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16-04-19吴国霞

关键词:分组探究数学

吴国霞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72-02

课程标准提出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它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识品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几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与它相对应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根据克伯屈的七步教学法。一个完整的思维活动第一步是“一种情绪发起进行某种行动的冲动或倾向”如果只重视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欲望,情感需要,无视学生在什么状态下,怎样获取学科知识,则学习只能是低效的。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导,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口算”,如果直接出示例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知识机械重复操作。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王老师一家三口打算旅游以下几个景点可供选择:翠屏山每人费用20元、重庆每人费用300元、苏州每人费用600元、天津每人费用2000元。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个地方,并计算一家三口要准备多少元钱,全体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计算:生A、我选择去苏州,需要600+600+600=1800元,生B、我选择去重庆玩,需要300×3=900元,师:300×3我们没学过,你是怎么想出来的?生B、3个300就是300×3=900元,生C、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先看做3×3=9,在加上2个0就是900,生D、我选择去天津,可以这样算……,生E、我选择翠屏山,可以这样算…… 在学生的讨论中,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算法,他们主动获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并理解了算理。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合作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渎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从而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是这样做的:

1、明确分工,讲究质量。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划分好学习小组。分组应遵循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本的原则,能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调动学生分组合作的积极性。分组时,要考虑组内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时展开争议,相互影响带动,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扩大信息量。一般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以四人为宜。小组长负责主持小组讨论。分组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但有时一说到分组,学生便瞄准了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而那些不大感兴趣的内容便无暇顾及了。小组合作并不是单纯地把任务分散,而是要集中集体的智慧,解决更多的问题,即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因此,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敢“啃硬骨头,”在诸多问题当中,敢于选取富有挑战性的,其他小组一般不愿意顾及的问题,自觉锻炼探究精神和意志品质。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时,应学会正确的交往合作技能。教师要时时关注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当小组或个人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当小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深入到讨论中,引导学生得出结果,相互启发;当学生“山穷水尽”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拓展延伸。整个分组合作要让学生全面参与讨论,使之真正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教师要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提炼要探究发现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鲜活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研究探索、形成解释、反思交流的探究过程,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和探究欲。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的风向标,我们要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通过独立思考、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自主能力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分组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