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工匠精神
2016-04-20王志红周宇华
王志红++周宇华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另一层含义—在产品里注入创新和活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在2012 年伦敦奥运会前夕,英国首相卡梅伦访问美国,送给总统奥巴马一张乒乓球桌。尽管英国首相府专门声明,这张球桌是“真正的英国产品”,设计和品牌都是英国的,但它的零售商却有点尴尬地表示,球桌的生产是在中国。就在这一次奥运会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几乎无处不在,就连开幕式上燃放的烟火都是中国产品。
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巨大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慢慢消失,廉价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显现,品牌和创新的相对滞后,更造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急功近利的中国制造
不可否认,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人过度追求速度,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
一方面,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制造充斥着急功近利,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不少行业甚至已经沦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东南亚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发力,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中国本土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在华外资企业转移产能;中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华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然而,就在中国本土制造四处寻找出路之时,民众对于国外商品的热衷却呈愈演愈烈之势。以日本为例,2015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数达1 973.74万人,在日消费总额超过1 95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中国游客约500万人,总消费额约合人民币792亿元。也就是说,去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只占总数的1/4,然而却贡献了41%的消费总额。
当中国制造被贴上了低端标签,当民众用钱包投票,中国制造如果仍然原地不动,那我们损失的将不止是今日的购买力,而是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工匠精神去哪儿了?
日前,根据某机构发布的《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书称,日本拥有3 146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同仁堂以及王老吉,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不仅如此,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40年的寿命相比,相距甚远。
为什么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报告最后指出,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都具备工匠精神。
可是,“工匠精神”是舶来品吗?中国缺乏“工匠精神”吗?
千古流传的鲁班故事,神乎其技的庖丁解牛,精妙绝伦的青铜编钟……都说明了中国人骨子里素有对精湛技艺的孜孜追求。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对工艺精细程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
中国历来不缺乏“工匠精神”,当时代变迁,诱惑丛生,我们需要的是对自我的反思:“工匠精神”去哪儿了?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日本制造差距的背后,有资金投入、技术积累等客观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制造业在规模生产的追逐中,在利润至上的驱逐下,传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割裂了,没有传承沿用至当今的工业制造中。换言之,当别人在精益求精,我们在粗制滥造;当别人在创意求新,我们在山寨抄袭。我们认为看上去都差不多,马马虎虎都能用,实际上却是无数个0.9相乘,结果只会离1越来越远。
中国“智造”的出路
工匠精神,其内涵在于精益求精。唯有经过这种沉淀与积累,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摆脱目前的低端形象,以崭新的身姿在国际制造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两会期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北京组了一个饭局,用国产电饭煲和日本电饭煲煮饭,然后分别请人品尝,进行盲测。结果,据称用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完胜。虽然这是一场营销秀,但这场饭局背后,却是对国人出境购物热的反思。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让她感到了压力,“消费者到日本买电饭煲的事刺痛了我,我觉得中国没理由连电饭煲都做不好。”
电饭煲和马桶盖并不是复杂的技术,为什么消费者愿意到国外去买?就是因为过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信誉产生了怀疑,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使行业形象受损。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塑造自身的高端竞争力,“工匠精神”的塑造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匠精神”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对企业而言,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都应该追求完美,才能够升级换代,才会有前途。这其中,有三点特别重要:
一是克服利益之痛。做百年基业就要从长计议,放弃短期利益获取稳定、持续的长期利益。这对于老板的确是一道必须突破的关口。
二是克服习惯之痛。摈弃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回到研究工厂的事情上,对许多游走于市场、客户之间的老板来说,不仅是个理念问题,更是个习惯问题。老板要静下心来,带领企业的人研究生产、管理、创新。要从潇洒优雅的高尔夫球场回归到枯燥、单调的工厂生活。
三是准备迎接变革之痛。变革创新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眼前业绩。只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才能达成目标,完成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描绘出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蓝图,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必然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树立先发制人的优势,谁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最极致的产品体验,谁就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国货”。相信在未来几年,我们一定会看到能代表全新“中国智造”的国货,重铸中国制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