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班级管理的学生案例分析与思考

2016-04-19林少峰

关键词:心理辅导

【摘要】通过选取四名真实的中职学生个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人性化教育,自我超越,心理辅导,规则教育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实效性。通过四个不同的学生案例,展示了作者二十多年的中职班主任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同时真实地说明职业教育的成功,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改变了学生家庭的命运,班主任的工作平凡而有意义,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 自我超越 心理辅导 纪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9-02

一、班级管理中的人性化教育

1.坚强的她

何小秀同学,2000级经济信息班的学生,一名来自粤北山区的女孩。由于家境贫困,学习特别刻苦,刚入学时,她总是担心自己不能毕业,后经过我的了解,才发现她的左手,由于小时候被烧伤,家里因没钱为她医治而留下后患,手的功能基本丧失。经多次与家长沟通,家长同意委托我带学生到医院检查,我亲自带她到广州市和平手外科医院找医生检查她的手,医生建议她做植皮手术,否则,两年后她的左手功能将完全丧失,也无法操作计算机,也意味着无法毕业,也将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学生的家境贫困,无法缴纳手术费,经过了解,学生有一表哥在深圳工作,我马上打电话与他沟通,并争取了他同意支付手术费。寒假时,她的父亲来到广州,带她到医院做手术。医生建议手术分三期进行,我反复多次沟通,用诚意打动了医院的主任,医院最后同意减免了她的部分费用,以减轻家长和学生的经济压力。每次做手术时,我都安排好广州的学生轮流到医院去陪护她,她坚强地忍受着手术创伤所带来的疼痛,经过近一年的治疗,她终于康复了,左手的手掌终于可以自由张合,手指的功能恢复了。她很感动,下定决心努力地为班集体做事,以回报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关爱。由于我的积极推荐,她后来参与了学校学生会纪律部的工作。她的认真负责,埋头苦干,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赏。毕业后,她继续一边工作,一边读成人大专的课程,经过十年的奋斗,现已经扎根在广州。她还动员两个弟弟来广州读书,考取了中级电工证书,成为连锁酒店的电工,她的父母由衷地感叹道,“是这个女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两个弟弟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她来广州读书,很幸运地遇到你这样的班主任,尽心尽力地帮助她!”

2.我的感悟

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人性化教育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成为真正人的教育。人性化教育目的在于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支持、帮助、宽容、和谐的人文环境,关爱受教育者,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培育受教育者具有完整的人格。

在学生管理中,我深深的感到,通过爱心、关心、理解、尊重的情感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支持和帮助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进步,发掘学生的个人潜能,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才能达到教育与管理的目的。

多年来,我坚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尽我所能地帮助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付出,教师的导向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我经常把学生当成朋友去交往。作为一名资深的班主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能及时出现在她们面前,我总是想办法开导她们,让她们能够说出心里话,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帮助,并鼓励她们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看到了何小秀同学持续不断的努力,无论在工作上,在家庭上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职业教育的成功,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班主任的工作,平凡而有意义!

我相信,人性化教育所体现的人性化关怀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实现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

二、班级管理中的自我超越

1.独生子女的她

王晶雯同学,2008级园林班的学生,来自广州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独生子女。刚进校一年级时,每次上课都很安静,很少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了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学习方法也不当,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难以提高。有一天,放学后,我把她留下来专门为她做了一次学生心理行为的测试,用数据与科学的分析方法作为切人点,并与她一道分析,寻找适合她的学习方法,对于这名学生,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原理,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训练与提高她的学习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她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自信心也增加了,并在全班同学的民意选举中,当选班的学习委员。由于她的学习成绩持续提高,我不断鼓励她,家长也很支持她报名参加3+X的高职高考,2011年中专毕业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省环境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全日制的大专,2014年大专毕业,现在广州一设计公司从事园林设计工作。她以及她的家长从没有想到,她可以考取到职业技术学院读全日制的大专。他们很感谢我,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她找到适合她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她的学习自信心。我很高兴地看到她的坚持,她的用心,让她超越了她自己,成就了她自己!

2.我的分享

美国著名的行为管理学派的代表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X理论强调对人实行严格的外部管理。Y理论则从人性的善出发,强调启发内因,主张以诱导的方法,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人实行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多年来,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班主任的实践工作,强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家长一起,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持续不断地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学会科学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自我超越,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班级管理中的心理辅导

1.经常旷课的他

叶华军同学,2012级造价班的学生,家庭背景:父母下岗, 文化水平低,经济拮据,感情冷漠,教育孩子方法不当。该名学生经常旷课,有时宁愿到校外游荡都不愿回校上课。

通过与该名学生的了解,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对于该名同学所产生的问题行为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如下:父母关系冷漠,对子女缺乏适当的关爱;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自我控制力低,青春期易冲动缺乏自信心。

我采用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中学生意志力测验问答卷。根据数据分析,该名同学的人格倾向属于内向不稳定,意志力一般。

心理辅导的策略:(1)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找出旷课的原因和动机,特别要了解学生旷课期间的情况;(2)通过家访,与学生父母讨论子女教育的态度,要求家长不能放任、疏于管教。(3)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让学生了解旷课对自己可能产生不利的结果;检讨自己的学习生活,需要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4)应用“现实疗法”让学生知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经过一学期的观察,学生的旷课次数减少,初见成效。学生也终于明白三年的学习时间很短,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毕业证书去证明自己没有浪费自己的青春。2015年7月,学生终于拿到中专毕业证,作为班主任的我,倍感欣慰!

2.我的思考

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其间辅导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和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

作为一名辅导者,我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愿意且能忍受模糊性,拓展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深入专注于工作,并从中获得工作的意义。我始终认为学生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群体,辅导者就是要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合适的应变能力,并试图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能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旷课是中职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面对的学生管理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为解决这类问题,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心理健康的实践证明,只有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并给予问题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行为改变给予赞赏和鼓励。

四、班级管理中的纪律教育

1.目中无人的他

蔡少滨同学,2012级造价班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在社会混迹了两年,在家长的压力下,重回中职学校读书。刚进学校,他就展现出不同于一般学生的“能力”,隐藏背后,组织“同乡会”,惹是生非,带头旷课,用粗言顶撞老师,不服从老师的管理,带动部分同学通过民意选举,争取了过半票数,要挟班主任,他要当“班长”。

对于这些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主要管理策略是(1)充分重视,但是对“小头目”的学生,先冷处理,从外围学生中把控。(2)及时与家长联系,务必要取得家长的支持。(3)在班级中及时开展纪律教育活动,开展《规则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认识新朋友》等主题班会。(4)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及时取得第一手的资料。(5)把握时机,适时收网。由于该名学生参与打架,学校准备开除,家长到校,狠狠地教训了学生,家长请求班主任一定要保住学生在校读书的机会。这时,班主任和家长一起,要学生自己反思,没有规则意识,不遵守纪律的后果,最后,学生主动在班会上做深刻的检讨,保证用实际行动珍惜学习机会。(6)及时把握教育学生的机会,做好耐心细致的纪律教育工作,以点带面,增强全班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班风的好转。

2015年7月,蔡少滨同学终于拿到中专毕业证,家长打电话给我,感谢班主任教好了他的儿子,并告诉我:他的儿子正在父亲的公司工作,懂事了,长大了,家长放心了,也很高兴。

2.我的反思

在班级管理中,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不断扩展,班主任必须高度警觉个别学生的“无法无天”,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学生去破坏规则,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也无法在班级中树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在社会中的人总要受社会规则的制约,这是产生规则的前提。规则的重要作用:保障人们的权利;保证人们要做成事情;约束人的行为。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一种意识,也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的作用:有用性;惩罚性;自律性。

在班级管理中,应把纪律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让学生将来在社会中自觉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公民。

结束语: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且极具可塑性,不同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面对不同的学生需求,作为中职班主任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全面的业务素质,较稳定的心理素质,不断地学习和运用新的科学管理方法,直面挑战,勇于尝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促进学生的转变,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职业教育的成功。班主任的工作平凡而有意义,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刘岩 王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8

[2]《学校心理辅导实务》 郑晓边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8

[3]《班级管理实务》 徐长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1

作者简介:

林少峰,基础部德育部,讲师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聋生就业前心理辅导和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