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在设施蔬菜培训中的应用
2016-04-20
近年来,辽宁省绥中县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建设,把设施蔬菜生产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全县的设施蔬菜产量为126万吨,产值16亿元,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总人数达94000人,设施蔬菜生产在绥中县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当前绥中县农业劳动者素质低、技术落后,越来越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面对这一现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迫切需求。2014年,绥中县农广校深入全县12个乡20个村进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调研,结合当前全县的三农实际及近年来农民培训情况,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模式可以满足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种有效模式。本文将农民田间学校应用于设施蔬菜培训的优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农民田间学校应用于设施蔬菜培训的优势
培训内容上,“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育,重需要、重实践、重技能,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在种植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培训方式上,“农民田间学校”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绘制作物生态系统图,针对蔬菜的生长现状及病虫害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讨论,让学员自己作出诊断、决策,浅显易懂并且实用。
培训程序上,“农民田间学校”先实践后理论,先田间后书本。学员参加培训从田间开始,先进行田间鉴别讨论,然后再根据书本上的知识,对作物生长进行调节、对病虫害加以防治,一改过去先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
培训方法上,“农民田间学校”注重寓教于乐,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用农民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等方式传授给农民,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将娱乐贯穿于其中,安排一些团队建设活动或文娱活动,教农民唱歌、跳舞、绘画、做游戏、做标本等,使学员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办,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
二、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选择、培训农民辅导员
辅导员的培养是开办农民田间学校的关键。在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之前首先要从技术指导员中选择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熟悉本地农业生产情况及农民需求,有敬业、吃苦耐劳精神,尊重农民,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农民辅导员。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需求调研、编制教案、协调资源、开展参与式培训、发现和培养农民技术员、搜集典型案例、示范观摩、总结交流等工作。辅导员在上岗之前必须参加专业系统的培训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参与式评估调研方法、培训课程设计、辅导手段和技巧等。
(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
通过调研,绥中县农广校确定设施黄瓜为主要培育内容(日光温室一年两茬黄瓜高产栽培)。为了让学员了解设施黄瓜全生育期,且便于农民培训一天后,下去实践并能反馈生产中的问题,整个培训按照农时季节、实行半农半读、分段学习、分期实践,以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白天与晚上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观摩相结合。
(三)确定培训地点和培育对象
绥中县农广校通过调研和培训任务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选择高台乡牛彦村和西平乡七里沟村作为设施蔬菜(黄瓜)生产农民田间学校试点,每个班招收学员20~30人。
学员认定标准:按照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年龄在16~55岁之间的农业合作社骨干成员、种植大户、乡村负责人、家庭农场主等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班。对学员要求:热爱科学种田和植保事业,务农为主;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农业生产经验的中青年农民;自愿参加、愿坚持培训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组织管理、语言表达能力强,在当地有影响力、号召力。
(四)构建培训师资团队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基础。适应农民田间学校的特点,对拥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培训教师不但要求理论知识强,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的田间经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性的授课方式,而是以农民为主,围绕农民学员设计问题、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要有对农民讨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点评的能力。
(五)依据培训需求,选定培训教材
结合学员的自身特点,选定的教材一定要适合其特点。教材要适合成年人需求,还要贴近农业生产一线,这就要求所选教材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操作性,理论所占部分不能多。
(六)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每个学员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社会经历,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组织能力,采取适当的沟通和协调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熟悉专业知识,精选面授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对教师的授课情况、教学态度、知识的准确性等方面做出规定,有学员评测,测评结果计入年终考核。
(七)学前测试
在进行培训前,对学员的知识面进行一次测试,通过测试使学员了解自身各方面的不足。同时,可以根据测试来了解、分析学员现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侧重点的来讲授和安排教学的内容,这种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更加合理。
(八)培训、学习活动
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配合计划开展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使培训形式丰富多彩,提高学员参训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
1. 学员考勤
在每次开展培训时都实行学员签到考勤制。考察学员对农民田间学校的积极性,培养学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
2. 复习回顾
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每一次培训学习之前要对以前的学习内容,特别是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温故而知新,从而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3. 推广新技术,增加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
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推广新的农业技术,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让学员掌握新的可操作性的技术,增加培训对学员的吸引力。如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应用、防虫网的应用、紫光膜的应用、温室一年两茬黄瓜栽培技术,这些技术在培训当中得到推广应用,引起学员的兴趣,提高培训质量。
4. 实施田间操作
这是培训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每一次培训后都要安排学员进行田间操作,培训教师、辅导员动手指导、操作示范。教师讲授,学员动手,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让学员直观感受所学知识,增强记忆,熟练掌握。在田间活动中,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训教师和指导员的参与下,让学员对田间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汇总,针对发现的问题形成决策,辅导员对学员的讨论结果给予点评,把学员没有发现的问题巧妙地提出来,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不恰当的措施在生产中产生风险,从而培养锻炼和提高农民学员分析问题和自主决策能力,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5. 专题讨论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活动,专题讨论由农民提出,辅导员组织,专家汇总。
6. 课后咨询和跟踪服务
一方面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扩大农民田间学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提高辅导员的服务意识和树立辅导员的威信。
7. 团队建设
这一活动很有必要。团队建设活动主要是培养农民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员间的协作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和农业产业的组织化发展。同时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例如拔河比赛、东北大秧歌、知识竞赛等。
8. 外出参观观摩
组织学员走出去,到外面好的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去参观、观摩,主要目的是给学员创造开阔视野、现场感受现代农业气息的机会,让学员进一步了解、学习现代农业的管理方法、新的生产技术,增强学员学农务农的信心。
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绥中县分校 邓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