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作文之我见

2016-04-19周功毅

关键词:自我真实作文教学

【摘要】几年教学下来,面对学生作文,我们太多的是叹息与无奈,只能从那凤毛麟角的几个学生身上博取点安慰。而这样的局面远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说实话,功夫我们没有少下: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才用材、传情达意、遣词造句、技法运用、修改训练、创新出奇等等,我们都在教、都在点。 还有的一周两记、两周一作,我们都在练。批阅上更是耗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可我们的收获是什么?当我们抬起疲惫的头,停止酸痛的手,平静劳累的心后。面对的依然是作文创作的千篇一律、学生灵性的荡然无存、套话空话的生搬硬套、语言表述的苍白无力或辞藻堆砌、情感思想缺失空洞。甚至,表现材料的胡编乱造、写作的文不符题,费时费力不少而学生的收益寥寥无几。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真实 自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88-02

学生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了真实,失去了自我。翻翻一些优秀作文选、满分作文,此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因此,对此问题,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笔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一、号准病症,对症下药

面对学生作文的现状,笔者还在思考,也在努力的改进。特别是这几年的研究交流。慢慢笔者认识到我们的“劳而无功、费时低效”是有原因的。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厚实的生活素材和情感积累(不是缺乏体验)。无材料运用、不会表达感情。

2、学生没有养成观察、思考、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不会积累材料、感悟生活。只是在应付周记作业。

3、读书少。能读书但不能博览。缺乏借鉴,启悟。只是在应付读书笔记作业。而不是因需要、因兴趣而读书。

4、不喜欢写作文。问问学生最害怕什么?那最是作文。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不知道怎样写。就这样不会写而怕写;怕写而不喜欢写;不喜欢写而不愿写;不愿写而不会写。形成了恶性循环。

5、是我们的原因:指导不到位,不系统,不扎实。只是为教而教,未因问题而透彻指导。

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1、寻找亮点,用鼓励催开兴趣之花。笔者努力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努力及时的给予他们表扬。对于问题则以建议的形式委婉指导,并鼓励“如果改进你会写得更好。”并且在班上更是大加表扬,突出的更是展评鼓励。

2、榜样示范,引发真心读书的热情。若学生乐于读书、善于积累,便有了一颗文心。笔者让写作突出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既鼓励了他们,也指导了其他。很多学生都谈到了读书积累的重要性,笔者便适时将其作用夸大。并让其他人用心去试试,读书笔记不做硬性要求,但要真心去做。此外,笔者借助现代文阅读教学,点拨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及怎样从读文章中学到写作知识、思考写作。可以说一举而两得。

3、放宽周记、书写生活。在要求上放宽:如果本周你实在写不出满意的文章可以写片断或下周补上;若有文可写也可以多写。当然,对于那些偷懒的,还要适加督促,只要写真写实即可。

4、培养慧眼去观察,引导学生奔向生活。在课前笔者让2-3名学生发言谈发现的有趣或由意义的事。在熟练之后加入,“今天我的想法。描摹一个场面。及时写景等”。这样引导加强化,先由单纯的是开始,再多角度、侧面去观察。最后把感受最深的记下写下。继而鼓励勤动笔。勤写生活展现生活的美丽与丰富,及自己对生活得丰富内心感触。一般笔者要求学生要用第一人称去写,文中必须有自己。

5、分层评价,关注行为。学生肯定有差异,所以,笔者更重视他们写作态度与行为的表现。以最大限度的改变学生对写作的看法,积极去写。

6、上好作文指导课。指导课不是信手就上的一定要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并多引用学生的习作。将指导与训练协调。使之成为作文教学的双翼,使之飞的更高更远。

二、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文章应是心性的显露,内心情感的宣泄。古语云:溢于心、言于表、成于文。只有书写真实体验经历,才会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只有真实的内心的表达,才会动人、感人。好文章,好就好在它的真实所引发的共鸣。读者读的不只是文章的形式、文字,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心。一篇丧失真实,只靠编造,只靠华丽的辞藻与新颖的形式,来取悦于人的文章,可能一时会风光无限,但它的生命力又能多长呢?读读流传至今的,诗、词、曲、赋;读读享誉内外的名著、佳篇。哪一篇不是承载着作者真实的人生体验,流溢着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说,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三、自我的,才是最精彩的

当今学生的作文,有太多的借鉴,甚至全文的抄袭。在学生的习作、周记、甚至中考作文中都有显露。在此,笔者不想说学生怎样,只想就自己的感觉来说一下我们语文老师应注意点什么。

1、别让我们的思想替代了学生的思想。别因为老师的替代和诱引出现了一些少年老成的文章。也许,这并不是他们想写的思想,或者说本不可能由他们的经历所引发的思想。但为了迎合老师的思想或应试的思想,而埋没了自己,也就失去了真实:借鉴别人的文章,吸收别人的思想,装成熟,造深刻。谁之过?

2、别让我们的指导限住学生发挥的空间。我们常犯这样的错误:把各个方面讲的面面俱到,包括可能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其它文中的借鉴等等。好似,学生只要按老师指导的选择写作就可以,应很容易了。实不知老师代步的越多学生自己的就越少,反而限制了学生自我构思发挥的空间。

3、别让模式束缚了学生。教无定法,写作也是。不同的思考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早已不再写八股文,所以,也不要让现在的种种写作模式,绑住了学生的手脚。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死套。

4、学会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在保证真实书写,有己而发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

5、别因跟风丢了学生自我。

6、多让第一人称“我”走进作文。有了我,才有了自己,作文和作者才会成为一体。

笔者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守住作文的真实、自我,就留住了作文的根,就留住了心中那份美好的回忆,您说是吗?

参考文献:

[1]王鼎钧 《作文七巧》 国际文化出版社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故事》 福建教育出版社

[3]杂志 《作文教学研究》 作文教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作者简介:

周功毅(1975.10— ),男,土家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职于湖北省利川市第四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独立发表的教学论文多次获省、市级奖励。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自我真实作文教学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