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016-04-19李晓静

关键词:生活习惯玩游戏学会

李晓静

【中图分类号】G 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59-01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的人生基石。 习惯好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一、学会自己做事。

孩子跌倒了,家长不要急于扶起,要给孩子自我爬起的机会。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果实要自己剥皮,脚丫要自己擦洗,衣物要自己收叠,碗筷要自己洗涮。孩子在家玩玩具之后,家长可以引导让其把玩具归位,自己动手把玩过的东西收拾好。当然,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求他们把繁琐的工作做好,而是教孩子“如何去做”。从而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

二、学会节俭生活

节俭是人的一种美德,要引导孩子学会节俭,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时哭闹,家长就用钱来充当哄好孩子的法宝,给孩子钱买玩具,给孩子钱买食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娇惯成性,大手大脚花钱,它们挑吃挑穿、总要花钱买这买那,不该买的东西也闹着买,家长不答应,就跟家长发脾气。然而对买的东西又不珍惜,喜新厌旧,随便丢弃、浪费。这些孩子不知道父母每天在忙些什么,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用的东西是哪来的,反而觉得自己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孩子们大手大脚花钱,奢侈浪费的情况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果不好好教育引导,孩子便难以成才,甚至于难于成人。

三、学会礼貌待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狡猾,质朴就会成为粗鲁,宽厚就会成为谄媚。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所以教育孩子礼貌待人应从幼儿做起,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坐、请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四、学会自我控制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这样来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要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切不可因孩子一时表现好了,家长一高兴,就可以允许他上网或超时上网。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五、养成读书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如:认真学习的态度;对美的感受力;爱护劳动成果的品德;自制、自控能力;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等。由此可见,阅读是孩子学习的基础。他们通过与书的不断对话,逐渐学会独立思考。他们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充满信心。由此可见,早期阅读对于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幼儿通过听故事,看图书,能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通过接触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文字等,能初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中接触各种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并以此为载体将知识迁移内化,提高综合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与以后的成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玩游戏学会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回到古代玩游戏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