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构想与建设

2016-04-20顾大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龙江中俄丝路

顾大炜

摘要:区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探索和实践,以完善区域产业布局为目标,促进产业内企事业单位发展,帮助实现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资源配置,维护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区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平台构想;平台建设;区域产业布局;科技成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00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1.004

1 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1.1 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内涵

“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龙江丝路带)是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的。其辐射方向主要有:向西向北联通俄罗斯通达欧洲,抵达波罗的海沿岸,向西联通俄罗斯港口与日本、韩国,可开展陆海联运合作。该丝带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在黑龙江经济、政治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合作,进而推动我国更快走向国际化。

1.2 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意义

龙江丝路带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2.1 实现了我国与世界大格局的紧密相连。龙江丝路带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部分。利用这条丝路带,可推进中俄、中日、中韩等东亚各国的共同合作,实现各方优势互补,打破传统的边境贸易模式;同时有利于增强各国的政治合作,使我国立足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制高点。

1.2.2 落实了新一轮开放举措,促进了周边和谐共处。龙江丝路带的建设明确了我国大战略的定位,提高了重大发展机遇的利用率。尤其是当前,龙江丝路带已经被正式纳入到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这个区位优势,国家北部发展的峰值实现了向北转移,向黑龙江转移。

1.2.3 促进了黑龙江经济老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龙江丝路带途经的一带都是我国开放程度较低的老工业地区,经济活力不足,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龙江丝路带的建设却可打破这个局限,吸引俄罗斯等国家的二三产业向我国北部聚拢,促进黑龙江经济产业转型与升级,从而破解老工业区的发展难题。

1.2.4 推动了“五大规划”的贯彻落实。龙江丝路带的建设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不可或缺的部分,全局性与战略性强。具体而言,这条经济带的建设拓展了开放规划,强化了现代农业的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区和资源型城市等改造规划的落实,从而加强“五大规划”的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

2 龙江丝路带建设中俄经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打产品层次较低,贸易格局无法升级

中俄贸易主打产品层次较低。具体来看,我国主要向俄罗斯输送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轻工业产品、纺织品等;俄罗斯则主要向我国输入资源类产品,如汽车专用的原油、建筑木材及成品、纸浆等。不难看出,中俄双方的进出口商品都存在明显的低附加值,商品的整体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多年来,中俄双方一直保持这种单一化的商品贸易结构,双方贸易的格局难以实现有序调整和优化,致使中俄贸易结构的升级难度大。虽然近几年来中俄贸易交易数额呈现出明显的递增现象,机电类、高新技术类产品也逐渐被纳入了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中,但就整体贸易形势而言,这些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品依旧占据较低比重,交易数额难以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交易数额相比拟。因此,在全力建设龙江丝路带时,该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点基础问题。

2.2 贸易主体实力弱,贸易市场缺乏指导

中俄开展边境贸易,最大的劣势就是贸易主体始终遭受压制,无法增强经济竞争实力。当前,中俄贸易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中俄贸易政策优惠条件在大力推动边境贸易繁荣发展的同时,为边境贸易埋下了不正当贸易隐患。如在中俄贸易政策优惠条件的推动下,边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肆兴起,但因这类企业缺乏有效指导,实力难以提升,加之“倒爷”倒卖现象严重,产品质量低下,致使国内企业虽在短期内取得了可观收益,却给俄罗斯贸易方留下了我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导致我国商品声誉日渐丧失,双方贸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龙江丝路带极易遭受严重的中俄经济融合问题。

2.3 贸易格局固定化,产业链条无法形成

我国和俄罗斯在区域贸易方面有着诸多互惠互利的优势,如中俄地理位置彼此相邻、中俄资源相互弥补、中俄经济相互促进等。但尽管如此,中俄经济贸易还是存在明显的贸易结构失衡现象。如龙江丝路带途经的地区大部分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与俄国经济结构类似,因此工业产品具有极强的替代性。同时,我国与俄罗斯采取的贸易方式主要以初级的小额易货为主,容易产生贸易不规范、风险高、贸易额有限等问题,从而导致中俄贸易格局始终无法打破现有的贸易格局,甚至促使贸易格局固定化。在这种情况下,中俄贸易经济融合等级始终处于低层次,中俄边贸产业链条无法形成。因而,建设龙江丝路带以提高中俄经济融合效率,增强双方贸易实力,难度相对较大。

2.4 贸易限制较复杂,经贸信息流动不畅

建设龙江丝路带以提高中俄经济融合效率还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俄罗斯高关税壁垒。当前,为了提高本民族工业发展速度,俄罗斯在中俄边境贸易方面加强了进口调控。如技术方面,俄罗斯制定的进口商品质量标准要高于中国同类商品的质量标准,导致我国商品不易出口俄罗斯;又如,在投资方面,俄罗斯贯彻执行的投资管理制度大大限制了他国投资经营活动,特别是俄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国投资法》,以管制他国对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活动。同时,俄罗斯相关方案明确规定,其他国家不得参与俄罗斯的优势产业,尤其是海洋渔港水利设施建设等九大高利润产业,只准外国企业参与航空业及银行业等俄罗斯不发达产业。在这些贸易限制下,中俄经贸信息流动不畅,龙江丝路带的经济推动作用难以发挥,进而促使中俄经济融合问题困难重重。

3 促进龙江丝路带建设中俄经济有效融合的方式

3.1 健全双方商品结构,落实品牌战略

商品结构是制约中俄经济的基础问题,因此要建设龙江丝路带以提高中俄经济融合效率,首先要解决商品结构问题。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进一步优化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商品质量和档次;(2)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禁止假冒伪劣商品参与边境贸易,并向俄罗斯输出档次较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材料;(3)贯彻落实品牌战略,提高名牌产品的输出比重。当前,中国向俄罗斯输出的名牌产品并未产生明显的经济带动效果。事实上,随着俄罗斯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对名牌的需求增大,向其输出高质量的名牌商品优势相对较大。因而,在中俄经济融合过程中,落实品牌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要落实品牌战略,降低低层次商品占据的比重,应进一步加大中国名牌商品在俄罗斯的广告投放力度,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要积极引导中俄边境开展黑龙江名优商品展销会、促销会,增强俄罗斯居民对黑龙江名优商品的印象,从而提高俄罗斯居民对黑龙江名优商品的需求,进而有效实现双方的经济融合,促进双方经济共同发展。

3.2 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完善经济秩序

龙头企业是中俄双方开展贸易,提高双方经济融合度的主力军。因而要建设龙江丝路带以提高中俄经济融合效率,要特别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对此,需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高度集中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业,以改组、兼并等方式将有实力的私营企业转化成更高档次的集团公司,并利用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共同发挥作用,实现经济战略统一化,全面降低中俄经济贸易成本,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商品出口体系,真正增强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及对外竞争力;(2)政府部门要构建企业商品信用评级,对出口业绩优秀的企业提供政策倾斜保护,并设立优惠条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制度、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创新,真正使龙头企业得以做大做强;(3)中俄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完善现行的贸易结算、通关等法案,解决不必要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中俄经济贸易秩序的规范化,促进中俄双方真正实现有效的经济融合。

3.3 优化加工贸易格局,延长产业链条

要建设龙江丝路带以切实提高中俄经济融合效率,还应打破中俄贸易格局固定化的局限。对此,我国可加大对俄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的建设投入,尽可能完善这些加工基地的建设设施;构建专门为双方经济服务的出口加工、销售体系,优化加工贸易格局;鼓励固定化资源型贸易逐步转为工贸一体化的贸易。同时,在产业链方面,中俄政府部门要积极延伸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产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产业配套,为中俄双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全面拉动中俄经济发展;积极发挥黑龙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强化对俄加工贸易力度,如向境外输出木材、轻工等多样化产品;政府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扩展中俄双方的融资渠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中俄边境构建生产加工基地;适当提供税收优惠,吸引其他省份的企业到黑龙江进行投资,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这些企业参与中俄经济贸易,实现中俄双方经济的有效融合,进而反过来推动龙江丝路带的建设。

3.4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合作机制

在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中俄经济融合,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中俄政府部门相互沟通与联系。具体来看:(1)构建政府层、公用信息层、应用层三个层面为一体的信息平台,使中俄企业能够在双方政府的保驾护航下畅通无阻地交易与交流;(2)积极发挥政府信息搜集功能,整理并研究中俄双方经济贸易信息,为中俄经济沟通搭建具有信息保障的信息咨询平台;(3)贯彻落实地方间合作机制,构建专门的机构把握中俄经贸项目及其资源、能源利用情况,并由此适当颁布双方互惠政策加快双方经济融合;(4)构建同行协会等民间组织,加强中俄经济交流,为中俄贸易塑造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5)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提出的原则为基础,明确中俄经济协调机构的作用,提高双方沟通效率,加快贸易纠纷解决效率,促进中俄经济有效融合。

4 结语

龙江丝路带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基础上提出的设想,其功能作用不容忽视。但就目前而言,龙江丝路带建设下中俄经济依旧存在明显的融合问题,如主打产品层次低、贸易主体实力弱、贸易格局固定化、贸易限制较复杂等。基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只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才能真正使龙江丝路带成为中俄经济融合的依靠。

参考文献

[1] 刘彦君,黄轩雯.中俄经济融合水平测度及促进策略

[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2).

[2] 陈鸿鹏,张凤林.龙江丝路带与深化对俄农业合作研

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4).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龙江中俄丝路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图读龙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