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趣味课堂

2016-04-19贾玉萍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

贾玉萍

【中图分类号】G4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4-01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从“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呢?兴趣是能量的调解者,它能支配内在的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有趣,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不辩便明:一个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数学这是无法想像的。不能让学生刚上课就期盼下课的铃声。所以数学课中的导入新课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实际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猜谜语导入等等。例如:我在讲“对顶角“时,让学生先来猜谜语。大屏幕显示,“两牛打架”——对顶角,亏本大甩卖——绝对值,马关条约——不等式,医生提笔——开方,等等。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由此学生有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再例如:我讲《一元一次方程》时采用了游戏导入。我说同学们,你们心中想一个数,我能知道你们所有人心里想的数是什么,学生立刻表现出质疑的目光。我让他们把自己想的数乘以2再加上3告诉我。我找了几个同学,说出了他们所想的数,学生觉得很神奇。然后我问他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他们说想,我交给学生将所想的数用未知数来表示,用式子表示出来,从而引出新课。

二、优化课堂,强化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如在七年级“三角形稳定性”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开始就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一段站在三角形与四边形上的对话,学生不用引导兴趣都非常浓厚,对问题思考非常活跃,本节的教学重点就很清晰。学生印象深刻,注意力集中,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它不仅包括数、式的运算,还包括推理、分析、判断、选择、估算、统计、绘制图表、数据分析、及空间与图形、优化方案等诸多方面。如设计活动方案过程中考虑的乘车路线的选择、时间安排、人员分配、资金运用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例如:学完相似三角形之后,领学生去操场测量旗杆的高度。再例如:我在讲《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时,讲到方案问题中的电话计费问题,让学生帮我分析,看用移动公司的哪个套餐合适。学生感觉到为老师出谋划策而骄傲,所以探究过程中非常认真,在老师引导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孩子回家给父母出谋划策,看使用哪种套餐计费合适,使孩子体现学习知识的价值。

四、恰当激励,保持兴趣

适当的激励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法宝。对于学生来说,智力水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展现出来的水平也不同。当看到孩子们一点点成功一点点进步都有适当的给以表扬,让他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这样就能跟着老师坚持不懈的学习下去。对于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差生,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作为中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求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