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 开拓进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6-04-20高峰
高峰
今天,我们召开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及时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教育工作情况,谋划“十三五”时期工作思路和目标,安排2016年工作重点和任务。下面,我着重强调3方面意见。
一、“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的5年。5年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初步建立起较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全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普及水平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变。过去的五年,是全省教育普及水平大提升的5年。截至2015年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2.1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3.82%,较2010年分别提高13.66个百分点和26.39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30%,较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10%,较2010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普职比由1∶1.06调整为1∶0.7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20%,较2010年提高10.18个百分点。
(二)办学条件实现由差到优的转变。过去的5年,是全省教育办学条件大改善的5年。教育经费投入从2011年的658.5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20亿元(预计数)。实施学前教育第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实施“全面改薄”、中小学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改造工程,扎实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验学校建设。大力推进13个区域性职教园区建设,组建了一批职教集团,创建了一批国家中职示范校和省级特色骨干高职院校。高校化债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区域高水平大学、国门大学和重点学科加快建设。
(三)改革步伐实现由表到里的转变。过去的5年,是全省教育改革步伐大推进的5年。《云南省民办教育条例》《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云南省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云南省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等一批涉及教育的重大政策、重大法规先后颁布出台。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六个统筹”经验在全国推广。滇西人力资源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滇西教育改革先行区、教育开放试验区和教育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小升初”招生制度、初中教育评价制度、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等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四)服务能力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过去的5年,是全省教育服务能力大提升的5年。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方面。学前教育的逐步普及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有效治理,“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有效缓解,切实减轻了普通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显著提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出了贡献;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升和科技创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形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二是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全省教育国际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面,各类来滇外国学生人数达到2.14万,聘请外籍专家教师843名,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相继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家设立“云南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处”,主动服务云南教育“走出去”战略,广泛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教育高层互访、捐赠教学仪器设备、教师培训等活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结果,是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
二、努力开创“十三五”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为我们认识教育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我们指明了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全国教育工作会前夕,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和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教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了教育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期,李纪恒书记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曾谈到“生意好做,伙计难求”的重要观点,深刻反映了制约云南跨越发展的人才突出问题,也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工作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期盼。去年6月17日,陈豪省长在省教育厅调研时,提出了从“六个着眼于”(云南发展的新定位、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未来发展)抓好教育事业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云南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教育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云南发展新定位、聚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并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要促公平。促进公平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要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实施好学前教育第二、三期行动计划,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人口较多农村幼儿园建设,全面落实各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继续实施“全面改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项目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二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按照新制定的进度规划,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脱贫摘帽考核的重要指标,做到与脱贫摘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对提前或按期完成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的给予奖励,对逾期不能完成的将扣减相关资金并进行严肃问责。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启动城镇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积极探索实施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捆绑、学校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三是提升边境、民族、贫困、山区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教育扶贫开发和对口支援力度,实施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完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推动经费、师资、信息等要素向边境、民族、贫困、山区地区转移,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四是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登记、结对帮扶、监护联系联络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免、补、助、奖”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五是改善教育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推动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编制、生均经费不足等问题,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迪庆、怒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积极落实对建卡立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政策。着力破解中职招生难题,促进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有机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要提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今后5年,要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线来抓,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和教育质量监管。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优秀德育教师工作室和研修基地,健全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制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国培”“省培”和州县两级培训、学校自主培训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各有侧重的培训体系。开展高校辅导员培训培养工作,实现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全覆盖。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统一城乡教师编制,促进城乡教师流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山区教师津贴制度,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大对“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投入,抓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试点工作,加快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探索建设“智慧校园”,不断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要推改革。改革是解决教育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积极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优化。以维护社会公平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进一步完善教育供给结构,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增强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适应性,提高云南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扩大州(市)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督促地方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创设有利于教育多元发展的评价环境,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优化分级管理体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办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支持灵活的出资和管理方式,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三是着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实施“留学南亚东南亚计划”,加快推进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职业资格互认、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工作,吸引国外学生到我省院校接受培训和攻读学位。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能力,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省部级一流学科和专业,推动高校加快产学研深度结合,强化大学科技园区的孵化功能,实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结合科技攻关计划。
(四)要强保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从2014年各州市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实现逐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实现逐年增长)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因财政收支困难,导致教育投入增长明显放缓,教育工程项目配套资金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各州市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严格落实政府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持续加大加教育投入,完善各类教育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扎实抓好2016年教育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实现“开门红”,意义十分重大。
(一)要实施好规划编制这个首要。全省各地各校的“十三五”规划,是今后五年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各地各校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为统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跨越式发展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领域深层次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超前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政策措施,倒排时间表,细化责任分工,抓紧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要服务好扶贫攻坚这个大局。“十三五”时期,扶贫攻坚是全省各级、各部门面临的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教育系统既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也将是扶贫攻坚的巨大受益者。因此,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完善教育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教育扶贫行动计划,让贫困地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光荣的职业是教师,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共识;对贫困家庭的高中学生,要全部免除学杂费,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实行城市优质学校同贫困地区学校结对等帮扶政策;要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加强对毕业两年内未继续升学“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两后生”: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技能,实现就业、改变人生。特别是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智力、信息等优势,认真开展驻村帮扶、教育培训、规划指导、产业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帮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贫困地区如期摘帽。
(三)要解决好D级危房这个隐患。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实施以来,有效优化了全省中小学校的布局,有力改善了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D级危房排而不除、排而不绝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三令五申,严厉要求全部封停排除存量D级危房校舍。各地各校要以对省委省政府负责、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坚决兑现落实承诺,在2016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全面拆除D级危房,全面清库,确保校园安全。同时,要执行好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长效机制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所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到2016年底完工,全面投入使用。
(四)要维护好平安校园这个基础。平安办教育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各地各校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切实担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强化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要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大校园安全软硬件投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学生保险保障新机制。要认真做好重要节假日、敏感节点的安全稳定工作,主动做好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好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和课堂、论坛等重要阵地的管理,严防死守有害舆论传播,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境外敌对势的宗教渗透活动。
(五)要守护好廉洁自律这个底线。优良的作风是抓落实、干成事的根本保证。全省教育系统和广大干部、教师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切实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工作全过程,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行风。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狠抓教育领域的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务管理、招生考试、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校办企业、科研经费、后勤服务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底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一抓到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现在距2020年只有5年的时间了,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已进入冲刺阶段,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聚焦问题、聚力攻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