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研究

2016-04-19赵志红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初中语文

赵志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逐步渗透到各个学段和科目当中,为当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革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应当注重教学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将教学总目标分解细化成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以有效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本文首先阐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的重要性,进而探究其分解细化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阅读 教学目标 分解细化

【中图分类号】G 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1-0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科目教学中的重点,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其对文章篇目的解析能力,并不断强化其语文鉴赏能力。如笼统地进行阅读教学,以阅读教学总目标指导教学实践,将导致教学过程的模糊化,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向,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的后果。为此,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将总体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小部分,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落实细化目标,才能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的重要性与要求

阅读是语文科目当中的教学重点,其基于词句的教学基础,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为其文章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基础,逐步向学生提供进阶化语文知识,通过文章阅读的引导和教育,实现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由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还是教学内容得以明确的重要标尺,且能够有效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故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通过科学的分解和细化方法加以剖解,才能使得教学过程拥有总体式和阶段式目标指引,确保每堂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在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进而以其作为统领目标,将其分解成各个单元,并将各单元分解成具体的文章,而具体文章则需注重其预设性和生成性目标。经由逐步的细化过程,使得阅读教学拥有明晰的目标网络,才能为初中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解细化策略

(一)做好课程总目标设计,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

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时,应当首先做好课程总目标的设计,才能保证大方向的正确性,为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提供前提保证,也为整体目标设计提供重要保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总目标的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为依据,确保教学总目标的实际性和科学性。教学总目标可以为总体式和无序性的,但落实到具体的内容上,应当保证其全面性和充实性,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还应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第一维度即知识与能力,关注学生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二维度即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和应用的具体方法;第三维度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提升阅读教学的深入性。此三个维度相互渗透和融合,应为有机整体。阅读教学总目标应当有效处理并落实好三者的关系。

(二)单元目标突出单元主题,充分体现课文特点

在确定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之后,即应对其进行分解和细化,并落实到单元目标的设定上来。所谓单元目标,即以阅读教学总目标为统领,关照到具体的组织板块和主题,通过单元化的目标设定实现文化主题的落实。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以人为中心,落实到人与自我的关系,并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扩大到人与社会的关系。各个单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阅读教学整体。

在进行单元目标设计时,应当确保单元的文化主题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注重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展现。同时,其设计还应当注重体现课文特点。以课文《邓稼先》设计为例,可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和能力,并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并能简要了解我国科学发展史”。

(三) 课文教学目标注重预设性和生成性的有机结合

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单元目标设计之后,即应落实到具体的课文教学目标设计。课文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关注其预设性,并注重其生成性的实现,进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对于预设性而言,即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即应当完成预设目标的设定,如文章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其学习的重点和要点等。

单纯关注预设性设计,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统一性而抑制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这就要求在课文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关注生成性目标的设计。以抽象和具体两种目标的结合与统一作为目标设计要求,抽象性目标为教学提供大体方向,具体目标则以教师指导为辅助,由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

(四)注重教学目标表述科学性,突出师生地位

在确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单元目标、课文目标当中,应当注重教学目标表述的科学性,以确保教学目标设计以及其分解和细化过程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即教学目的,即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预期;另一部分即教学内容,通过特定术语表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内容。在设计当中,应首先确保词语的可操作性,以听说读写为主要表征,确保目标落实和执行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当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明确阐述,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则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此,教师应当以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为有效指导,充分分析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能力作为重要参考,进而做好教学总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的细化设计,并注重表述的科学性和精准化。

参考文献:

[1]刘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陈述与呈现[J]. 学周刊,2014,15:35.

[2]潘海生.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80.

[3]谢华辉. 语文阅读“一课一得”教学方法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 教师教育论坛,2015,02:51-52+55.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