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
2016-04-20余成含
余成含
摘 要:本文通过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简要剖析,并结合分析经济史中其他经济学家对该定理所持观点的阐述论证,进行了相关扩展性思考,以期对未来关于财政收入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公债
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卫·李嘉图受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的影响,怀着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主要从事货币、价格及税收等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李嘉图的理论体系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论,揭示了工资与利润、利润与地租的关系,论述了货币流通的规律,创立了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但由于其将资本主义视为永恒,且方法论中存在形而上学的缺陷,故最终导致该理论体系解体。但客观而言,李嘉图的理论对当时和后来的经济思想均有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关注其税收理论中的等价原理,并进行一些扩展性思考,希望能对自身将来的财政学研究过程有所助益。
一、等价定理的内涵剖析
李嘉图在1817年完成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阐述了等价定理,即表面来看,税收和债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筹资方式,但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无论用税收筹资或是债券筹资,逻辑相同、效果等价。因为政府的所有债券发行均表现为将来的偿还义务,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就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将来税收更高,就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导致人们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情况相同。
等价定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债券并非国民的净财富,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形式尽管不同,但对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偿还期来临时,公众收回的债券本息将以当期税收形式又返回政府,从而仅是形式上的货币资金转移,并不产生财富总量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用举债替换税收,并不影响即期和未来的消费,等价定理成立。然而,看清真相的公众为何还会购买政府债券呢?本人认为,仅当政府持有资金的总体运用效率明显高于企业或个人资金的运用效率时,公众手中的资金在转移至政府得到合理、高效运用后,才能给国民经济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通过使国民共享的社会福利总额得以超常规增加,或者通过债券浮动利率制使购买者享有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利息返还,从而形成福利或利息与后期税收间的差额,以满足公众投资者财富合理增长的需求。但上述模式的实现并非易事,且李嘉图的等价定理还有一些经济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在封闭经济和政府从事非生产性活动的条件下,若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同时发行公债对利率并不产生“挤出效应”,且不存在代际偿还等限制,那么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不会改变,不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
二、经济学界对等价定理的探究简析
纵观税收与举债相关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该问题引起了不少经济学家的兴趣。帕廷金于1965年在其著作《货币、利息和价格》中指出,公开发行的政府债券,假设有比重为K的部分被视为财富,根据李嘉图等价定理,即如果人们意识到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会通过将来的税收偿还,政府债券就不会被视为总财富的一部分,于是举债同税收效果等同,不会引起公众消费水平的变化,即K=0;如果人们并不将手中的政府债券同未来的税收负担联系起来,政府债券就会被全部或部分地看作总财富的一部分,则K介于0到1之间。其结果是,公众会因总财富的增加而增加当前和未来的消费,且将以K倍的速度增加消费数量。1974年,罗伯特·巴罗在《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中,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等价定理思想进行了重新阐述。巴罗提出,仍需在定理的某些特定假设下,如果公众预期是理性的(即公众明白债券变现最终依靠增税完成),那么政府采用的融资方式不会影响经济中产出、消费、投资及利率水平;且消费者具有“利他”的遗产动机,不会出现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巴罗进一步指出,该等价定理实际是为证明财政政策的无效性,从而对定理进行了维护与发展。
此外,在经济学家的争论中,也不乏许多反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声音。托宾在《财产积累与经济活动》中,指出李嘉图等价定理条件过于严苛,条件改变将导致定理失效,其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失效原因,具体为:1.需要求各代消费者具有利他动机,代际财产传承需为正值;2.定理中每位消费者减少税负数额相同及每人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的假设不合实际;3.税负承担者与公债持有者的范围不一致。曼昆从消费者的短视、代际财富分配、借债约束三个角度推翻了等价定理的假设,且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表明人们普遍具有利己主义经济行为,证明举债与税收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目前,对“李嘉图等价定理”有效性的讨论仍在继续。
更进一步,这一问题之所以会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是因为经济研究者们对消费者在购买公债与纳税时是否会出现不同的经济行为感兴趣。如果符合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情况,即消费者对纳税和发行公债采取一视同仁的行为,政府对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就不存在其余担忧了。反之,如果消费者对征税和发行公债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政府就必须慎重选择各项财政收入的形式。因而,政府用公债替代税收而引起社会总需求膨胀时,政府就应该采取宏观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从制定政策的角度看,重要的并不在于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否真的成立,而在于对举债与征税真实影响的分析。
可见,在同等财政收入规模下,政府如果采取不同的财政收入形式,公众则会作出不同的经济行为反应。政府若希望通过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消费者可能出现的常规经济行为,才能对公债发行的数量、利率、期限、偿还来源等重要信息进行考量及合理设定,从而运用不同的财政收入形式来引导经济发展大局。
三、等价定理的现实意义研究
笔者认为,一国政府是否依赖公债发行筹资,公众是否在政府不同财政政策选择下对消费采取不同行动,将对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尽管李嘉图等价定理的理论假设比较严苛,与现实经济运行存在差距,且缺乏实证研究支持,但它从国债与税收之间的替代关系出发,将当期的政府债务与未来的税收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府举债的实质,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首先,随着公众经济知识和交易经验的逐步增长,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对后世的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会渐渐发现政府债券原来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公债幻觉”,即以为自身通过持有公债而增加了财富的想法从某种程度而言只是假象,在未来会由本人或代际进行偿还。其次,公众虽不会认为税收与政府债券的筹资效果完全等同,因为该定理本身存在诸多理想化的条件限制,但两者在功能作用上确有诸多相似之处。政府债券的到期偿还最终来源于经济的增长,由此才能够带来政府收入的增加,而政府约有90%的收入来源于税收、10%的收入来源于国债,故前期国债的偿还更有可能来自当期的税收或新的国债,而前期国债的承付利息相比于经济的增长速率、就业人口的稳步增长和价格总水平的增加变动率,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当公众意识到这些影响后,同时由于公债的期限过长等因素的辅助作用,或许政府债券的市场将大幅萎缩,债券筹资效果与强制税收筹资效果也将迥然不同。另外,从消费心理角度,公众是否将公债视为财富,而政府本身的国债依存度高低,也将对其投资选择和投资水平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光明日报出版社[M],2009
[2] 李中义,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有效性分析及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