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2016-04-19郑勇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化学教学

郑勇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主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自主学习也越来越引起了学科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以初中化学授课为主线,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角色的调整及课堂情景的设置等方面阐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73-02

自主学习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具备安排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如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能力,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等。因此,我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围绕这些理念,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这些方面作了尝试和探索。

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浓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继续学习的意愿,才能产生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才成为可能。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目的入门阶段,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学科知识的应用性、教育性、激励性、趣味性,挖掘“兴趣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主学习成为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不感到厌倦,体验到自己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欢乐,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发展兴趣的“乐园”。如在进行金属性质的教学时,金属活动顺序表的理解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我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我拿出几枚金黄色的戒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小组的学生利用金属的性质设计实验来检验它是真金做的,还是黄铜做的,而且我还尽可能的提供所需的实验用品,让学生最终用实验来完成自己的设计。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陡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显得果敢从容而又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知识的成功应用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那种“我要学”、“我想学”的学习状态呼之欲出,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二、培养质疑精神,引导自主学习

课堂上学生大胆质疑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上升,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进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打断我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质疑。如果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会马上给出一个反例,让学生去挖掘错误的原因;如果遇到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会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并参考书籍,和班级学生一起探索和尝试,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记得在教授氧气性质和制法实验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一个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木条仍然可以复燃,实验与教科书上的说法不一致?”我一愣,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所以我立刻抓住这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机会,通过做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集气瓶中只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就会复燃,不一定要充满氧气。这样就推翻了教科书中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不迷信书本、权威的科学精神。

三、转变课堂角色,促进自主学习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主角—配角”的关系中,学生被教师主宰着,学习活动是一种被动行为。在被动的前提下,学生只会接受,不会自主不会创新,这种学习属于低效的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去学习、掌握,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为此,教师就要创设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转变师生关系,构建适合于自主学习的、新型的课堂角色。例如,有关燃烧一节课的设计,我就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学习,不断地深化对燃烧的认识。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开始,从燃烧需要氧气到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需要氧气,从燃烧产物单一到的木炭燃烧产物有两种,直至有机物燃烧产物的预测,最终通过巩固练习和总结,不断地构建认知冲突,思维不断地深化。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的在于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四、开展实践活动,指导自主探究方法

化学知识与社会和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新课标倡导“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入手,学习有关物质构成和变化知识,然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化学实践活动正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如学习了《爱护水资源》后,围绕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科学考察活动。本区水污染情况怎样?有无浪费水现象?污染后的水对人和工业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源在哪里?怎样防止水污染?你知道的其他“水”有哪些?要求学生通过访谈、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测试。最后写一份“我所认识的水”的科学小论文。在实践活动中不同的学习个体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产生各自对自然的体验和认识,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探求自然奥秘、追求科学真理的情感得到培养,在活动中兴趣变得稳定、持久,使克制力差的缺点对化学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化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从而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开明;浅谈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0期

[2]管家元;王伟群;初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07期

[3]刘春林;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Z1期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