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发数学思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策略

2016-04-19李光涛

关键词: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策略

李光涛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总结,从而有效地而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

【关键词】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81-02

数学的思考是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已经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想,进行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或者掌握了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数学思考的平台,引发学生数学思考。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的:让学生借助与已有的经验,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观察、是要拿、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必然要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必然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总结,从而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景有助于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是学生有一定经验的,例如:钟表的认识、圆角分的认识、年月日的认识等,但学生的这种认识仅仅只限于有一定的感知,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重现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如通过创设淘气一天生活的钟面时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时刻进行思考,我这个时刻在干什么呢?这个时刻是几点?从而认识钟面时刻,达到认识钟表的目的。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然也能联系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又如:创设现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购物,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去思考:每一张人民币的币值是多少钱呢?我要买的东西需要怎样付钱?从而让学生认识人民币面值,认识圆角分之间的进率。通过模拟购物必然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必然能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还有一些学习的内容,学生是比较缺乏经验的,例如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数的认识,三个方位观察物体以及小立方体搭成的立方图形的形状等。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为学生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情景,让学生情景的理解和思考中,促进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通过认知冲突引发数学思考,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发现教材中一些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知识点,并抓住这些知识点引发学生思考,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先出示情境图。

问:看到他们的对话,你想说什么?

优生:他们的内角和都是一样大的,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都是180度。

中等生:他们的内角和可能是一样大,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肯定?

学困生:说不清楚谁打谁小?

通过对情境图的充分使用,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了一种不确定的想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数学的方法去验证这种说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并通过已有的数学方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再如我在教学《数图形的学问》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按照一定顺序数图形的个数的方法以后,我按照以下方式除了一道习题:

数一数有多少个长方形

生:6个

再以动画的形式在长方形的下面出现一个同样的长方形,组成下面的图形。

问:现在有多少个长方形?

大多数学生回答12个,只有少数学生回答18个。于是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什么会有18个呢?难道我哪个地方没有数到吗?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学会这种图形个数计算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三、用数学方法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指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进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让数学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这样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证书加减乘除的方法进行迁移来解决小数的加减乘除法,渗透以旧知学新知的方法。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出示1.25+2.41和3.66-1.25,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生:只是多了小数点,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问题,小数加减法就会算了。追问:怎样解决小数点问题?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联系到整数加减法数位要对齐,并将这一知识点主动迁移过来,就能很快地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问题了,数位要对齐,只需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我同样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小数乘除法也只需要解决好小数点的问题就行了,从而让学生以旧知学新知,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自主解决好这类问题,并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反思学习中进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发现同样的问题,通过课堂上的而学习,课后的练习,学生做错之后的改错,如果再让学生来做,还是可能要错。分析原因,一个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反思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反思意识进行培养。如: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可以追问学生:你错在哪里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在遇到这类问题,你应该怎样去解决?通过这样的追问,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进行数学思考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中思考与理解数学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产生认知冲突时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带着数学方法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等。通过数学思考的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逐步在积累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ISBN7-303-07683-2/G.5924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策略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