需求的服务。那么这样的“智慧图书馆”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呢?

一、馆舍“智慧”化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就像一个装满了书和桌椅板凳的大房子,四周的墙上挂着大大的“静”字。但是如果在这样的图书馆里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想要坐下阅读时,我们也许会遇见这样的问题:阅读区在哪里?有没有位置?阅读后书要怎么放回原位?等等。但在智慧图书馆中这些都不是问题。在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实现了移动座椅功能,只要在需要的时候开启这项功能,移动座椅将会自动判定我们的位置,并自动过来为我们服务。在阅读完毕的时候只需要释放它,它就会自动回到原位等待着下一位读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别着急,这只是智慧图书馆馆舍功能的很小一个方面。在基于物联网技术构架的智慧图书馆舍中,将整合目前图书馆的照明、温湿度、公共卫生、消防、安保等系统,可以实现即时检测并处理一些环境卫生问题,就好像现在常用的扫地机器人,自动感知卫生情况并自行前往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监测馆舍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图书馆的安全状态。

在“智慧”的馆舍中,智能的照明系统自然不可或缺。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在馆舍内布置大量的光敏传感器,这就好比汽车的智能车灯感应一样,实时采集各阅览区的光亮度信息,根据光线的强弱,来自动打开、关闭窗帘,同时调节灯光的亮度以及亮灯的数量来调试出最适合人眼阅读的光亮度,在节省电力实现环保的同时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当然智能温湿度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馆舍内安装有大量的联网温度控制传感器,能对各阅览区不同点位不同楼层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监控,而控制系统则会根据馆内温度以及人体适宜的温度对空调进行自动调节,给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同时,因为拥有馆藏与读者,因此公共卫生与智能消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馆舍内布置了烟雾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智能消防系统能够对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监控到任何火苗就能第一时间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与常见的消防系统相似,这套系统也能够控制一些消防设备,烟雾或其他指标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喷水器和灭火器等,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实现点对点灭火,将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说完了具体的馆“舍”,内部设施当然更是必备品了。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馆都拥有的自动借还系统,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使用。以前需要人工办理的借还、办证、查询等等都可以使用“高科技”来完成,自助终端不仅减少人工操作会出现的误差,更加提高了速度,增加了效率。

接下来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网络问题了,在这样一个出门人人找无线的时代,想要称得上“智慧”无疑是离不开无线高速网络了。智慧馆舍中拥有覆盖全馆的高速网络,甚至可以实现对馆内全方位无死角的高速网络覆盖,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进入了馆舍,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能连入馆内网络,查阅使用所有需要的信息。同时馆内网络也具备防火墙、入侵监测等等,像一张无形的网阻挡一切危险的入侵,保证网络的使用安全。

同样的,既然网络上有我们需要的信息可供查询,那么必然就需要有存储这些信息的地方,那就是海量的数据存储中心。或者用现下流行的词来说就是“大数据”。与此同时,各项处理配套的设备也不能少,比如计算海量数据的超强计算机,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器等等。

二、资源“智慧”化

(说完了内外部的硬件设施,再来看看图书馆的内容核心——资源,又会发生哪些不可思议的改变。)就目前现行的状况而言,图书馆资源主要分为纸质与非纸质两种。首先,我们来谈谈馆藏的纸质印刷型资源。或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书”的形式。可以想象一下,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人,拥有一个书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是RFID电子标签,和人的身份证一样,这些“书”的身份证也记录着“书”的一些信息,也就是这些“书”的编目信息,例如书名或刊名、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等等,甚至是它应该存放的书架位置信息。当我们在电脑终端检索查找书目需要借阅时,电脑终端会向这个“身份证”发射信号,“身份证”接受到信号后会打开自己所在的书架,并显示图书所在位置等待借阅者的借阅,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不仅如此,我们需要借阅时也会办理一张读者卡,这张卡片的系统与那些书的“身份证”是相互连通的,从而实现借阅查询,自助借还等等的功能。

而还有一部分的非纸质化资源,或者可以简单理解成电子资源,甚至一些纸质化资源也有其相应的非纸质化资源,方便读者24小时不间断的查阅和使用,使我们不再受限于图书馆的开馆与闭馆。这些资源将存储在“云”端,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图书馆的合法用户都能够不受限制的访问,从而真正实现图书馆馆藏信息的无界化。

智慧图书馆将由“云”提供全部的业务工作支持系统和馆藏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类似现在常用的百度云,只不过我们常用的“云”是需要自己先存储后才可以使用的,而智慧图书馆的“云”则是已经事先存储过大量信息的“云”。之后,我们便能够方便使用移动终端、pad等移动设备便捷的访问这个“云”中的信息资源,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知识对话。

三、服务“智慧”化

(拥有的“智慧”的馆舍,“智慧”的资源,自然“智慧图书馆”也需要提供“智慧”化的服务)由于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形式与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馆内馆藏资源,因此,自然的,服务也不再局限于馆内服务,也就是说我们将不再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就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料。

我们不同读者卡上记录了关于每个人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公开的,同时,系统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对每一个读者卡建立一个独立的个人图书馆称之为“我的图书馆”,它智慧的分析我们的喜好并记录下来,当然这些记录不会一成不变,它会根据我们后续的借阅信息不断做出修正。当馆藏有所更新时,或者它发现有其他相关的我们并未了解的优秀资源时,会自动推送给我们,让我们的知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从而形成更加“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

而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过去的被动、等待读者上门,变成了现在的主动、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也将过去“人找书”变成了现在的“书找人”,这一看似不大的变化,其实,大大节省了我们从海量信息中查找自己所需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除了以上介绍的与传统图书馆有关的借还、查找有关的业务外,还能够完成图书文献的自动定位、自动整理、自动盘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平台,使之能够提供信息导航、电子图书阅读、读者分析评价等服务,同时能把各个孤立的服务通过物联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事务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机能的有机整体。就像一个超级机器人一样,能够将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

(介绍到这里是否心动的想去尝试一下?别心急,智慧图书馆所需的技术已经成熟,刚刚介绍到的功能也都已实现,国外已经出现了智慧图书馆的原型,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也会以更加成功的姿态在我国问世,让世人体验到这些曾经认为“匪夷所思”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

[2] 乌恩.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5(5)

猜你喜欢

馆舍馆内馆藏
印象·福州新馆
馆藏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炎热夏季观赏羊驼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
5月13日起去浙江图书馆不用再线上预约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江西省图书馆新馆2019年开放藏书千万册
一起跳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逛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