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中的果园

2016-04-20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4期
关键词:万州区魔芋猕猴桃

海拔800多米的重庆市万州区溪口乡九树村四面环山,满山松柏,郁郁葱葱。森林荒坡处,九树村8组“小柏林”的那500多亩坡地上,15000多株李子苗在烈日映射下已长到了约1米高。在已具雏型的果园里劳动,王万清的脸已被晒得黝黑,“这是第三次流转土地搞种植,这次是有备而来,非成功不可!”

第一次返乡承包土地务农,功亏一篑

王万清是九树村人,他先后拜师学了1年多的裁缝和赤脚医生,在万州城区合伙开过小餐馆。后来他单干,挑“担担儿”贩卖中药材,这个活不重,两年下来也挣了1万多元。有了点资金积累后,1995年他在万州城区双白路盘下了一个摊位做小百货、小家电的生意。

多年经商,王万清在城里购房安了家。但每次回老家探亲,看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的土地,让心怀土坷垃情结的王万清燃起了返乡创业的愿望。“我要在家乡的土地上搞出点名堂来!”他把这一想法对家人一说,竟遭到一家人强烈的反对,“生意又不错,日子也过得去,发什么神经非得到农村去!”2006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犟着脾气回到老家,在本村9组承包了70亩荒地,计划着种植魔芋。没想到种下一个月后,全部烂在了地里。他反复分析种植过程,找农业技术人员探讨,原来由于包装处置不当,在运输过程中魔芋碰撞破皮,遭细菌感染。他渐渐发现,流转的这批地的土质也不适合种植魔芋。

这样,投入的4万元全打了水漂。第一次规模种植,王万清就这样失败了。

面对挫折不屈服,擦干眼泪再前行

2008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再次回到老家承包地里,种上了玉米种子,他长期“长”在地里。但这一次由于没有及时抢收,到手的玉米也全部烂在了地里。

一直不甘心的王万清再次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2014年3月,他第三次返乡。这次他有备而来,不再蛮干。他先从万州区果树站请来高级农艺师为他把关,经过测土壤、海拔,分析气候,专家分析数据后认为,该村“天冠冲”那100多亩土地,适合种植猕猴桃,该品种是目前万州区大力发展的项目,市场前景也不错。

说干就干,他把“天冠冲”100多亩地流转以后,按照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将荒地上的落地松针深埋地里,以改良土壤。灌溉水是山里的泉水,肥料是松针深埋后产生的有机肥,这样的生态种植,让他的红心猕猴桃自种下以后,长势不错。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学农业技术、学管理,2014年9月,王万清报名参加了万州区农广校在溪口镇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区农广校“送培训下乡”,农业专家传授农业技术,到田间指导。这一次,他学会了农业项目的选择、成本核算、风险的管控与防患,同时也了解了如何施肥、苗期的管理、水肥的应用与管理。培训期间,他请来授课的高级农艺师到九树村的田间地头,经过考察论证后,专家建议流转该村8组小地名“小柏林”处500多亩坡地,认为这里的沙土土质和800米左右的海拔适应李子树生长。

专家的鼎力支持,让他有了充足的信心。2014年11月他流转了“小柏林”500多亩土地,并严格按照专家要求,种下李子苗,建起了标准果园。

功到自然成,带动乡邻共奔富裕路

如今,在王万清的果园里,猕猴桃树、李树迎风长大。王万清的果园忙季用工时可达50多人,除了本村6个组的村民外,连附近新田镇高家村的人也被带动。在他果园里长期打工的本村1组50多岁的村民吴锡文,妻子瘫痪在床,以前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妻子的药费有时还需借钱。现在在王万清果园做工,吴锡文收入较为固定,妻子的药费不愁,家里也比原来好多了。该村8组50多岁的王祖金夫妻俩都在果园打工,原来赋闲在家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如今俩人已挣到了2万多元。

种下希望果,来年好收成。王万清的果园地处在建的万忠高速公路沿线,公路建成后,将对他的果园形成利好,同时四面松林,青山含黛,已然成为森林中的果园,美不胜收。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

猜你喜欢

万州区魔芋猕猴桃
摘猕猴桃
提取猕猴桃的DNA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摘猕猴桃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养个猕猴桃
巨魔芋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
珠芽魔芋精粉的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