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2016-04-19孙华旭

关键词:美术课堂观念

孙华旭

【摘要】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中学美术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通过美术课的教学是否有了兴趣和爱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关键词】有效 美术课堂 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0-02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的职能分工也进行了调整,美术教育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矫枉过正、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笔者针对实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学美术教育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情绪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如在美术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等简单手段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必须要有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当师生双方同处于精神高度亢奋状态里面,传递知识就会自然、顺畅、快速、准确,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就会处于极佳状态。

二、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会是有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如一位导演,上好一堂课就如演好一出戏,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作用,调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家电造型设计》这一课,在一节内要完成欣赏了解家电和设计一款或多款家电造型,这种类型的课学生兴趣一般很低,而且涉及到设计,教学难度比较大,为了上好这个难题课,教师对此课要进行精心准备,教学开始先播放了家电商场的一段录象,引导学生观赏分析家电的功能和造型,边播放边让学生讨论:哪款家电造型好看实用经济,假如你来设计会如何设计?还可动手试画草图,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很投入到课堂中,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联系到生活的实际,竟然指出哪些家电设计造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进一步深化课堂——引导学生从一个消费者的角色向评议者和设计者的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设计欲望!结果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共同讨论设计,几乎每个学生都设计出了一件家电产品造型。使一堂原本学生会感觉枯燥有难度的课变成了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好的课。学生的美术兴趣也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和提高。

三、课堂上要让师生形成互动

师生互动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方式,也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作为艺术类学科的高中美术课,更应加强师生互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还有一部分高中美术教师没有认识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和重要性,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化,没有达到互动的最终目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教学互动作为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也最有效的途径,其在教学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倚重。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环境下,高中美术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注重在教学课堂中加入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互动。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广大美术教师对教学互动的认识和领会不足,高中美术课堂在具体开展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对于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美术教师老说,其教学互动只是以教师语言为主的语言性互动,而且往往是过分注重教师和教材权威的灌输式语言性互动。对于积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美术教师来说,其教学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了热闹的课堂气氛,因而往往也有流于形式之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借助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从师生情感关系、课堂组织结构和教师教学倾向三个方面,对传统课堂和新式课堂的教学互动展开具体分析。在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笔者以为,要让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在教学互动上有不错的改观,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1.教师明确教学互动对于教学的作用;2.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教学互动;3.师生强调互动过程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4.师生注重互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5.教师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6.教师平衡多元互动对象之间的关系。

四、采取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进行多元评价、主体评价和发展评价,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是“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中的体现。

如美术鉴赏评价采取平时评价,阶段评价,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的平时评价以《高中美术学习手册》的使用为主要依据,进行评价;阶段评价是以随堂测试以及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个人评价是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一个课堂自评,小组评价是针对课内外小组活动的一个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美术鉴赏评价方式的设置,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学习过程评价的理念。

教学评价的管理,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监控,同时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尝试体验等的总和量化。主体的主动积极作用在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录高;对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2]黄建法;浅谈影响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及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

[3]钟永聪;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1年10期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观念一变天地宽
健康观念治疗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中国古代竞渡观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