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产业核心能力建a设研究
2016-04-20章弘
章弘
目前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结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力、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3D打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大型飞机研制和支线/干线飞机产业化,是大力推动重点发展的领域。中国民机产业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民机产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动员全员力量奋力拼搏,打造中国高端制造的新名片。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就是持续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核心能力建设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1 他山之石
1.1 华为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从贸易代理起家,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从一家立足于中国深圳特区,初始资本只有21000人民币的民营企业,稳健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超过2880亿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
华为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创新,创新的实质就是提升核心能力。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但同时创新也是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
华为从贸易起步,但同时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按一定比例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华为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任正非说:“科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达二三十年的积累。”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做大做强,就必须摈弃赚“快钱”的心态,舍得在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上花钱,转型和升级才可能实现。华为不赚“快钱”赚“长钱”的思想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借鉴。
1.2 GE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GE是一家全球化的基础设施、金融和媒体公司,其历史可追溯到托马斯·爱迪生。GE拥有130年的历史,是唯一一家自1896年登上道琼斯工业指数榜后目前仍然在榜的企业。GE之所以能常胜不衰,是因为GE一直在变革。对于GE来说,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这是GE的信念。在不同的环境里,只有能够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才能继续把企业做好、做大。
GE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做强做优做大的内生动力,把资金更多投向新技术研发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抢占科技制高点。GE的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说,创新和研发是GE保持领先的灵魂。长期以来,GE每年新产品研发投入平均占其年营业收入的5%~6%,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GE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说,研发新产品投入大、风险高。一款新的飞机发动机研发成功,投资回收期要长达二十年以上,但GE的领导还是坚持投资开发。比如,美国波音公司为生产787新款飞机,要求GE和普惠研发低耗能、低排放、高性能的喷气发动机,遭到了普惠的拒绝,因为投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但GE坚持投入研发,虽然代价很大,但最终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反而把普惠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获得了长期的竞争优势。
GE以人才培养而著称,全球500强企业的CEO里有三分之一曾经在GE工作过。GE建立了强大的培训体系,从基层员工到高级经理都能在这里获得自己所需的培训科目。GE的培训体系分为基础培训、职业发展培训、专业技能知识培训、领导力培训4大部分,每年用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达十几亿美元,GE培训体系的目标就是:创造、确定、传播公司的学识,以促进GE的发展,提高GE在全球的竞争能力。
GE克劳顿管理学院创立于1956年,是GE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培训来自GE在全球业务部门的5000~6000名高级管理人员。GE克劳顿管理学院被《财富》杂志誉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GE非常注重实际经验的传授,把“领导人培养领导人”作为重要形式,克劳顿的教员大部分来自GE的高层经管人员。GE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在担任CEO的20年中,曾亲自授课超过300次。GE现任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几乎每周都到克劳顿村授课。
GE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卓越的诚信文化则是其非常重要的方面。GE在任用、评估经理人员时,贯彻诚信标准和原则,突出强调贯彻公司的诚信价值观。
另一个使GE保持竞争优势的就是六西格玛(Six-sigma),GE不是六西格玛的发明者,但却是做得最有声有色的一个,被商界奉为成功样板,六西格玛也因GE的成功而声名大振。如果问六西格玛给GE带来了什么?可以说:一是竞争优势,GE关注客户最关心的价值,这正是六西格玛的本质点;二是流程优化,由于六西格玛,GE交付的产品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设计研发流程、生产流程、财务、领导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优化。
1.3 波音公司核心能力建设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历经百年。波音公司在文化、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本文重点对波音公司的创新研发设计制造进行的工作进行介绍。
波音始终认为,未来的飞机和航天器将更加安全、功能更强大和可靠,而且用更少的时间和资金就能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维护。波音的研发技术团队致力于开创航空航天业的未来,它们正在开发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系统,努力寻找创新和成本相平衡的解决方案。
波音已进行了包括“智能”飞行控制在内的一些先进飞行控制项目,可以让飞行员在飞机失去部分或全部主要人工飞行控制时能安全飞行并降落飞机。
波音从事航电系统研究的团队,利用商用电脑技术为军用和民用飞机及航天器开发出可再利用的航电系统,生产成本不到目前系统的一半,而开发和升级的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
波音公司在数学与计算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几十年的开发和试验基础上,波音公司的数学软件库具有强大数学软件模块的高保真软件库,可处理大范围的数学问题,可处理优化控制问题。排料算法软件可以在库存板材上布置好不规则零件的形状,将材料的耗费率降到最低。波音787已交付使用,乘客们会发现客舱内的湿度更佳,舒适度更佳,这就是波音数学与工程分析团队针对乘客舒适度进行了专门的模拟、试验性设计和数据分析优化之后的结果。
波音有负责制造工艺的团队,率先采用了高速机械加工、摩擦搅拌焊接、自动化纤维铺放和缝合树脂膜灌注等技术,生产出比多件结构更坚固、更轻的大型单件金属及合成结构,而且生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波音制造工艺团队的宗旨是“研究先进的结构和材料,在原型机上进行验证,并将其逐步应用到现有的产品上”。波音的工程师们在进行复合材料研究时,不只局限于航空航天领域,主动向大型复合材料船体的制造商,运动汽车制造商学习经验。
波音在飞机设计制造中以并行工作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波音飞机的几大部件:机头、机身、机翼、后机身等在异地生产时,其制造依据是同一个数字样机。异地生产的机头、机身、机翼、后机身和尾翼,都是根据同一个数据库的数据设计和制造的,从而保证了产品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整个设计制造过程出错率减少了80%。而且装配过程未出现错误,是异地设计制造和异地装配非常成功的实例。
2 民用飞机设计研发核心能力建设研讨
核心能力建设对民机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在设计一线工作多年,特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2.1 夯实基础
目前已完成的民机项目有不少,要把已完成项目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以此作为各技术专业技术体系,技术工作指南,标准规范制定的基础,要建立各技术专业的知识库、型号资料库和设计实践手册,形成文件,并且利用信息技术让广大设计人员很方便的访问和学习。
下面重点来说一下设计实践手册(Design Practice Manual),也可称之为设计工作指南。设计实践手册是国外大公司常用的一种方式,用来对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比如GE Aviation,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形成设计实践手册。而且一直持续对设计实践手册进行修订和更新,一年更新修订两次,及时把经验、教训更新到手册中,该手册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的“宝典”,也是GE Aviation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民机设计人员在从事设计工作时,普遍强烈感觉缺乏设计实践手册或指南,来指导设计人员在从事具体设计工作时,有设计工作流程可供参考,如何考虑设计要点,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借鉴以前设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等。
另外,目前设计人员在从事设计工作时的现象是:大家各自为战,缺乏使用统一的数据源,缺乏标准/规范在设计工作中的执行,很多设计人员不知道有哪些标准/规范该执行和贯彻。就连设计人员用的工具软件版本都不统一,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飞机安全。
目前,国内民机产业承担了多种机型型号任务,以后还会有其他型号任务。飞机设计研发工作是高度复杂的,而且要确保飞机的运营安全,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工作高度协同,受标准/规范约束,有设计流程,及时对已进行的设计工作进行经验和教训总结,并形成经验知识库。要把已完成项目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以此作为各专业设计实践手册的编制基础,形成设计实践手册基本版。在此基础上不断对设计实践手册进行修订和更新,把不同飞机型号的研制经验总结,使之成为设计人员的“宝典”,这样才能解决广大设计人员的迫切需求和切实提高飞机设计质量。
2.2 抢占科技制高点
民机产业必须在民用飞机领域前沿技术方面,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要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争取在某些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要进一步加强情报工作,紧跟世界前沿和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好顶层规划和协调,制定发展计划。
目前,数字航空、绿色航空、安全航空理念越来越普及,相关新技术在出现,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等。而同时民用飞机领域的传统技术领域,例如气动布局、推进技术、航电系统、环控系统、制造与维护、民航管理技术等都有新的技术进步和革新出现。
国内民机产业必须突破行业束缚,在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时要兼容并包,跨行业进行吸收,向先进经验学习,这点可以借鉴波音的成功经验。
2.3 核心能力建设制度创新
能否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广大设计人员在核心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上的积极性,比如,成立种子基金,对科研项目进行资助;鼓励创新,鼓励科研课题申报,加大奖励力度;探索科研课题申报、管理、评价的新模式,简化管理环节,发挥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
探索建立工作室模式,打通设计、制造和实验环节一体化,加强原型机的验证工作,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能否把微软公司的飞行模拟游戏作为工作软件使用,让设计人员通过“玩”这款游戏来提升对飞机的热爱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提升飞机设计水平。通过“玩”这款游戏,能全方位地对飞机操控、机型特点、驾驶舱布置、机场运行、气象等有深入理解。
3 结语
核心能力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核心能力建设必须踏踏实实的,从一点一滴做起。核心能力建设是一项持续工作,需要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从顶层规划到具体落实都必须持续不断。国内民机产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动员全员力量奋力拼搏,实现核心能力建设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蒲小勃,徐泽.波音鬼怪工厂[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2] 何耀琴.从组织管理视角看华为公司的成长及其启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
[3] 傅成玉.GE公司经营之道的四大启示[J].现代国企研究,2012,(6).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