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2016-04-19陆曦

关键词:加速度习惯物理

陆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8-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中要打造高效课堂,那什么样的课堂算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就是在一节课中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高效发展。“高效课堂”可以达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去打造出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自己作为物理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点滴认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两点充分的准备。

1.要备好教学内容。教师一定对本节课的知识烂熟在胸,包括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需要怎么样的知识基础等等这些都一一掌握,然后就本节的目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要备好学生。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讲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时,结合我校学生特点,授新课时前,先要复习数学中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样作平行四边形、怎样画对角线等,不然学生的基础都没有,尽管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去一头雾水,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二、想打造高效课堂,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

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 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可以先直接问“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还是力小的加速度大?”,学生理所当然的说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当教师把话题一转,问“你们等过红绿灯吗?”,学生就感到奇怪:怎么去问红绿灯?兴趣就来了。接着又问“骑过电动车吗?”,接着问“当红灯变绿,电动车和汽车谁冲在前面?”学生就会主动底去思考,从而想到加速度还和质量有关。然后播放摩托、汽车和飞机同时起步的视频,最后让学生讨论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课堂就不回那么死板,学生兴趣盎然,效率肯定会高。

三、想打造高效课堂,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不只是容量大,更重要 的是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例如:万有引力公式虽然在数学上反映出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但是大脑中总把它认做圆周运动,用动画显示地球、火星等绕太阳运行的路线,就可以很好直观第显示给学生,从而加深理解。

四、想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如果教师只管自己的高效完成任务,不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最终还是效益不高。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保障学习的高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重难点,学习教材中描述物理问题、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听课时学生注意体会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习惯。及时梳理知识的脉络,总结思想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

3.课堂上开展探究、讨论、交流和当堂应用、及时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

4.学习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方法和习惯。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明确相关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要反复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或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

5.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并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教学中要以例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不断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机制,探求物理课堂教学之真谛。从教情和学情出发,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效物理课堂。

猜你喜欢

加速度习惯物理
只因是物理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