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的现状与期望
2016-04-20廖巧玲白莹
文_廖巧玲 白莹
技术工人的现状与期望
文_廖巧玲白莹
问题1:作为技术工人,你对自己的收入状况是否满意?
问题2:你觉得学技术有前途吗?
问题3:你觉得该如何提升技术工人的地位?
近日,记者就这3个问题,走进武汉各类车间、工厂、高新技术企业,以“海采”方式随机提问了30余名技术工人。现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回答,以“实录”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一线采访】
1、吴峥 初级焊工
——不太满意。
——晋升空间很大。
——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技术工人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李援超 数控高级技师
——不是特别满意。
——学技术还是有前途的,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哪个行业都离不开技能人才。
——工资高了地位也就高了。
3、宋汉桥 数控车工
——与同行业相比,我对现在的收入不满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技术有前途,前提是必须学精。
——应让职业技术丰富的人去管理与支配职工的生产,而不是资历老、学历高的一手遮天。
4、颜萌 乘务员
——不满意。我更渴望得到能反映自身技术水准的岗位,以及企业领导在业务上对我的赞赏。
——学技术对工人至关重要。
——应在现有初、中、高级技工的基础上细分并增加相应等级的技术职称,将同一等级的初级工再分出等级,并与工资挂钩,设立相应的评定标准,达标后才能晋升等级。
5、潘宏伟 公交车队安全员
——收入还可以,能体现出我的价值。
——肯定是有前途,企业需要技术人才提高整体技术。
——继续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更多组织技术培训,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和对外培训。
6、马晓松 保修技工
——满意。我在2013年初还是一名只有5年工龄的初级工,通过武汉市技能大赛,直接晋级为保修技师,现在每月的工资扣除五险两金后还能剩下近4000元呢。
——肯定有啊。和初中同学聚会时,他们听到我的收入和公交车辆维修技术工作都说我是“金蓝领”。我自己也是这样觉得。
——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是需要工会的助力。我们厂每年都要举办五六场技术比武、车间还有技术交流,同时工会还为我们这些年轻人举办拜师学艺,这些都对我们的技术能力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需要高强度、立体化的培训。
7、熊达 养护工人
——还可以。连续多年,我们的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今年,增加了技能补助,多一项技能就多给一份补助。
——当然有,在我们公司,员工发展有双通道机制,技术工人如果取得高级技师资格,可以享受公司中层正职待遇。
——公司已经成功建立了技术工人地位晋升渠道,但还是希望能多对技术工人进行专业培训。
8、王皖国 二级运检师
——一般吧。
——在武汉地铁我认为学技术大有前途。
——如果没有当前地铁的快速发展,就不会有技工地位的不断提升。希望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形势要求的,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9、潘杰 信号工
——希望我的收入越来越高。
——学技术当然有前途了,俗话说得好“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希望多组织技术比赛,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展现机会。
10、陈运红 车间外包组长
——不满意。
——技术工人还是很有前途的,专业技术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前提,每个工人技术都过硬,药品质量才过关。
——去年我被评为首席职工,我们的地位是被认可的,也在不断提升。
11、张成文 维修班班长兼设备员
——收入状况还行吧。
——技术工人前途挺好的,设备是保障生产的必须条件,保养好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只有提升专业水平,地位才能不断提升。
12、冯春 车间吊蜡喷字组班长
——有待提高。
——技术工人有前途,但还需自己努力。
——希望单位多给技术工人一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13、肖小晶 检修高级工
——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收入状况比较满意。
——学技术前途广阔。
——应时刻强调企业发展,离不开一线技术工人。
14、刘保卫 水电工
——挺满意的。
——不论什么行业,只要学得精都有前途。
——首先还是得多看书多学习,考职称,最重要的是要多磨练,有了真本事,工人的地位自然就高了。
15、胡冬 车间职工
——基本满意,不过和预期值还有距离。
——当然有前途。手艺学到手是自己的。
——加大升职空间,作为梯队建设重点培养对象,福利待遇上给予倾斜。
从被访技术工人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看到,正是近几年各级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广泛开展技能比赛,普遍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选树首席员工、技能带头人等活动,一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正在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技能骨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从一些回答中看到,一线技术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他们中占相当比例的人员仍然不满意自己的薪酬待遇,希望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希望政府为学习技能出台更有激励性的政策,也希望社会消除偏见与歧视,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技工蓝领的地位与作用——这无疑为政府、企业、工会组织以及技能培训机构进一步改善技工成才环境提供了切入点,采取更加果断有力的措施激发广大一线技术工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