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池塘精养技术

2016-04-19赵建华唐玉华

科学种养 2016年4期
关键词:池底增氧池水

赵建华+唐玉华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肉质丰满、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是名贵的淡水虾类。近年来,因“盱眙国际龙虾节”的成功举办,小龙虾市场消费日益火爆,价格也持续攀升,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养殖热情。笔者根据金湖县小龙虾的养殖实践,将相关养殖技术归纳如下。

一、养殖条件

1. 池塘建造。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环境安静,无污染源,道路通畅,供电正常的地方开挖池塘。塘口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面积以5~10亩为佳,土质宜为壤土、黏土,埂宽2米左右,坡比为1∶3,水深为1.5~2.0米,修建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底稍向排水口一侧倾斜,沿池底中轴线开挖一条宽3~5米、深50~80厘米的集虾沟,沟的两端分别与进、出水口相通,以利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成品虾的捕捞操作。

2. 设置防护(逃)设施。养殖池塘要设置“水、陆”两道防护设施。水上防护设施设置在池埂附近水深40~50厘米处,用高1米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水面,其上端内沿倒挂宽20~30厘米的塑料膜、外侧用长竹竿固定;陆上防逃设施设置在塘埂内侧,用高60厘米的钙塑板(底部埋入土内10~15厘米)圈围,板外侧用竹竿或木棍做桩固定,桩间距为1.5~2.0米,转角处做成圆弧形,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和小龙虾外逃。

3. 配备微孔增氧设施。微孔增氧设施的配备功率为0.15~0.2千瓦/亩。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条式安装法。微孔管总长60米左右,用支架将微孔管水平布设于离池底10~15厘米处,进气管口与塑胶软管(输气支管)连接,终端口封死,管间距10米左右。另一种是圆盘式安装法。将微孔管盘绕固定在用钢筋做成的圆盘框架上,进气管口设在圆盘中间与塑胶软管(输气支管)连接,终端口封死,用绳子或支架安放于离池底10~15厘米处,每盘微孔管长15~20米,每亩安装3~4盘。

二、养殖准备

1. 清塘消毒。10月底或11月初排干池水,保留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清出的淤泥可作为肥料。清淤结束后,池塘加水至1米深,用生石灰50千克/亩和茶籽饼25千克/亩混合消毒,对水溶化、搅匀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寄生虫等敌害生物。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排干池水,冻晒池底 20~30天,待池底龟裂后翻耕池底,继续暴晒至表层泛白。

2. 投放基肥。入春后开始投施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肥,以鸡粪为佳。施肥量为150~200千克/亩,新开挖的塘口可增至250~300千克/亩。施肥后用旋耕机反复旋耕池底2~3遍,让底泥与肥料充分混合,使肥力均匀释放,促使池内底栖动物繁殖生长,为日后入池的小龙虾苗种提供充足的生物饵料。

3. 移植水草。适宜小龙虾池移植的水草品种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茭白、芦苇、水花生和水浮萍等。一般在埂边移植茭白、芦苇等,池底移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使水草覆盖率达50%~60%,若水草不足,则以水花生、水浮萍等作为补充。

4. 投放螺蛳。3~4月是螺蛳投放的最佳时期,投放量为200~300千克/亩,让其在池内自然繁殖,为小龙虾源源不断地提供活饵料。7~8月可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100千克/亩左右。

三、苗种放养

1. 虾苗放养。4~5月,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和活动力强的优质虾苗进行放养,一般规格为150~3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 8000尾/亩左右。放养时将虾苗沿池四周投放,最好投放在有水草处,让其自行爬入池中。

2. 鱼种放养。虾池可搭配放养部分鲢鳙鱼、细鳞斜颔鲴,以控制池水肥度,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鲢鳙鱼的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50~80尾/亩;细鳞斜颔鲴的规格为8厘米,放养密度为30~50尾/亩。

3. 苗种消毒。上述苗种入池前用2%~3%食盐溶液浸浴消毒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

四、养殖管理

1. 饲料投喂。在高密度养殖时,人工投喂以配合饲料为主,搭配部分玉米、小麦和小杂鱼等。配合饲料在水中的溶散时间应达5小时以上,粗蛋白含量应达30%以上,搭配的饲料应新鲜、无霉变。幼虾养殖阶段以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6%~40%的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3%,另投部分新鲜的小杂鱼,以满足幼虾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成虾养殖阶段以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0%~35%的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5%,另投部分煮熟的玉米、浸泡发芽的小麦和新鲜小杂鱼等,以提高成虾规格和增加养殖产量。在小龙虾养殖全程中,分别于早晨日出前和傍晚日落后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70%。具体的投喂量应视季节、天气、水质、水温以及小龙虾的蜕壳和摄食等因素科学掌控。一般以投喂后3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饲料应投放于池岸或浅滩上,让小龙虾养成定点摄食的习惯。

2. 水质调控。按照“春浅、夏深、秋稳”的原则控制好水位。一般3~4月水位控制在30~40厘米,5月为50厘米,6月为60厘米,7~9月加深至1.5米左右,10月稳定在1.0~1.2米。每5~7天加水1次,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换水30%左右,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每10~15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浆,用量为10~15千克/亩,调节pH值为7.5~8.5。每15~20天全池泼洒1次速效底爽(主要成分为氧化物、分解因子、分解型低耗氧微生物、增效剂),一般用量为0.6~0.8千克/亩,水质恶化时用量为0.8~1.0千克/亩,可连用2次,以改善池底环境,将氨氮含量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此外,合理使用微孔增氧机,发现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机,可在微孔增氧机组上安装溶氧控制器,实现自动增氧,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在增氧设备出现故障时,可采取抛撒粒粒氧等化学增氧剂的应急措施。

3. 虾病防治。小龙虾病害防治应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小龙虾常见疾病有水霉病、烂鳃病、烂尾病、黑鳃病、肠炎和纤毛虫病等,要重点防护。

4. 日常管理。一要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全面了解、掌握虾的活动、摄食、蜕壳和生长情况,以便对饲料投喂量做相应调整。二要定期检测透明度、酸碱度、溶解氧等指标,若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采取措施调节。三要经常检查增氧、防逃等设施的完好情况,一旦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确保其安全可靠。四要认真填写塘口记录,详细记载苗种放养、饲料投喂、防病治病、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情况,作为产品质量追溯和总结提高的依据。

五、捕捞上市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养殖,部分小龙虾会达到商品规格,应及时捕出上市销售,留小虾在池内继续养成。捕大虾、留小虾、降密度、促生长,是提规格、增产量和降成本的有效措施。捕捞方法较多,一般采用地笼网、虾笼等工具诱捕,以地笼网诱捕效果最好,一般是下午放笼诱虾,次日清晨收笼捉虾。10月份后可排干池水将小龙虾和其他养殖品种“一网打尽”,之后开始清塘、消毒、晒塘,为下一个养殖周期做准备。

(作者联系地址:赵建华 江苏省金湖县渔政监督大队 邮编:211600;唐玉华 金湖县健康路7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11600)

猜你喜欢

池底增氧池水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游白沙坡温泉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富士特GS40高速增氧变频耕水机
鱼塘补漏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