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历史视角探究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016-04-20崔莉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影视剧思政政治

崔莉

思想政治教育是各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当下,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备受关注,思政教育问题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从历史角度探究影视剧在思政教育中作用的研究却少之又少。项福库、易彪所编著的《近代中国历史影视剧作品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正是从这一视角对影视剧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探析,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较强的实践意义。

《近现代中国历史影视剧作品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中国历史角度出发,以影视剧作品为载体,着重探析影视剧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政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基本道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来看,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彰显了鲜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书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影视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其实践价值则表现为两点:一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载体,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理论基础;二是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途径,不仅丰富了我国影视剧作品,而且真正实现了影视剧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与融合。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该书所涉及到的历史观点过多,其中部分观点不具备代表性。

二、揭示了影视剧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首先是影视剧作品具有导向作用。该书认为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空洞、枯燥,而将影视剧作品融入其中,可以令学生对人性有所认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勤劳勇敢的美德。该书通过调查选择出最能触动人们心灵的影视剧作品,包括《暖春》、《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亮剑》等,将社会底层百姓的命运与苦难展现到学生面前。这些积极、正面的影视剧能够让学生在理性思索的基础上,对人物故事、社会有所认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与硬性教育相较优势不言而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其次是影视剧作品具有转化作用。该书认为,在思政教育中,影视剧作品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引导学生塑造美好心灵,提升思想境界,进而起到思想转化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影视剧作品教学特点鲜明:因为影视剧作品具有审美特点,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剧会被故事情节所感动,这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传统思政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影视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三、指导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该书对如何利用影视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首先是要积极做好影视剧作品选择工作。在选择影视剧的时候需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影视剧内容要健康、积极;二是影视剧作品的主旨需符合时代发展的旋律;三是影视剧作品要折射出爱国主义情怀;四是影视剧作品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感染性。根据这四项基本原则,影视剧的选择需以红色题材、革命题材为主。在书中作者以《建党伟业》为案例,认为该部影片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优秀作品,通过观看该影片,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历史有所认识,使学生对影片人物的语言、形象有所触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比说教式教学模式更具时代意义。其次,要做好影视剧观后感工作。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部影片畅谈自己的感想,思政教师从中可以把握学生观看影视剧之后的思想变化,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启迪心灵。

总之,该书是一部从历史视角探究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之作,是助推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国民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有用之书,堪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作者系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

此文为陕西省社科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2015C047)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视剧思政政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