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与新课改现实背后的制度性思考

2016-04-19王兴阳

关键词:现实理念制度

王兴阳

【摘要】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越发认识到新课改理念与现实的巨大鸿沟。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和现实的矛盾中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并为今后的新课程的改革找出些许突破口

【关键词】新课改灰度 理念 现实 制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43-01

一、新课改的理念

1.“以人为本”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多样思维的人,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作为政治学科的特点,教师不仅要通过政治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他们将来终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能力培养传统的政治教学以注重政治知识的传授为主,知识点多,教材容量大,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使本来生动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对政治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逐渐丧失了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新课改正是针对这种弊端,降低了知识难度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的新教材图文并茂,与原有的教材编写相比可读性、欣赏性、趣味性极强,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尽可能多的手段使政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教师由传统的“独角戏”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

3.变苦学为乐学兴趣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抓住了这个关键,要想使学生对政治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感到学习政治很轻松、不难,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在政治课堂上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不是在受苦受罪,真正做到变苦学为乐学,那我们的教学目的就算真的达到了。

4.充分体现师导生学新课改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教师起到导的作用。这样的课看似轻松,实际却不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课,对教材及学生的各方面彻底吃透,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驾驭教材,对学生导的到位,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 要走到前台去。

5.要充分利用活动课新课改安排活动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政治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开展政治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愿意参加,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新课改的现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我们新课改的现状。有很多地方在执行新课改的时候出现以下情况:新课改说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关键在自主构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把手放开让学生自己探索了,但是学生却放不开,不知如何探索;新课改说学习要讲究合作,所以我们教师的活动多了,但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和同桌合作学习;新课改说师生应该是朋友,所以我们教师笑了,但是学生却笑不出来;新课改说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我们教师把头低下来了,但是学生的头却似乎抬不起来……可见,新课改中教师的变化并没有给学生带来预期的变化。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新课改的政策方针出错了,显然不是的!那是什么原因呢?在很多的公开课中不是能在体现着新课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吗?我们都一直在努力的啊?但是再深入想想,我们平时的常态课和公开课一样吗?课程的准备,课程的实施都和上公开课一样地进行准备了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新课改在现行的教学中更多的体现在一种包装,用新课改的理论包装现在的课堂教学。这如同电视节目一样,包装过了提高了收视率,但是实际的意义又有多少呢?

或许你会说,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有一个杠杆在我们面前,如果将新课改贯彻到底,成绩会比以前好吗?虽然不怀疑新课改的威力,但会怀疑自己,怀疑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的确,现实就是这样,近日我看到一篇教育资讯,据调查显示,教师的首要压力来自于学生的成绩。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高考、中考,现在的中考在某种程度上比高考竞争更为惨烈。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不要失败,学生自己也要求自己在考试中取胜,不敢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所以即使老师笑了,他们笑不起来;即使老师把头低下了,他们却把头压的更低了;即使老师让他们合作了,他们更愿意自己个人的不断进步。

此外,我们教师对新课改应该是什么态度呢?仅仅是包装课堂的工具吗?如果仅仅是包装,那注定是昙花一现。我们应该解决的是新课改和现行教育之间的空白,寻找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应该用新课改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相信新课改的力量,也相信自己能新课改的理念渗入到每一堂课,更要相信我们的学生。

新课改很美,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三、新课改现状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新课改的提出,是针对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的,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关系到我们国家教育成果的实现。然而,现实是很残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从本质上讲,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评价

新课改是从本质上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有人把它称为填鸭式教学方法,其实,那也是一种工厂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就好像一个个工人,而学生就好像我们生产的一个个的产品。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意识,对我们国家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是一种背离。工厂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率的教学模式,他可以再很段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与我们国家提出的理念不符。在现有的以高考为标尺的评价体系下,新课改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高考的升学率,这显然不是各个校长所能够承受的。所以,造成了各个学校推行新课改的积极性并不高。而老师在学习成绩的评价环境下,也是“阳奉阴违”。上面来听课检查,就赶快表演性的新课改,而一旦检查结束,就又回到了传统课堂。

2.完善制度,为新课改的推行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

我们善于打破一种旧社会,但我们不一定善于建立一种新社会。建立一种制度是一场革命,所以建立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主要目的的制度也是一场革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党中央的总书记提出了各方面的改革,包括很多制度性的彻底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人才。什么是人才,我们可以说科学家、文学家是人才,但毕竟这方面的人在社会中占的比重很低,有很多在社会中逐鹿的人并不见得有很高深的学问,但在很多方面一样有不错的建树。那么怎样建立这样一种新课改的制度呢?为此,我们应该为这项制度大致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设想。①这种制度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包括以养成健全人格为主要内容的设想等②这种制度是一种以学生成绩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为核心的设计。

面对新课改,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确立我们的行动指南,在这种行动中,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够有一种好的形态来展示我们的制度性设计成果,做到理念和制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赵曙光《新课改的制度性的思考》

[2]白大力《理念和制度》

猜你喜欢

现实理念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