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爱 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

2016-04-19刘岩刘英先

关键词:作业家长教育

刘岩++刘英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89-02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爱是教育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教育素质。一个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他同时也必然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没有热爱学生的感情,就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爱护学生 从尊重做起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才,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人才。”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自从我走上教师岗位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起,我就深深体会到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有加。在教育中,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经常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我所教过的班里曾经有的孩子上课不听讲,或者有的不按时交作业。不仅学习跟不上,各种习惯也没有很好的养成,这时候我总是找他们谈心,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上课时随时提醒他注意听课,每天放学前,总是把他们单独叫到一旁耐心地辅导他们把作业做完,并抓住这学学生的优点,在全班表扬。从这以后他们渐渐有了改变,作业虽然不能全对,但能按时交了;他们的转化,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爱是多么重要。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

二、包容学生,多给予师爱

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教育教学过程主,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辅之以耐心的劝导、细心的指导,使学生在如春风细雨般的环境中慢慢地领会,慢慢地体味,摒弃浮躁的心情,用静谧的心情学会改正错误,在理智中成长。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因缺乏自控力,他是会犯错误的。犯错误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权利,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改过的过程。适当的允许学生犯错,有时是一种教育艺术。我有一学生特别粗心,平时作业常常加号错写成减号,大于号误写成小于号。家长为此不知说过他多少次,但他就是不当回事,小错不断。后来我和家长商议暂不要管他,让他吃点亏。到了期末考试时,他的粗心害得他丢了不少分,名次也下降了不少,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以后每次作业、考试他都很谨慎,都会认真检查。对这样的错误要大声说“不”吗?这样的错误难道不可以被宽容吗?只有具有了这样宽广的心胸和包容的品质,我们的师爱才会有的放矢,不成空谈。

三、爱护学生,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上学期班上学生李柏慧聪明伶俐,可是语文测试总是不及格,我通过纠察发现,原因之一是由于该父母开饭店,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因此成绩不理想,找到病因,就好治疗。通过与家长深入交流,该生家长也对孩子的学习深感焦急,表示今后不管多忙,一定抽一个人辅导孩子。于是我将每天的知识重难点,以联系卡的形式写给家长,以便督促孩子学习。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该生补习所学的知识。通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该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突破了八十分,看到学生的成绩单,家长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激动地说:“老师,孩子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对学生的关心与爱让我的每个学生都有真切的体会。我认为,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

四、感化学生 身教胜言教

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的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位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靠教师口头上大道理的说教,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的知识水准、道德修养、个性气质去感召学生。这种感召的力量,是由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吸引而形成的自然影响力。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超越了知识的传授,使教师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榜样,每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各不相同。劳动时,我和学生一起擦玻璃,清垃圾;担当区地上的杂物我经常捡。教学生讲文明,我时时注重自已的言行,如: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请坐等文明礼貌用语,学生在教室开展活动时,看见地面脏了要扫时,总是用扫帚蘸水扫地,以免将灰尘落到学生身上。有的教师这样评价我:“认真是你最大的优点。”学生们也说:“您做事真认真!”的确,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我为人处世的准则。我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做法,感染了学生,他们懂得了真诚、认真的可贵了。

前苏联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它代表着成人社会对下一代的关怀和爱护,体现国家民族对下一代的深情和期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一往情深精诚所至,一心一意顽石开,爱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

猜你喜欢

作业家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请吃药Ⅱ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