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透视美国文化
2016-04-20□韩晗
□韩 晗
从博物馆透视美国文化
□韩晗
在美国,除了学校之外,我去过最多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超市,另一个就是博物馆。
前者是生活所迫,柴米油盐,谁都不能免俗,而后者则是精神追求,大概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爱好使然。在我看来,在博物馆里待上一天,比听几次讲座、读几本书的受益都要大得多。
正因为此,我粗略算了一下,半年时间里,我去了美国二十多个博物馆——当中既有规模庞大的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Princeton University Museum),也有规模极小的北卡格林斯堡博物馆(Greensboro Museum, NC)、革命女儿会博物馆(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useum)等微型博物馆或专题博物馆。
坦率地说,美国的博物馆业相当发达,无论是管理、馆藏、推广还是服务上,都是举世公认最先进的博物馆体系。但笔者认为,美国的大小博物馆却各有千秋,它们虽然风格各异,主题各不相同,但如果远观,则综合地展示出了一个颇为生动的美国形象,这一点尤其有趣。
不歇业的“鬼城”博物馆
很多人认为,博物馆一定是经济发展卓越地区的产物,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这种“礼乐文化”的产物,势必是先进经济主导下的结果。这一点在东亚新兴经济地区确实体现得比较明显,但是在美国,却不攻自破。
在美国,有一万多家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它们不分贫富、童叟无欺地分布在美国不同的地区,有些地区的博物馆,你单看其精美豪华的建筑,根本不敢想象它所处的城市,早已凋敝废弃,沦为“鬼城”。
众所周知,美国有绵延几千公里的“锈带”,属于曾经的老工业基地,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经荒弃,当地的中产阶级早已搬离,只剩下一些最穷困的流浪汉、酒鬼与小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美国也不例外。只要某地形成了“鬼城”,其他地方的社会渣滓便纷纷涌向此地,与当地的混混、帮派沆瀣一气,成为了困扰该州的治安毒瘤。
但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样的“鬼城”里,博物馆还在营业,甚至有些博物馆犹如教堂一般,还在艰苦地做着文化普及、社会教化的工作。
在美国旅行的一路,我见识过不少这样的“鬼城”,它们分布在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等“锈带”上。当地的商场早已倒闭,橱窗被砸得稀巴烂;餐厅变成了黑人酒鬼们酗酒、赌博的乐园,大有“万户萧疏鬼唱歌”之景;停车场都已经废弃,仅有几辆残破的卡车停在那里,轮胎早已破瘪而车身腐蚀朽烂犹如出土文物;甚至酒店游泳池里杂草丛生,摩天大楼的窗户被水泥全部砌死。凡此种种,触目惊心至极。尽管如此,当地的博物馆仍然开门迎客,而且尽量做到整齐如新,让游客们遗忘掉周围的危险与凋敝。
譬如说宾夕法尼亚州的伊利市(Erie),它本与加拿大的多伦多隔湖相望,风景绝佳,堪称秀美之城。但因为工业转型的失败,使其成为了一座令人恐惧、臭名昭彰的“鬼城”,许多美国人都对这座城市望而生畏。但这座城市里的两座博物馆却鼎鼎大名。一座是伊利航运博物馆(Erie Maritime Museum),一座是伊利艺术博物馆(Erie Art Museum),前者是美国少数几个内湖航运博物馆,据说在航运史界颇有声威,收藏了不少造船史、交通史的文物;而后者曾被一家基金会重新拨款装修,据说还拿到了2011年的设计大奖。我曾在伊利艺术博物馆门前远远地张望了一下,因为博物馆周围躺着好几位醉酒的黑人流浪汉,我实在没有进去的勇气。但这栋楼确实很别致,馆内窗明几净、精致可人,可惜没有一个参观者,而服务员们则在里面安静地等候着参观者的到来。错过这座博物馆,我至今引为憾事。美国的朋友在事后却告诉我,在任何一个危险的城市,博物馆里当然是最安全的。
即使如雪城(Syracuse)艾弗森美术馆(Everson Museum)这样有些残破、老旧的博物馆,仍然会保持每天按时开业、歇业的工作秩序,这尤其让我感动。犹如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一流的演员也会完成一场演出,哪怕这座城市成为了“鬼城”,博物馆也照常开门迎客,这种对文化的坚守,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上面临沉船而继续演奏的三位小提琴手,他们是欧美精英主义文化传统的具体反映。而我认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则更需要这种坚守文化的力量。
体格“魁梧”的巨型博物馆
当然,这些处于“鬼城”的博物馆只是美国博物馆的一小部分,其馆藏寥寥,谈不上有多大的艺术价值。要说真正有影响力的博物馆,还是美国的大博物馆,它们是美国博物馆的主流。在我们去过的“大博物馆”中,又以大都会博物馆与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最具代表性。
大都会博物馆是典型的美国风格,其规模之大犹如一座城堡,藏品丰富,数量惊人,规模比罗马国家博物馆要大数十倍。不得不说是人类在当代造出的奇迹。
这种恢弘巨制,只可能在美国出现,如同美国人的体形,魁梧的壮汉比比皆是。几层楼的场馆,每层楼的展出面积大约有十万平方米,几层楼下来,大约相当于一个村镇的总面积。
更关键的在于,这栋博物馆并非是“国家博物馆”,美国文物可谓微乎其微,这里收藏的是全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从古埃及、远古中国一直到今天的装置艺术、后现代艺术等等,总量逾百万件。甚至在埃及都一张难求的纸草档案、泥版文献与动物木乃伊,在中国博物馆都相当罕见的甲骨文龟板、商代青铜器以及被意大利博物馆视为珍宝的古罗马雕塑,在大都会博物馆却数不胜数甚至堆积如山,让参观者目不暇接。
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埃及文物展室,虽然名为展室,但当中的埃及文物多到根本无法展出,只有堆积其中,有些展示台已经壅塞不堪,连文献的样貌都看不清楚,犹如一个老旧的档案室。这种近似于炫耀的陈列方式,恐怕也只有美国才有。
无独有偶,这种海量的收藏与杂乱的陈列,并非大都会博物馆一家,久负盛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亦是如此。
普林斯顿博物馆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中国文物展厅,当中所展览的青铜器就有几百种。当中不乏国宝级文物,而这些文物却在一个不算大的展室里堆得满满当当,一个青铜尊旁不足十厘米的地方陈列着另一个青铜,确实使人眼花缭乱。
一位对博物馆研究多年的朋友告诉我,与其说他们是陈列展览,倒不如说是展示美国巨大的财力、物力。这些文物当中,不少是美国进行对外战争时掠夺而来,也有是美国的银行家、商业巨头在拍卖会上买来之后赠送给博物馆的,这种动辄上千万美金的大手笔购买,也只有昔日“美国梦”可以做到。而这样的博物馆,也正符合美国这个国家一向喜欢炫耀、展示,以“高大上”为美的风格。
各具特色微型博物馆
在美国,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或大学的“标配”。无论是什么样的县城(乃至小镇)或是大学,都会有博物馆,至于馆藏规模如何,则因地而异。但总体来说,博物馆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缺席。
大博物馆有大博物馆的吸引力,同样,小博物馆也有小博物馆的魅力。从整体数量来看,美国仍然以小博物馆居多,这些小博物馆,既有特色文化博物馆,也有地方博物馆。就笔者所见而言,以美国革命女儿会博物馆、北卡格林斯堡博物馆以及威明顿航运博物馆(Wilmington Maritime Museum)印象最为深刻。
革命女儿会博物馆在华盛顿白宫附近,顾名思义,“革命女儿会”是由“美国开国之父的女性后代们”自发组建的一个社团,主要负责全美的女权运动志愿工作,在美国非常有号召力。这个博物馆,主要就是介绍美国女权运动的历史,它虽然是微型馆,却拥有蜚声世界的“美国宪法大厅”与“美国妇女图书馆”——前者是华盛顿最大的音乐厅。
这两个重要的厅堂占去了不少的空间,因此真正供展览的面积并不大,故而革命女儿会博物馆只能陈列主题文物,即18世纪美国妇女运动的一些文献与文物。虽然文物不多,但仅凭这样一些特色的收藏,就足可以使其在全世界妇女研究史上有一席之地。
与革命女儿会博物馆相比,北卡的格林斯堡博物馆显得独辟蹊径。格林斯堡是北卡州一个小城,世界著名牛仔裤品牌瓦朗格勒(Wrangler)就产于此。属于北卡州比较落后的工业区,但格林斯堡博物馆却非常精致、有味道,见证了工业文明曾带给这座城市的辉煌。
这家博物馆规模不大,建造在一栋老别墅里。从二楼开始直到四楼,每一个不同的房间被装饰成18-20世纪不同年代的风格,既有后来仿制的老式蒸汽机车模型、老式电话、电报机与裁剪机等等,也有当时的文献、照片与报纸陈列其中,这种在细微场景下对于历史的还原,系统且生动地展现出了工业革命对格林斯堡的影响,格林斯堡博物馆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威明顿航运博物馆则与其异曲而同工。威明顿是北卡州的海滨城市,靠近大西洋,是殖民者最先登陆的地方,自古航运发达。该博物馆通过改建一个旧船坞,将其扩建,成为一个既有粗犷的水手风格,又有历史感的博物馆。馆内模仿水手的起居室、甲板、图书室建造,展现了航海时代殖民者与原住民在造船、航行、天文等方面的特殊造诣与传奇史话,隔着博物馆即可听到咫尺之遥的大海涛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大型博物馆是展示国家财力的符号,而“微型博物馆”才是美国博物馆的主流,它占地面积小、支出成本低,管理起来也相对容易,而且术业有专攻,容易激发游客们的兴趣,也不占用游客们太多的时间,其形态受到美国人的广泛认可。窃以为,这也与美国的国民性有着必然联系,在美国,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并不多见,企业也以精专为主。譬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只做饮料,苹果公司只生产数码产品就跻身世界500强,这种强调“专业”的精细,从其博物馆上可见一斑。
博物馆后的文化态度
管中可以窥豹,一沙可知世界。同样,在这些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
美国的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是博物馆体系的一分子,整个博物馆体系兼容并蓄,多元化做到极致。博物馆的内涵也千奇百怪,除了上述类型外,还有移民博物馆、间谍博物馆、烟斗博物馆等各种名目的专业博物馆,而场馆建设也各色各样,既有老别墅、旧城堡的“旧屋利用”,也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风格的奇特建筑。
多元化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几百年来的民族融合、移民迁徙,使得美国变成了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不止博物馆如此,在艺术、文化、音乐等各个领域,多元化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几百年来形成的多元化,而另一面则是前面所说美国人对于文化的坚守,这两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更新换代与国际经济中心的转移,美国经济开始下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美国并未因此放松对文化的投入,即使在“锈带鬼城”里,博物馆的建设仍然没有停止。在许多州,博物馆的预算是单列项,它并不因为州的经济好坏而发生变化,因此,哪怕州政府关门大吉,但不收门票的博物馆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对于文化的坚守,实际上出于一个民族的本能。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应当再进行扩充,改为“再穷不能穷文化”。因为文化本身只能坚守,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意味着毁灭,如果文化被毁灭了,重建的代价则不是付出几代人努力与几百年光阴的问题了。
自身民族史短暂,美国人深谙个中滋味,因此对于博物馆的建设,一直是美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当然,我们可以置喙大都会博物馆里的馆藏太多太杂,甚至影响观瞻,但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对于文物的保护、对于博物馆肯下血本的投资与建设,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博物馆许多馆藏,都是社会贤达、富豪阔佬临终前将自己的藏品捐赠出来的,这在中国并不多见。美国人不喜欢留遗产,赤条条来,赤条条走,“裸捐”流行了数百年,因此美国博物馆里的藏品总是不断被补充、丰富。透过这些海量捐赠的藏品,亦不难看出美国人乐观、坦率的国民性。
摘自《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