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创新前沿的女职工

2016-04-20曹海英张威石海芹付少玮通讯员袁敬飞孟庆芳

工会博览 2016年8期

□本刊记者 李 盛 曹海英 崔 欣 张威 石海芹 付少玮 通讯员 袁敬飞 张 梅 王 娟 孟庆芳



站在创新前沿的女职工

□本刊记者李盛曹海英崔欣张威石海芹付少玮通讯员袁敬飞张梅王娟孟庆芳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如今,万众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烂漫之势,正在汇成滚滚洪流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女职工一直在创新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女职工的创新成果更是层出不穷。事实证明,无论社会进步还是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女性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杨丽英

绿色交通科技创新道路上的探路者

消纳百万吨钢渣,还原上百亩土地,卢沟桥畔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烟尘弥漫如今已焕然一新,杨柳依依的河畔充满了花香鸟语。从无处堆放的工业废料变成高品质的资源,从垃圾变成香饽饽,这其中浸透着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的杨丽英十几年默默的坚守,是她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在北京人的记忆里,石景山的钢渣山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源、空气。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杨丽英大胆创新,将技术创新的思路放在了这些别人眼中的废弃物上。通过大量的前期研究,她提出将钢渣消化利用为路面材料,实现废物再利用并缓解道路建设原材料紧张现状的设想。为此,杨丽英全身心地投入到《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这一科研项目。经过大量的实验与数据验证,她的这一提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研究、应用、推广工作迅速展开。

钢渣应用研究成功后,杨丽英又有了新的目标——矿山固体废弃物。

门头沟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密云水库旁岌岌可危的铁尾矿库,危险时刻存在着。为了防止它们对当地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杨丽英着手开始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矿山固体废弃物筑路技术及示范》的研究,针对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的煤矸石和铁尾矿开展技术攻关,使其代替天然石料用于道路铺筑,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大宗资源化利用,真正变废为宝。为了确保课题顺利开展、保证研究质量,杨丽英多次深入到北京房山、门头沟和密云等地,不厌其烦地取样、分析,偏远的乡村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从现场到实验室、从宏观研究到微观分析,从沥青混合料到基层材料,她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为开展煤矸石和铁尾矿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北京市“绿色交通、科技交通、人文交通”的发展目标,杨丽英更是站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潮头,先后带领研发团队承担了一系列项目研究,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北京市科技计划、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等累计30余项,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升道路使用品质,服务北京市道路工程建设。

在城市道路路口车辙处理专项工程中,为了针对车辙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式的设计,杨丽英和同事们经常深夜到现场进行检测、取芯,经过室内模拟试验验证,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由于常常在夜间作业,她被儿子戏称为“夜猫子”。但付出终会有回报,这些年来,应用她们的成果对北京市150万平方米的沥青路面进行车辙处理,节约道路养护成本达2亿元,取回的芯样堆满了整个库房,这些宝贵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北京道路发展的历程,也是她扎实工作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杨丽英,一名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首都劳动者,一名默默坚守在首都绿色交通建设事业最前线的科研工作者,一名以自己的智慧及汗水坚定不移地走在绿色交通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创新探路者……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张立玲

自主研发战线上的创新女尖兵

走近张立玲办公室,门口赫然在列的“张立玲工作室”几个字映入眼帘。“张立玲工作室”是北汽第一批北京市级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平均年龄30岁,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申报技术专利百余项,张立玲就是他们的带头人。

2014年,张立玲带领工作室在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建模及分析能力大比武中击败韩国公司的CAE团队,这支年轻的队伍,扎根于自主研发的沃土,依托于国际化的汽车产业环境,稳扎稳打,迎头赶上,站在技术前沿助推北汽核心竞争力。如此砥砺激扬,真可谓豪气干云。

张立玲和汽车的缘分源于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择业之初,她原本打算毕业后在高校任教。但是真正的缘分和愿望就像埋在内心的种子,但凡遇到名为机遇的甘泉就不能抑制地向阳生长。

2007年,张立玲她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北汽的自主研发平台——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成立。在春意盎然的4月,她正式成为了一名汽车研发工程师。

8年来,和北汽自主研发同呼吸共命运的她,见证了北汽研究院——北汽自主研发团队的蓬勃发展。自主研发团队规模从三位数发展到四位数;性能开发及CAE工程师从寥寥数人发展到百人之众;从最初的BC701和BC801,到现在基于萨博平台绅宝D50、D60、D70、D80、X65,十几个平台,几十款车型……

她还亲身经历了研究院性能开发及CAE能力建设方面许多的第一次——第一套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申请、第一套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验收、第一套车身有限元建模标准及CAE分析规范的建立。她还承担了许多科研攻关性方面的第一次——主持了研究院成立以来轿车碰撞安全性及轻量化技术方面的北京科委课题、获得了由北京国资委提供的“张立玲——汽车轻量化团队”基金。在研究院创立初期,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张立玲带领三位工程师硬是用柔弱的臂膀扛起北京牌轿车结构耐久性能开发的重担。

2009年,北汽完成萨博平台的收购,大量知识产权亟待消化。张立玲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带领可靠耐久性能开发团队,以整车性能不低于萨博基础参考车型为目标,出色地完成了前期性能目标设定、标杆车CAE分析、工程设计时间的多轮CAE分析等各项性能开发工作,完成CAE分析报告数百份,提出了几十项结构优化建议方案,被设计部门采纳并实现工程应用。

世界一流车企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优渥的资金实力,中国的自主品牌到底在研发上如何立足,在市场上如何站稳脚尖?张立玲一直在思考自主品牌创新的突破点。“CAE技术是最有可能与国际一流汽车企业接轨的一项技术”,她说,我们中国人是公认的力学、数学基础好,各个车企的CAE团队使用的都是主流软件,在这方面,大家的起点一样。而且CAE结构技术的优化可以大幅提高整车结构耐撞性、耐久性及轻量化水平,提高试验通过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将这个领域作为自主品牌抢攻的第一片滩头,从各方面来分析都是最明智的。

在同事眼中,张立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再坚持一下!”她似乎永远充满着无穷的动力,“再坚持一下,坚持就会胜利,才有机会胜利!”为保项目进度,加班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饭。少了陪伴孩子老人的天伦之乐,多了与团队同仁的同甘共苦之情。张立玲坚信,“第一次未必成功,但是要敢为人先。态度决定人生,在北汽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为性能执着,为自主拼搏,我这一生一定会活的值得。”

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高春梅

引领燃烧科技的巾帼花

提起高春梅,恐怕除了业内人士就没有几个人知道,可是要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主火炬,在人们心里绝对是赫赫有名,现在想起奥运火炬点燃的那一刻,还都会热血沸腾。

高春梅,首都燃气领域燃烧与控制系统的首席设计专家,担任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主火炬设计团队燃烧与输配组组长,主持设计了主火炬燃烧与输配及控制系统的研制与设计。从试验论证到最终方案确定,从反复调试到正式点火再到运行保障,高春梅攻克了道道难关。

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让高春梅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多少次她在半夜醒来突发设计灵感,便匆匆起身做下记录。她对火炬加工制作过程严格把关,不允许有丝毫误差。在一次燃烧实验中,别人都没在意的异常声音,高春梅却敏锐地发现并查找出原因——喷嘴的扩张角度在加工时比设计差了几度。重新加工后,问题便迎刃而解。在那段时间里,无论是在试验场地还是在50多米高的鸟巢顶部,天天都会看到她的身影。2008年8月8日晚火炬点燃,灿烂飘逸的火焰从卷起的红色画卷中喷薄而出,一切艰苦的努力顿时化作成功的喜悦,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多年的科研实践和技术积累,使高春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奥运火炬外,高春梅还主持设计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澳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刚果非洲运动会等主火炬燃烧系统,主持研究设计了航空博物馆纪念圣火、上海迪士尼特效燃火项目等,顺利完成了江苏常州淹城春秋园水景秀、云南“希夷之大理”、三亚“千古情”、丽江艺术火炬等大型艺术燃火表演项目。

除此之外,面对大气污染这一世人关注的问题,高春梅也早早开始了她的行动。2009年,她主持了科技部节能低污染燃烧器具研发项目,2011年主持了市科委双十计划项目,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成果获得市发改委颁发的市重点节能技术证书,并被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她还承担了市科委“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的设计与投标,参加了市科委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的课题研究工作,主持了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课题等,为首都大气环境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春梅在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非常注意团队建设,特别是对年轻技术骨干的培养。在单位里,她提倡职工之间以结对子促双优的方式在业务上和思想上互帮互学,形成比学赶帮、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她也非常乐意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年轻职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整个技术团队的实力有更加显著的提升。

高春梅觉得做铺路石是非常有价值的,她要让优秀的后来者踩着她的肩膀一点一点往前走,走出一条燃烧科技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让更多的人们欣赏到燃气技术装点出的更美世界。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王翊虹

以人为本开放创新

面对大自然或许我们都是渺小的。犹记得2012年7 月21日的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这场天灾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尽管天灾难料,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时任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所长的王翊虹立即部署多组应急调查队,对房山、门头沟、怀柔等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县进行了现场核查。从7月21日——8月6日,整整17天,她带领全所所有技术人员,足迹遍布每一个村庄,对全市10个山区区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科学技术进步的确提高了人类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更好地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减少灾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保护我们的家园。”王翊虹说。同年,她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

只有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在项目上摔打,才能对地质工作有更深的理解,也才能找到创新的出发点。于是,秉承“师道传承”的理念,王翊虹和5个年轻人建立起师徒关系。师傅言传身教,采取多种方式在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徒弟在专业上解惑和生活中解决困难。徒弟们认真学习师傅的技术专长和工作经验,勤问、勤记、勤练、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工作之余,师傅王翊虹特意安排,亲自带徒弟们参加一些重大项目的调研、研讨会及出国学习的机会,开阔徒弟们的视野与眼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目前从事工作的前沿课题与前端研究成果,锻炼待人处事等各方面的能力。另外,王翊虹为丁桂伶、韩建超、罗守敬及王瑞霞四人争取了参加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与设计培训班,同时,带着徒弟丁桂伶参加了与吉林大学关于泥石流研究工作的调研活动,安排徒弟翟淑花远赴美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慢慢地,徒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业务能力、协调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对一般人而言,完成一个项目,就算完成了任务。而优秀的员工,则是对整个项目实施进行系统总结,尤其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而后找到解决方案,将总结形成的经验应用到类似的项目中,从而实现管理提升。在师傅王翊虹指导下,徒弟们作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参与完成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避险路线及避险场所调查与评价》、《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突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北京山洪泥石流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并且得到了多方的好评。

在王翊虹的主张下,所里与吉林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产学研用基地,为进一步加强单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促进单位科技创新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所里出台了激励创新制度:一是每年拿出30万资助年轻人围绕主业进行科研立项,二是对所有发表学术文章进行奖励,三是每年安排三四名年轻技术骨干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年轻人工作信心高涨了,创新的热情也冉冉升起。

北京联通客服呼叫中心郭柏

提升客户感知根基就是创新

客服呼叫中心是北京联通服务首都市民的重要窗口,为首都几千万客户提供“零距离”通信服务。每天要说超过12万次的“您好”,每人要熟记至少500个业务点……郭柏创新工作室正是客服热线服务水平提升与流程优化领域寻求突破的创新团队。四年间,完成项目成果6项,为公司节约成本6008万元。热线普通队列服务水平由2012年67.40%提升至2015年91.27%。

2012年2月25日,郭柏创新工作室建立了“客服知识库采编优化攻坚项目组”,项目组所有成员经过70天集中办公,对原客服知识库中13876个知识点内容进行采编优化。这70天中,团队每一名成员离开公司大门时,都已是“华灯初上,月上柳梢”。郭柏作为团队领头人,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每一点微小的话术调整,她都要亲力亲为,模拟客户拨测应答,力求为客户创造最好的感知。多少个夜深人静时,他们却忙似陀螺一样地旋转着,忘却了时间的存在。最终,他们凭借责任、信心以及专业的能力,成功建立了客服知识库的新版目录树结构,将全部业务知识点优化为497个,真正实现客户化采编,为一线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支撑保障。

客服呼叫中心为配合落实《公众及商务客户响应体系变革落实方案》,加强了故障的首次拦截过滤及运用远程指导客户排障。2014年3月7日,客服呼叫中心月全面推广“CRIS系统”使用,截至2015年12月,宽带故障单总量同比2014年持续明显下降10%,CRIS系统过滤率也提高到了80.41%,大大的减少了外线派单数量。

在2014年3月,作为客服呼叫中心“CRIS系统”上线项目总负责人,在系统上线初期,为客服人员提高系统操作技巧及内部流程运转通畅,她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分析每件故障申告情况及追踪每位客服代表处理轨迹,不断向研发单位提出客服使用需求,完善客服内部流程。甚至在她生日那天,家人都做好了一桌饭菜也不见她回来的身影,在忙碌中忘却了自己的生日。截至2014年8月,她牵头主持“CRIS系统”优化需求讨论会10个、提出60余项分析结果处理建议、并对转宽带专家席的8类回拨单模板进行规范,提高了呼叫中心“CRIS系统”使用率及宽带故障过滤率。

郭柏创新工作室结合呼叫中心实际,以促进服务水平快速提升为目标,实施了多个攻坚项目:全面优化知识库的客服知识库攻坚项目;实现移动日待处理工单逐年下降的话务与工单全面管控项目;持续优化业务规则、降低人工话务量项目;在线过滤率与互联网宽带故障在线过滤率提升项目;提高10010热线来话营销办理率项目;提高电话支付业务使用率项目等。在呼叫中心的生产运营中,所有遇到的棘手问题,都会成为创新工作室的主攻目标。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升热线服务效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郭柏常对工作室的同事们说:“客服呼叫中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持续提升客户感知,而良好的客户感知依托于人工服务的持续改善和服务流程及产品业务的不断改进,改善和改进的根基就是创新。”在郭柏创新工作室,创新成为永恒的主题,它为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搭建了舞台,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呼和浩特公司王瑛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有这样一位女员工,用7年的坚守和实干,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演奏了一曲敬业奉献之歌,开启了“运管梦”的征程,她就是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呼和浩特公司副总经理王瑛。

作为一名“80”后,王瑛有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自己的梦想。自2009年进入运管公司,在业务学习方面,作为一名信号专业的“行家”,她从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在管理和生产现场,经常与员工交流讨论信号专业疑难杂症,坚持每天读书学习,通过各类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为自己持续“充电加油”;在日常工作中,她长期深入生产一线,与工区员工同吃同住,指导广大员工对电务信号设备进行精修细检,先后处理了多起信号故障及疑难杂症,确保了管辖内信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身为女性,却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多次承揽并组织开展各类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为企业先后创造数百万元的利润。尤其是2012年公司承揽的乌海物流园的一项工程施工,由于各种原因久拖未建,突然建设单位要求在2015年9月1日开通运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没有专业施工队伍等困难,王瑛主动请战,协调联系包头段、供电段和兄弟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建一支工程作业队。为了能如期竣工,她每天冒着高达40摄氏度的酷暑,跑现场、盯作业、排计划、做测量、改方案等,早出晚归,每天睡眠仅五个小时。当时就有人疑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用得着这么“拼”吗?她坚定地回答到:“当初这个工程作业队之所以能够组建起来,还不是因为大家信任我,才愿意跟着我。大伙能顶着太阳,我就绝不能在屋子里享受阴凉;大伙能奋战到凌晨,我就绝不能比他们早走一分钟。我不能因为一时贪图享受而让所有人失望。在这里我不是领导,而是一名共产党员!”放下领导的架子,拿起党员的标准,凡是吃苦受累的事情和工作她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凡是有休息和轻松的机会她都让给员工,以最朴实的行动和做法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行为标准。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奋战和努力,最终乌海物流园工程高质量、高水平地如期竣工,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创造了价值。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她还积极参与科技公关,重点解决现场设备各类新问题。其中2010至2012年由她主持开展的科研项目《包西线信号新设备、新技术推广》,她亲自带领信号技术人员对包西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专项培训,到厂家参观学习,到现场对设备进行反复试验,逐渐摸索总结出适合运管公司实际应用的一套维修程序及标准,并于2012年10月通过了运管公司科技成果评审,填补了运管公司信号专业技术领域维修标准规程的“空白”。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她就是这样一位身处平凡岗位却做出了不平凡成绩的新时代女性,用自己的勤奋好学、甘于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企业持续发散着自己的光和热,甚至完成了男同志都无法完成的业绩,赢得了广大员工的尊重。

中建一局二公司霍永君、季文君

创新路上的“师徒档”

她叫季文君,一个高高瘦瘦的东北女孩,她叫霍永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的蒙族女子。她们相识在十三年前盛夏的北京城,北三环外一个叫“国典”的施工地块上。那一年,季文君22岁,刚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项目做见习技术员,霍永君31岁,已经是中建一局二公司技术系统响当当的专家,她们成为了师徒。当年的“国典”地块是公司的重点项目,局级科技示范工程、创长城杯金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她们在工作中想点子、搞创新挖成果,使得“国典”地块成功履约成为公司的历史丰碑工程。从此也在季文君心中埋下了科技创新助推项目生产降本增效的种子。

十多年来,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师徒俩一直坚持着技术引领、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从草桥电厂的综合施工技术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方案策划,都有她们的痕迹。

2014年,霍永君入驻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工程任项目技术总监,季文君在公司技术部主攻科技研发方向。面对着这个10万平米的大型公建项目,师徒俩知道,她们要做的事情很多。经过了大量的调研及探索,她们为了解决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并充分考虑现场施工工人的劳动作业方便,引进项目成功应用带报警系统自爬升卸料平台技术、并在公司首次采用承插型键槽式脚手架技术。且将卫星通信大厦工程打造成系统及公司的标杆型项目,结合国家及局集团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及研发精神,成功策划该项目立项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推广示范工程。一年多来,她们共研发了“施工现场可移动多用屏风”、“外用电梯钢梁基础施工方法”、“作业层标准化人形通道”等共计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4篇,在保障绿色施工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岁月的流逝没有磨灭师徒俩创新引领项目降本增效的昂扬斗志。如今,霍永君项目团队以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入驻北京最大的热电厂项目施工,开工仪式的那个晚上,霍永君给小季打了一通电话。她说:妹子,华能电厂开工了。这个工程科技含量高、可挖掘创新点多。咱们俩要继续奋斗,卫通大厦的成功已经翻篇……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王丽荣

创新最彰显人生价值

每每说起“创新”一词,王丽荣都会在心中悠然升起深深的敬意和仰慕。尤其是对居里夫人等名人的仰慕,更促使她从小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不断成长,王丽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发明、创新和伟人是凤毛麟角,不仅需要特定的时代更需要超人的智慧和才能,而大家更多的机会是实现自己的价值。随着阅历的增加,王丽荣对“创新”一词也有了更明确的理解,它不仅体现在独一无二的发明,也同样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程应用上。由此,她不再好高骛远,而是从点点滴滴做起。

付出就有回报,通过努力,王丽荣不仅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成为了福田戴姆勒公司技术中心的一名工程师。当时公司的产品开发中缺少虚拟验证业务,因此,大量的产品动力性和经济性需要用实物样车去验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工和费用……为了提升虚拟验证能力,王丽荣毅然承担了这项任务。“首先是提升油耗的虚拟验证分析能力。为了完成它,我查阅了大量科技资料并联合AVL公司,引入整车性能匹配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牵引车、自卸车、平板车等全系列车型的仿真模型。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车性能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整车仿真需要的关键参数数据,并搭建了零部件性能数据库。通过以上工作,成功将整车性能匹配分析运用到每个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

王丽荣回忆道,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她常常为了弄清楚一个参数、一个方程、或者一个理论背景而苦苦思索、细心研究,不知道有多少个中午忘了休息、多少个晚上冥思苦想……最终,该项目荣获怀柔区优秀人才资助项目。

2007年,王丽荣又开始了提升零部件的结构强度耐久性的CAE虚拟验证能力的研究工作。可国内的CAE验证起步晚、资料少,同时,重型车工况复杂、条件恶劣、用户使用要求特殊,面临的困难更多。“我常常形容工作就是战场,面对敌人就要有一种大义凛然的勇气。工作中的难题就是一个个敌人,采用各个歼灭的战术,逐一攻破。”为了完成研究,她学习各类相关的分析软件,查阅各类分析论文,并向兄弟单位和高校老师请教,最终建立了整车车架、车身及各类零部件结构CAE仿真分析模型并逐渐完善和运用到产品开发中,为产品的前期开发提供了有效的验证手段,具有提前规避设计风险、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的工程意义。

工作中的难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创新的路上总是充满挑战。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转换和合资公司的要求,王丽荣承担的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分析项目,而是要担负起整个CAE团队的建设和提升。这个岗位更需要业务全面、管理有术。为了拓展业务能力,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CFD、操纵稳定、NVH等各类分析业务,还利用业务时间阅读各类管理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协助团队共同建立了相对全面的CAE业务,并积累了相关的分析规范和经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戴姆勒汽车提升产品质量,走向世界品牌的源泉。”王丽荣感叹道,“作为一名北京市劳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真正起到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团队一起在创新的路上勇往直前。”

小红门再生水厂程晓菁

立足岗位技改创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来水停水一天,会影响到生活,煤气停气一天,也会影响到生活,但污水不经处理直排一天,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在环保还没有为人们所重视的200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程晓菁怀着对环保行业的崇敬来到了北京排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

在程晓菁心中,污水处理是一个很伟大的行业。她很清楚,这是一个需要守得住平淡,耐得住寂寞的职业。

入职一年之后,程晓菁初次接触到技改技革。当时,实验室检测BOD5项目时,其空白样品5日耗氧量经常超过0.2mg/L,而当时的标准方法中要求空白的5日耗氧量必须要小于0.2实验才有效,否则则认为稀释水受到了污染,实验结果无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程晓菁每天完成正常生产检测任务后,都会留在BOD实验室中,一次次的进行空白测定,通过将近3个月的研究,最终,将原因锁定在蒸馏水水质和蒸馏水曝气后使用时间这两点上,并且提出了使用高品质蒸馏水代替实验室现用蒸馏水,蒸馏水曝气后至少静置一天才可进行使用,并且存放不能超过三天这两条改进意见,成功将BOD空白降至0.2mg/L以下。这一项目当年获得了水质检测中心内部的技改技革三等奖,所写论文在西南给排水杂志上发表,后被城镇水务转载。

随着集团的发展,对检测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中心引进了全自动水质分析仪,先进的仪器能够做到在1小时内检测100个以上的样品,大大超过人工检测的速度。虽然存在样品仍需要人工进行前处理,受进样器限制样品中不能含有大颗粒悬浮物等缺点,但应用于生产,尤其是未来应用于悬浮物极少的再生水检测,仍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效率和人力消耗。然而,提高效率的优势背后,其配套试剂开封后仅2周的保质期和其20ml便要上千元的价格却让所有人为之挠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思考良久后,程晓菁突然想到,无论这台仪器多么先进,多么的自动化,其基本原理只有一句话“机械加药代替人工加药”,如果这样,实验室现有的试机按比例加入进去不是应该效果一样?于是,程晓菁又开始了漫长的实验,由于是完全自己创造一个检测方法出来,要证明方法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那一段时间,经常是一上班就要钻进实验室,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离开。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程晓菁成功地摸索出了氨氮、总磷和正磷酸盐三个项目的试剂盒配方和检测方法,将检测中的试剂成本从几元钱一个样品降到了检测一个样品所消耗试剂不到一毛钱,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实验与实验室人工检测结果相一致。这一项目最终获得了集团技改技革一等奖,并就试剂盒和检测方法申请了发明专利。

北京公交广安商贸集团张黎黎

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

2008年底,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张黎黎怀揣着梦想进入了北京公交印刷有限公司的创意工作室工作。短短的7年间,她就从一名普通的新员工成长为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

虽然在大学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没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张黎黎面对设计工作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她的生活开始了变化,步入了“两点一线”,每天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华,但是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求知的欲望是她进取的动力。

2010年,张黎黎开始接触到一些彩色活件,在师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下加之自己的努力,她做的彩色活件得到了领导和业务人员的认可。2010年底她参与了兔年生肖车票的设计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张黎黎设计的两张兔年生肖纪念车票被集团公司领导选中并印刷发行。第一次看到自己设计的纪念车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她想自己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此后,张黎黎参与设计了绿色出行、建党90周年、国庆65周年、APEC会议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车票等,并且得到了公司内外客户的好评和认可。2013年11月,在由北京市“百万青工岗位建功”行动组委会主办,北京公交集团承办的“北京青年汇汇北京青年”海报设计大赛中,张黎黎的作品《北京青年勇往直前》荣获了铜奖。

几年来,在张黎黎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人员积极拓展思路、推陈出新,在设计纪念票的过程中,运用智慧和勤奋,设计了多套纪念车票样和方案,在满足社会广大收藏爱好者需求的同时为公司增加了经济效益。

青春是一种职责,只有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才能让青春焕发出夺目光彩。张黎黎让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奋斗理想。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