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问题
2016-04-20陈志敏
陈志敏
文章编号:2095-6835(2016)07-0043-01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航空事业也在迅速发展。空中交通具有快捷、方便、迅速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当下出差、旅行最佳的出行方式。由于我国的空中区域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空中运输规模也受到了限制,所以,要想提高空中运输的安全性,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就要降低运行风险,因为空中管理情况会影响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民航;空中管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5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7.043
航空安全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我国的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让飞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渠道的畅通是首要任务。因此,制订一套完整的空中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1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现状
空中交通管理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跟踪、管理和控制飞机在空中的飞行状况,从而保证其飞行安全。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空中交通安全进行维护和管理,合理地控制空中的飞行秩序,以保证空中飞行的畅通和安全。空中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确保空中飞行安全,提供相应的交通管理服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把控空中的交通流量,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空域。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整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管理技术也不成熟,而且空中交通管理评估体系也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部门采用的仍然是国外的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国外空中交通运输体系比较成熟,而且它起步早,发展快。将国内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与国外的相比,国外的更完善、更具体。②目前,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部门采用的空中交通流量统计方法源自美国ETMS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同时,也参考了欧洲CFMU中央流量空中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模式的发展,还可以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运行的安全性。③运用空中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能有效管理我国空中国土资源。我国民航管理机构正在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便进一步推动空中管理工作的发展。
2 限制因素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使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2.1 国内外民航交通运行情况不同
国外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出现得比较早,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有先进的管理设施,所以,其管理体系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空中交通管理事务中。但是,我国所用的管理体系并没有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改进。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因为相关管理人员没有经验,所以,会影响他们处理问题的效率,而且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2.2 固定化投资和效益不高
目前,我国用于空中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由于这部分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范畴和管理权限,所以,必须要严格履行各级部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审批程序。同时,地区空中管理局要在本地区管理局的权限范围和审批职能内完成申请提出和项目申报等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投资管理方面打破一体化管理的局限性,但会出现多方共同管理的混乱局面。
2.3 运行机制老化,运行效率低
保证运行安全是航空运输的首要任务。按照规定,各级空中管理部门必须向一级管理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按照安全责任书中的内容认真履行奖罚责任制度。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始终贯彻落实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制度中的要求,切实保障运行安全。
3 改革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3.1 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
为了提出符合我国空中运行情况的管理措施,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将民航空中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融入由国外引进的管理理念中,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民航实际运营情况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改革方向。
3.2 购买符合实际情况的空管系统
每个国家的实际运营情况不同,所以,不能照搬国外的空中管理系统。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民航的空中交通情况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空中监察系统。
3.3 优化空中管理机构
在工作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商业化的空中交通管理机制,不断改革空中管理系统。目前,一些国家的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仍然是由政府组织机构管理,而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比较简单,有利于我国内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如果民航局切实执行政事分开的空中交通管理制度,就可以将政府职能分离出来,由民航空管局负责管理空管系统的具体行政业务和运行情况。
4 结束语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空中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进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改革能使我国航空运输更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延.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陈艳秋,栗牧怀,李敬.构建与完善民航持续安全保障体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88-92.
[3]刘凡.我国空域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